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幻梦新朝>第247章 内帑
    刘骜烦躁地说道:“你们连夜进宫,绕来绕去,还是钱!”

    王莽三人面面相觑。

    王莽转头问翟方进:“幽州军饷只需要二十五万钱,区区此数,丞相都拿不出来么?”

    翟方进面露讥讽之色:“大司马好大的口气,二十五万钱还是“区区此数”?陛下,朝廷此刻全部家底只剩下三十万钱,臣捧着这点钱,如同双手奉着一汪水,再小心也只能眼看着一点点漏掉……”

    王莽皱眉争执道:“事急从权,眼下没有军饷,幽州兵变难以平定呀。”

    翟方进瞪起了眼睛,大声说道:“再拿走二十五万,等于要了朝廷的命!”

    王莽知道这老狐狸在哭穷,忍不住揶揄道:“翟大人,丞相府统管天下财源,要说没有钱,谁会相信呀?朝廷尊严何在?”

    翟方进一听,也变了脸色,胡子撅起老高,气呼呼地说道:“大司马,司马府统管天下兵马,竟然坐视幽州卫乱兵造反,请问,司马府是怎么管的?!”

    眼看两个人越争越厉害。刘骜勃然大怒,喝道:“寡人深更半夜站在这儿,是来听你们吵架的么?”

    王莽和翟方进同时一凛,赶忙一起揖首,不敢再吭声。

    刘骜看了看他们,冷声说道:“一个大司马,一个大丞相,都是我大汉的朝廷栋梁,竟然收拾不了幽州兵变?”

    廉丹常年在外带兵,不清楚宫中之事,也不知晓大臣们之间的过节,之前不敢随便插话,此刻见场面有些僵住,想起东方明的嘱咐,于是壮了壮胆说道:“末将在外带兵时,曾听军士们传言……朝廷有一笔钱,存在内库之中,不属于国库,直归陛下掌握。从孝武皇帝以来,这笔皇银已积攒了千百万钱,藏在深宫地窑,因年深日久,都快变脆、发朽了……”八壹中文網

    此话一出,王莽和翟方进对视了一眼,齐齐变了脸色。

    刘骜闻言也愣了一下,旋即沉声喝道:“大胆!你一个区区下将,从哪里听来的谣言?寡人哪里有钱?”

    廉丹赶紧吓得跪下叩首,颤声道:“陛下圣明,确实只是臣听来的坊间谣传。不过,兵变势同水火,万万不可耽误。此刻,哪怕有十万钱发给幽州兵士,那么,既能平定兵变,更能展示天恩。”

    刘骜面色极为难看,阴恻恻地说道:“哗变乃谋反大逆之罪,寡人反而要拿钱去安抚?再说,今日安抚了幽州,明日雍州、后日凉州都来闹饷,朝廷怎么办?难道都得拿钱喂饱他们不成!”

    廉丹噤若寒蝉,俯首不敢出声。

    王莽见刘骜发怒,立刻斥责廉丹:“君臣议政时,你一个小小的安西将军,怎敢在圣驾前放肆?还不快退下!”

    廉丹闻言,知道王莽有意保护自己,赶忙缩身退后,不再言语。

    刘骜面上浮现出一丝苦笑,独自朝月光照不到的黑暗处踱去,负着手,沉思默想。

    看着刘骜离得远了些,翟方进压低声音对廉丹说道:“廉丹,老夫要谢谢你啊。”

    “大人为何称谢?”廉丹一脸困惑。

    翟方进小声说道:“有关内库那笔钱的事情,老夫按捺多年了,只是从来不敢说。”

    那笔钱确实存在,其实在几位朝廷大员之间,也算是一个半公开的秘密,,这笔钱有个名目叫“内帑”,是汉家历代天子积攒下的私房银子,具体数目连丞相都不清楚。主要用于皇室陵墓修葺,宫殿建造,而到了汉武帝时,更是加大了这笔钱的储蓄力度,主要是为了防备诸侯王的叛乱,自然,不到万不得已,刘骜是绝不会拿内帑出来使的。

    这时,刘骜慢慢踱回他们面前,脸色已经恢复平静,微笑道:“寡人有办法了……”

    三人一起抬头,都期待地看着他。

    刘骜突然声色一变,沉声说道:“平定兵变,未必非得用钱,寡人还有兵马!只要从长安调动一万羽林骑奔袭幽州,必能扑灭乱兵,以正军威。”

    王莽和翟方进闻言俱是大惊,可一时也不敢劝谏,都愣在了原地。

    只有廉丹扑前跪地,高声争辩道:“陛下,末将是从军营里长大的,而且那些兵士是末将昔日旧部,末将深知他们的战力,此时此刻,如果用羽林骑前去弹压的话,势必激起血战,很可能导致幽州周边更大规模的兵变!”

    这句话倒是说中了刘骜的心事,本来按照他和东方明拟定的计划,过几日刘欣就要去接管冀州兵权,此刻若是把幽州的事情闹大,冀州离幽州不过咫尺之遥,难保不会出现什么变数。

    可刘骜嘴上依然冷冷地说道:“若不派兵弹压,朝廷颜面何在?”

    廉丹再次叩首,道:“陛下,末将了解那些乱兵。他们拼死拼活,其实无非是为了养家糊口,继而升官发财,但有一线生路,他们也并不真想造反。末将敢立生死状,只要有几万钱,末将定能平定兵变,收拢军心。”

    王莽见廉丹如此说,也跟着道:“陛下,朝廷如果没钱,司马府愿缩减开支,刮出一万钱来,让廉丹带去,以陛下的名义发做幽州饷银。”

    翟方进见此情形,觉得自己不表态也不合适,于是跟着说道:“虽然朝廷眼下财政吃紧,丞相府也愿意刮出一万钱,暂解水火之急。”

    刘骜听完,沉吟不语,目光在三个人脸上打转,良久,他裹了裹身上的貂裘,悠悠地丢下一句:“寡人觉得有点冷了……”

    说罢径直回了昭阳殿中,只留下三个人在原地面面相觑。

    昭阳殿内,刘骜斜倚榻上,赵合德服侍在旁,崔灵在身侧侍立。

    刘骜半眯着眼睛,享受着赵合德轻敲在背上的粉拳,有些疲惫地开口问道:“崔灵,你看廉丹这人如何?”

    崔灵低声道:“照老臣方才看来,此人能不惧君威,冒死抗天,为军营弟兄们说话,不失为一条磊落汉子!如今,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

    说到这儿,崔灵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虽然此人是王莽一手提拔,可是祖上与王家并无瓜葛纠缠,如果陛下能厚待于他,他自然也会尽忠报国。”

    刘骜微微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赵合德妙目流转,向崔灵好奇地问道:“方才他们说得那笔内库的银钱,究竟有多少?”

    “老臣不敢泄露。”崔灵神色平静,向着赵合德深深一揖:“请昭仪恕罪,没有陛下口谕,老臣对任何人也不能说。”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