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王爷,王妃又逃婚了>第369章 竹山里变化巨大
  别仗着自己风韵犹存!

   想想你的女儿,想想你以后的日子。

   老皇帝望着老情人,深情地说:“忆莲,你与朕回宫,你是生养过公主的,宫中有你一样的份例,有你的地位,你有保障,燕儿就算在梁国,她的心里也是踏实的。”

   薪资待遇有保障,动心不?

   “忆莲,我知道你不在意这些!但你再想想,等到燕儿嫁到了梁国,她与临安王成亲这时候,梁国上下说起燕儿的生母,竟是没有名分的,别人怎么想?我们燕儿的脸面在哪里?忆莲,但你若入了宫,朕封你做了贵妃,你与吴贵妃平起平坐,燕儿在梁国又是另外一番境地。”

   翻来覆去地刺激她最痛的点,他就不信她无动于衷。

   “忆莲啊,或许你究其一生都在会嫌弃朕所做的这些打算,但是朕做的这些打算,真的没有错!”

   掏心挖肺,直击要害。

   老皇帝就像一个唐僧一样,叨叨叨叨叨,从他和李忆莲的旧情说起,说到了云飞燕在梁国的处境,说到了她的养老问题,但他绝没有说云飞燕非要跟韩蓄和陈昭君留在竹山不走的这回事,他避而不谈,避重就轻。

   李夫人这个不爱逛渝湘楼听民间故事的人,亏就亏在这一刻。

   她听了皇帝这一番舌赛莲花的说服,她几乎就要为自己没进宫做贵妃而实在不好意思,她为自己的身份耽误了女儿在梁国的前程而感到不好意思。

   其实,那些跟李夫人有什么关系呢?

   但李夫人倔强归倔强,她总是一个母亲,且是一个好母亲,她总愿意站在女儿的角度去考虑。

   所以,李夫人制止了老皇帝的滔滔不绝,以及罗罗嗦嗦。

   李夫人把手一抬,说:“我入宫,可以!”

   封贵妃,也可以。

   但是,如果要想她与他还像二十年前一般,郎情妾意,傻不愣登,那就算了吧?

   她这会儿,不过是换个地方养老。

   一切,都为了她的燕儿。

   李夫人那么倔强的难啃的骨头,都已经被老皇帝亲自出面用感情牌给说服了!呵呵。李夫人已经答应接受皇帝的册封,进宫做贵妃了。

   李夫人即将成为李贵妃。

   临安王的丈母娘,从一个二十年来受人白眼夫婿不详只能寄居在娘家看雍城贵妇圈脸色受人唾弃的那么一个年华逝去的中年女子,一跃成为皇帝的宠妃。

   实在是很惊艳。

   临安王韩迅的面子,被修补得措手不及。

   所以呀,雍国老皇帝办成了这件事,高高兴兴拉着李夫人的手跟她说再见,让她明天早上收拾干净了,迎接封贵妃的圣旨。

   但老皇帝这只高级老狐狸一回到皇宫,他最先写的不是封贵妃的圣旨,而是给他那淘气的女儿云飞燕又下了一道诏书外加亲笔信。

   诏书的内容,不外乎再催云飞燕,让她赶紧走,赶紧上路去,去梁国找未婚夫履行婚约。

   而亲笔信的内容就不一样啦。

   唉,这一封老爹对女儿诉说衷情的亲笔信里,老皇帝把他是怎么样为云飞燕她娘李夫人考虑的,他是多么爱她的娘,都给表达的淋漓尽致,并且他委婉地告诉云飞:“燕儿啊,你放心的去梁国!你娘,我来照顾,我封她做贵妃,让她锦衣玉食并享受荣华富贵,让她好好在宫里过人上人的日子,让她扬眉吐气!就算是哪一天朕归西了,她是公主的娘,还是梁国临安王的丈母娘,在雍国皇宫一样享受高级退休干部的待遇!”

   好不好?

   必须好!

   老皇帝以为,他这封动情动理的亲笔信足以打动他那个淘气包女儿。

   足以。

   果不其然,当云飞燕接到诏书的时候,她还嗤之以鼻,但是当她打开皇帝这封亲笔信,看到她亲娘都已经接受了她亲爹的册封,去了宫里做了李贵妃。

   云飞燕便知道,她死乞白赖地呆在这竹山里,好像的确是非常说不过去了!

   但这会儿的竹山,它跟半个月以前不一样了。

   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巨大。

   这半个月以来,外界传说说是长安君夫人在这养病,长安君陪着夫人,她这个容和公主也就是走累了,停下来歇了一会儿脚。

   可是,事实总有那么一点点的出人意料,不完全在人的掌控范围之内。

   看看眼前的景象。

   这里,真是给韩蓄让人活生生给造出了一座小城呐。

   先前,那个破败不堪的驿站早被修葺一番,有房顶了,有围墙啦,有几进几出的院落啦!

   然后,在院落之外,又搭起了规划整齐,排列规律的房屋,都是这些军士们吃饱了撑的,自己搭的,自己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谁愿意天天住帐篷嘛?有力气,砍了几棵树,山里开几颗大石头,不就搭起房子了吗?

   这么修出来的房子,还贼漂亮,贼坚固,风雨不怕。

   关键,这还不是特别的!

   还记得之前在镇平城,她和陈昭君,出钱出力施粥给的那帮难民吗?在那些时刻她和陈昭君救了他们一命,他们都记得呢。

   和亲队伍在镇平城施粥过后,收拾行装往前一走,那镇平城内林香山那条老狗,前脚还信誓旦旦要保障这些难民的民生,后脚就翻脸把这些难民给驱赶了。

   这些难民无处可去,只能沿着和亲队伍的路线往竹山深处走。

   有的人很惨,不可避免又饿死在了路上。

   嗨……当剩下的他们追着追着,来到这里的时候,发现长安君和他的夫人还有容和公主竟在这儿留下了。

   他们还搭了房子!

   难民里聪明的几个找军爷们打听,才知道原来是长安君夫人生病了,长安君陪着夫人就地住下来,长安君夫人要在这里养病。

   长安君夫人病了!

   就是那个传说之中的陈昭君病了?

   严重不?

   几个聪明的难民踮着脚尖尖在那儿看,但他们只看到陈昭君优雅地坐在凉棚里,一个丫鬟陪着她,还有一条长毛狗。

   倒是看不出来什么咳嗽吐血之类的兵变,更没有卧床不起。

   难民里也有脑筋好用的,他们便及时明白了!时局有变,长安君和夫人大约是不会回梁国了,他们大约就在这个山青山且高的地方,被人看守着。

看書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