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庶女当家>第四章 你认得我?

车帘一掀,一股子冷风就进了马车,朱宝襄裹紧了自己身上的破袄子,这可是她唯一能够避寒的衣裳。

紧接着,一股香味扑鼻而来。

寒冬腊月还熏香的,除了朱宝意,也没别人。

碍着身份,朱宝襄立马睁开了眼,脸上挂上了笑:“都去吃饭了,大姐姐怎么过来瞧我?要是去晚了,那些……”

“你当我想瞧你?要不是恭王妃想见你,想着你日后能上枝头,家里头谁会给你好脸?”朱宝意仗着自己的外祖家,一向是口直心快,不怕得罪人的。

“祖母叫我来请你去吃饭,哼,果然是下贱胚子,刚得脸就装起来,还没见着恭王妃呢,这会子做样子给谁看。”朱宝意是打心里瞧不上她的,一个低贱下人生的孩子,有什么资格配跟她平起平坐!

好在朱宝襄重生到朱家的这些日子已经听惯了这样的冷眼冷语,尽管心里头不高兴,可面上却是一点都显不出来:“大姐姐教训得是,只是我这身子实在不好,要是吃了东西,路上吐起来,只会耽误脚程,还劳烦大姐姐在祖母面前替我说说好话,别耽搁了进京的时辰。”

朱宝意听完这些话,扭头就下了马车,可见是有多不想见着这个妹妹,而且她该说的都说了,难不成还真叫她三步一磕头,五步一叩首的请她?

等朱宝意走了,朱宝襄也没了瞌睡的念头,索性就下车去走走。

不过才喘了一口气,从小养成的警惕性就让她往自己的斜后方看去,一支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箭险些射在她的身上。

紧接着,一个胳膊上头满是血的男人就出现在了朱宝襄的眼里。

朱宝襄认得他。

与其说朱宝襄认得,不如说杜赋仪认得,那是她的夫君,恭王府的世子——李陵光。

她死的时候,李陵光并没有露面。

看到他的那个瞬间,朱宝襄的鼻头一酸,险些哭出声来,双手控制不住的扶住了他:“你上马车躲一躲。”

李陵光看向她的眼神充满了警惕,却还是依言上了马车。

不过半盏茶的时间,一队人马就出现在了朱宝襄的面前:“哪里来的小娘子?可看到一个受了伤的男人没有?”

“官爷,我爹爹才升了官叫我们一家子进京去,我家里人都去用饭了,留我一人守着马车。”朱宝襄故意撒了个谎,还装出一副瑟瑟发抖的模样,还朝着为首的男人抛了个怯生生的媚眼,好不勾人,“我方才瞧见个男人,往东边去了,不知道是不是官爷要找的人?”

这些人心里头着急,派了一部分人马往东去,而另一部分却往分了三路,明显是不信任她。

朱宝襄看着他们走远的背影,冷哼一声,她到底是在阴谋阳谋里头泡大的,这些人的本事还入不了她的眼。

不过她并没有急着上马车,而是绕了两圈,才装出一副困顿的样子来上车去‘小憩’。

才上马车,李陵光就把匕首抵在了她的脖子上:“你是谁?”

“李世子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救命恩人的?”朱宝襄的嘴角勾起了一抹轻蔑的嘲笑,让李陵光有一种看到杜赋仪的错觉,“我不过是心疼恭王府的小小世子跟小小娘子,才没了亲娘,要是再没了亲爹可怎么好?”

她说的云淡风轻,殊不知是有一团棉花堵在心口,上下不通。

“你认得我?”李陵光觉得眼前这个人不简单,手上的匕首更加逼近。

朱宝襄对他的话有些无语,她总不能直接说自己就是杜赋仪吧。

“我到底是没出卖世子的,世子与其有时间在这里逼问,倒不如赶快回去,汉阳郡主要停尸七七四十九日,你要是再不回去,只怕是不能看着她下墓,到时候郡主化成厉鬼缠在世子的身边,世子该怎么办才好?”朱宝襄对他没有感情,只不过是可怜自己的一双儿女,也不知日后他再娶的世子妃会不会心疼他们。

闻言,李陵光收了匕首,却在下马车的瞬间,一句话飘进了朱宝襄的耳朵里:“本世子倒巴不得她缠着。”

听得朱宝襄可谓是一头雾水,她可不信李陵光心里有她的这种鬼话,自己嫁给她四年的光景,朝夕相处的日子加起来不过半年有余,能有什么夫妻情分。

朱宝襄摇摇头,赶走那些思绪,没一会的功夫就沉沉睡了过去。

尽管朱宝意没请动她去吃饭,何姨娘还是偷摸给了她带了两个烧饼。

只是她的身子不争气,竟然一觉睡到了京都城。

外头小贩的叫卖声传进朱宝襄的耳朵里,她才精神了起来,这样的叫卖声对她而言熟悉得很。

穿过熙熙攘攘的街市,往东一拐走到头就是章台路,往南一拐就是朱斜巷,朱家的宅子就坐落在这个巷子里头。

朱宅并不大,下了马车只用走进去,朱宝襄踩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只觉得脚下轻飘飘的,走了没两步就直接晕了过去。

日头透过窗子打在朱宝襄的眼帘上头,她极不情愿的动了动眼皮,外头的声音就传了进来:“老夫人问四姑娘还要睡几日,家里头还一大堆事等着姑娘呢,总不能为了姑娘病着,叫这一大家子不吃不喝。”

“我身子实在不好,还请祖母疼疼我,要是再累着,到时候没法子去见长公主,才是真得罪过。”朱宝襄本想直接把人给骂出去,可犹豫了片刻,话还是在嘴里头拐了个弯,长公主召见这样的由头,足够让她好好歇上半个月。

外头的婆子是一直跟着朱老太太的,府里头的人都尊称一句‘吴妈妈’,虽然同样是没见过世面,可也知道长公主是京都城里头的尊贵人,是他们朱家开罪不起的:“既然要去见长公主,四姑娘更该把身子养好才是,不如请个郎中来看看?”

“要是能请郎中,那自然是最好不过。”朱宝襄明白朱老太太小气得很,怎么可能愿意在她的身上花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