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开局救了蔡文姬>第49章“长生弩”的威力
  王凌听卫宁说过,这个怪异的弓弩是他发明的,名为“长生弩”。

  由于时间仓促,卫宁并没有给他们展示过这种弩的威力。

  他也很好奇,这弩究竟有多厉害。

  “这张黑牛是个人才!”

  卫宁看着张黑牛面对匈奴逼近的铁骑,依然十分镇定,指挥一百名弓箭手有序地结好阵型,满意地点了点头。

  “是呀,这家伙还挺沉稳!”

  徐晃、张辽等人也跟着点头称赞。

  看到对方弓箭手撤走后,还留下一百余人,刘豹和手下一众千夫长面面相觑,有些懵圈,不知道眼前这支垃圾军队准备干啥。

  “难道他们是想用这一百人拦住我们的勇士?”

  一名千夫长有些好笑。

  “七十步!”

  “放箭!”

  看到匈奴骑兵已经进入“长生弩”的有效射程,张黑牛果断挥起环手刀下达了命令。

  这一百名弓箭手都是卫宁的人马,其中有山寨之前的贼匪,也有新招募的猎手。

  虽然在土神山训练的时间不长,但要比援军营其他射手强多了。

  “嗖嗖嗖!”

  随着张黑牛一声令下,一百支羽箭瞬间射出,形成一小波箭雨,冲在最前面的五六十名匈奴骑兵被射倒,跟在后面的骑兵纷纷被绊倒。

  刘豹一脸淡然,这点损失对于冲阵的骑兵而言,完全可以承受。

  “嗖嗖嗖!”

  又是一波箭雨。

  这波箭雨与之前那波箭雨相隔只有几息,又有七八十名骑兵被射翻。

  “连射,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刘豹有些讶异。

  由于距离较远,他看不清那一百人究竟拿着什么弓弩。

  不过,他也没有太过担心,因为他们的勇士距离对方只有五十步。

  只要勇士们冲到他们阵前,他相信,一定能把这支垃圾军队打垮。

  “等战事结束,让探子去了解一下,他们用的是什么弩,最好能弄一些回来!”

  刘豹对一名千夫长道。

  “嗖嗖嗖!”

  “嗖嗖嗖!”

  “长生弩”一个箭夹能装十支箭。

  眼看匈奴骑兵冲到五十步,张黑牛索性让弓箭手们随便射,谁先射完箭夹里的十支箭,谁就可以先回去。

  弓箭手听到命令,疯狂的推拉机括,瞬间在匈奴骑兵头顶形成了连绵不绝的箭雨。

  只是十几息的时间,已经有六七百名匈奴骑兵中箭栽倒,而且他们还殃及到后面的骑兵,不到半炷香的时间,已经损失了近千骑兵。

  骑兵的冲击速度终于慢了下来。

  “这他妈是什么弩箭,怎么射不完?”

  刘豹一脸震惊地张大了嘴,一对金鱼眼险些没掉出来。

  其他千夫长也是一脸的震惊。

  他们征战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恐怖的弓弩。

  也就是对方才一百个射手,如果要是一千个,那他们直接打道回府得了,还打个屁呀。

  看到纷纷倒地的匈奴勇士,刘豹眼睛通红,心里一阵肉疼。

  如果“曳落河”在这里,不用多,只要五百骑,就能干翻他们,可惜,“曳落河”正在晋阳对付新任的并州刺史丁原。

  一百多弓箭手射完羽箭后,纷纷跑向军阵后方,将战场交给了长枪兵。

  看到撤离的一百名弓箭手,刘豹等人终于松了口气。

  还好,这些弓箭手只能连着射出十支箭。

  虽然损失了一千多勇士,但总算冲到了对方的军阵前。

  “就让你们看看我草原勇士的马刀、短矛有多锋利!”

  看着对方长枪兵军阵因畏惧而出现明显波动,刘豹冷笑连连。

  “怎么回事?”

  就在这时,他发现骑兵队伍冲锋的速度突然降了下来,而且越来越慢。

  一众千夫长也是一头雾水。

  卫宁看到对方骑兵速度减缓,嘴角微微上扬。

  这条坡看着像是平地,其实坡度还不小。

  这就是因地形和视觉差造成的“怪坡现象”。

  刘豹他们就是想破脑袋都不会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家不要怕,稳住,稳住!”

  9名援军营的将官纷纷对手下的长枪兵吼道。

  这些长枪兵脸色煞白,腿抖得厉害,喉头不停地滚动,手中的长枪都有些握不住。

  不怪他们害怕,实在是匈奴骑兵凶名在外。

  虽然匈奴骑兵的速度降了下来,但对他们冲阵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当他们冲到二十多步时,纷纷向长枪兵扔出了短矛和铁蒺藜。

  “噗!”

  一杆短矛贯穿了一名长枪兵的头颅,由于力量很大,这名长枪在惯性地作用下,身体猛地撞在了后面长枪兵的身上,两人同时栽倒在地。

  脑浆和鲜血糊了后面那名长枪兵一脸。

  “啊!”

  这名长枪兵惊恐地用手摸着脸,整个人都快疯掉了。

  “嘭!”

  满是长钉像刺猬一样的铁蒺藜,砸在了另一名长枪兵的面门上。

  他的双眼被尖刺刺瞎,扔掉长枪捂着脸,跪在地上痛苦地发出阵阵惨叫。

  此起彼伏的惨叫哭嚎声在七百多米长的阵线上响起,整个长枪阵阵列眼看就要崩溃。

  “稳住,稳住!”

  9名援军营的将官除了喊“稳住”外,已经没了任何办法。

  “主公,出动骑兵吧!”

  “主公,再不救大军就崩溃了!”

  徐晃、张辽单膝跪地,一脸焦急地请求道。

  “现在还不是时候!”

  卫宁一撩袍袖,来到一辆马车拉着的战鼓前,接过士卒递过来的战鼓,在向军阵使出“勇气卡”的同时敲响了战鼓。

  徐晃和张辽蓦地瞪大了眼睛,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卫宁。

  “主公不会以为敲几下战鼓就能稳住军阵,提振士气,让那些长枪兵不再胆怯吧!”

  “咚!”

  “咚咚咚咚咚!”

  “咔!”

  “咚!”

  “咚咚咚咚咚!”

  “咔!”

  “咚咚咚咚咚……”

  这个鼓曲名为《龙腾虎跃》,上一世卫宁参加单位年会活动时曾经学过。

  鼓声慷慨激昂、气势磅礴、令人听着热血沸腾,十分适合作为战鼓曲目使用。

  听到卫宁的鼓声,徐晃和张辽眼睛一亮。

  不过,他们并不相信,这鼓声真能提振士气!

  两人看向军阵前方,猛地瞪大了眼睛,惊得下巴差点没掉下来。

  三千多名长枪兵,不但没有在匈奴骑兵的冲击下崩溃,而且还如同发了疯似的,在隆隆战鼓的催动下,怒吼着与冲阵的匈奴骑兵撞在一起,竟然将匈奴骑兵硬生生地挡了下来。

  徐晃和张辽再次看向还在奋力击鼓的卫宁,眼中已经满是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