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开局救了蔡文姬>第352章 蔡夫人夜劝刘表 徐庶毛遂自荐
  “……几位夫人,我们修炼的这套功法,不单单只是具体的动作,更是身、心、灵三者的升华……”舞蹈房内,传来卑弥呼的声音。

  卫宁询问婢女才知道,原来刘戴等人都去了舞蹈房。不过,听卑弥呼传授的口诀怎么这么像“瑜伽”。

  他打开一条缝隙往里看去。

  数十盏油灯下,卑弥呼坐于前方,刘黛、貂蝉等女分成两排与卑弥呼相对而坐。

  众女只穿着肚兜和亵裤,盘坐在西域地毯上,一脸认真地听着卑弥呼讲课。

  “不会吧!”

  卫宁擦了擦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这一幕实在太熟悉了。

  有那么一刻,他以为回到了自己原本那个世界。

  不过,他视线很快就停留在了众女身上。

  众女前凸后翘的窈窕身姿,看得他一阵眼热。

  尤其是第一次看到穿着肚兜的卑弥呼,不禁瞪大了眼睛。

  “主公!墨指挥使求见!”

  卫宁正看着,这时一名婢女前来禀报。

  “这么晚了难道有什么急事!”

  卫宁不禁皱起了眉。

  来到前厅,墨玉见到卫宁焦急地禀报道,“主公,刘表称王了!”

  卫宁闻言一脸震惊。

  ……

  荆州襄阳。

  州牧府内宅。

  噼啪作响的油灯下,刘表正与蔡夫人愉快地交流着。

  刘表已经五十多岁,鬓角斑白,身体枯瘦,如一粗糙腐朽的老树。

  蔡夫人还不到三十,肤白貌美,精致丰润,正是索求旺盛之时。

  “咳咳咳!”

  “等一下,我,我不行了!”

  短暂的异响后,刘表咳嗽几声慌忙说道。

  “没事吧?”

  蔡夫人一脸关心地问道。

  “不打紧,休息一下就好!”

  刘表叹口气握住蔡夫人的手:“难为你了!”

  “夫君折煞奴家了!”

  蔡夫人趴在刘表怀里柔声道:“夫君是天下一等一的男儿,其勇岂在床第之间。”

  刘表抚着蔡夫人光滑的脊背,心中十分温暖。

  别看他还有几房小妾,但却独宠蔡夫人。不只因为蔡家是大族,还因蔡夫人貌美且善解人意。

  “夫君,我有一事不明?”

  “爱妻且说!”

  “那刘协既然是个假的,为何夫君不听弟弟和众文武所言登基为帝!”

  蔡夫人有些疑惑地问道。

  “爱妻有所不知!”

  刘表叹道:“我虽然有兵马十余万,但北有曹操、南有孙策,西有刘璋,周边群敌环伺,一但我称帝,恐怕会是下一个袁公路。”

  “夫君,此一时彼一时!”

  蔡夫人不以为然:“曹操新败,又要面对卫宁的威胁,哪里还有余力对付咱们。再说那孙策,之所以攻打袁术,是为了报杀父之仇。他们现在守着长江天堑,怎么敢攻伐我们荆州。刘璋偏安一隅就更不可能了。”

  “你怎么懂得这些?”

  刘表有些诧异地看着她。

  “我是听弟弟他们说的,不过我听着挺有道理!”蔡夫人娇声道。

  刘表登基为帝,她就是皇后,当然要不遗余力地规劝刘表。

  “夫君,如果咱们不早点动手的话,恐怕刘璋会抢先一步,到时……”

  “这件事你就不用管了!”

  “时候不早了,早点睡吧!”

  刘表被蔡夫人说得一阵心烦意乱。

  他转过身假装睡觉没再理蔡夫人。

  蔡夫人看着他的后背,娇艳的笑容突然敛去,取而代之的是阴沉的面容和厌恶的目光。

  翌日晌午,蔡瑁、蒯越等人再次找到刘表劝他登基。

  刘表心里十分烦闷,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时,他突然那想起了同为汉室宗亲的刘备,随即命人前往新野请刘备到襄阳议事。

  ……

  新野城将军府。

  刘备、关羽、张飞正在小酌。

  自从上次在黄河河道遭受重创后,刘备几乎快被刘表遗忘。

  此时他已经四十多岁,手下兵将不过万人,想到以往无数次的失败,不禁有些心灰意冷。

  关羽、张飞见他郁郁寡欢,便找他喝酒排遣心中苦闷。

  “大哥,我听闻蔡瑁、蒯越等人欲劝州牧称帝,你说州牧会不会答应。”张飞将杯中酒一口喝完,抹了抹胡子上的酒水,瓮声瓮气地问道。

  “不管州牧称不称帝,都与你我无关!”

  刘备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关羽和张飞互视一眼不由心中一叹。

  他们也为刘备着急,但又不知该如何劝解。

  “主公,有一位叫徐庶的人求见。”

  一名侍卫进来禀报。

  “徐庶?”

  刘备看向关羽、张飞:“你们可曾听说过此人。”

  “未曾听说!”

  关羽、张飞摇头。

  刘备微一沉吟对侍卫道:“请他到正堂等我!”

  侍卫离开后,刘备对关羽、张飞道:“你们先喝着,我去去就来?”

  刘备屯守新野后,因其仁德之名,也有不少荆州豪侠之士投效。

  但这些人中,并没有像郭嘉、贾诩、戏志才那样智计过人的谋士。

  刘备来到正堂,就见一名白面青衫腰间悬剑的男子立在堂中。

  “让先生久等了!”

  刘备一边打量对方一边拱手道。

  “在下徐庶徐元直拜见将军!”

  徐庶行礼道。

  两人寒暄一番落座后,刘备一脸和煦地问道:“不知先生此来所为何事!”

  “不瞒将军,在下是来毛遂自荐的!

  徐庶不卑不亢地拱手道。

  “哦!”

  刘备有些意外。

  他再次打量徐庶,发现徐庶气质儒雅,眼神清澈,身上竟然还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不禁打起几分精神。

  随后,刘备便和徐庶闲聊起来。

  看似闲聊,其实是在考校徐庶。

  没想到,两人越说越投机。

  刘备心中欣喜,没想到今日会遇到这样的有才之士,真是捡到宝了。

  “今日我得元直相助,真是一大幸事!”

  刘备握着徐庶的手一脸激动。

  “将军谬赞了!”

  徐庶一脸恭敬地道:“将军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英雄之器焉,在下钦佩不已。今日能追随将军,元直无憾矣!”

  “主公,襄阳来人了,州牧请主公议事!”

  刘备正和徐庶相谈甚欢,一副相见恨晚的样子,这时一名护卫进来禀报道。

  刘备闻言有些意外。

  自从邺城之战损兵折将后,刘表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他,今日怎么突然派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