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开局救了蔡文姬>第392章 干饭人诸葛孔明
  蜿蜒的山间小路上,卫宁、墨玉等十几人,正骑马缓步向前。

  为了不扰民,太史慈领三千亲卫驻扎在五里之外。

  山路上,野花遍地,空气十分清新。

  卫宁深深吸了一口,感觉精神都清爽许多。

  “主公,诸葛亮真有王佐之才吗?”

  墨玉有些好奇。

  卫宁之前命她打听诸葛亮的所在,她便派“承影”秘谍打探了一下。

  要说这个诸葛亮也挺惨。

  3岁丧母,8岁丧父,与姐弟一起跟随叔父诸葛玄过活,结果去年诸葛玄也死了。

  没了依靠,他便带着姐姐和弟弟寻了一处村庄结庐而居,过起了隐居生活。

  不过,荆州不少名士都称此子虽未弱冠,却有王佐之才。

  “不错!”

  卫宁见墨玉这么问,笑着点点头道:“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来找他的原因!”

  诸葛亮何止王佐之才,那可是流芳千载的史诗级大ip。直到他穿越前的那个时代,人们仍对他的功过争论不休。

  有黑他的,说他被过度神话,其实也就那样。有吹他的,说他是千年以来近乎完美之人。

  卫宁可不管这些人怎么评价,他只知道,一个人的名字,能流传千古,没有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不管他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是那个时代最牛的存在。

  要不,为何不是别人,而偏偏是诸葛亮。

  其实,卫宁对于统一南方已有自己的打算,而且他相信一定能成功。

  这次,之所以来找诸葛亮,主要有三点原因。

  一是出于好奇,他想看看诸葛孔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是提前将诸葛亮收为己用,以免被刘备挖走。要知道,徐庶和诸葛亮可是好友。

  三是为统一全国后组建内阁做准备。就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工作态度,哪个上位者不喜欢。到时诸葛亮入了内阁,有他操劳,卫宁得少死多少脑细胞。

  众人一路向南走,很快就看到一处村落。

  “你们也是来找卧龙先生的?”

  卫宁询问村民诸葛亮的住处,村民乐呵呵地指了一个方向道。

  “怎么,有很多人来找他吗?”

  卫宁心里一沉,可千万别是刘备提前来找诸葛亮了。

  “不少,刚才还有三个人来找他!”

  村民笑着道。

  卫宁一听,心就是一沉。

  不会真是刘备三兄弟吧!

  现在南阳已经是唐军的地盘,这三人胆子可真大,就不怕走漏风声被自己抓了。

  卫宁看了一眼墨玉等人,自己这头十几人,而对方只有三人,如果要真是刘备,不如今日就将他们三兄弟一网打尽。

  别看卫宁只带了十几名亲卫,但这十几人可都是死士,再加上卫宁自己,想要收拾刘备三兄弟问题不大。

  询问村民后,卫宁等人便向诸葛亮的住处走去。

  不多时,卫宁便在村民的指引下来到了诸葛亮的住处。

  高岗下,有一处院落。

  一眼看去虽为农家小院,但仔细一看却十分精致。

  院子里不但有回廊,还有菜地、凉亭和池塘,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

  别看诸葛亮死了从父,没了依靠,在此结庐躬耕,其实人家并不穷。

  诸葛氏是琅琊郡望族,就是再落魄也不至于当农民。

  诸葛亮之所以住在村落里,也是为了避世以待时机。

  要不,黄承彦找女婿怎么能看上他,别忘了黄承彦可是蔡瑁的姐夫,蔡家在荆州和南阳的权势就不必说了。

  就算黄月英再丑,也不愁嫁。

  “请问卧龙先生在吗?”

  卫宁敲开门后,对一名十二三岁的少年问道。

  “你们是谁,找我哥何事?”

  少年正是诸葛亮的嫡亲弟弟诸葛均。

  “我们是从北方来的,途经此处,听闻卧龙先生之才,想来拜会一番,不知卧龙先生能否一见!”

  诸葛均打量卫宁一番后,慌忙躬身行礼道:“小子诸葛均拜见唐王!”

  “你怎知我的身份!”

  卫宁、墨玉等人闻言一脸诧异。

  这少年是怎么猜出卫宁身份的,他们穿的可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常服。

  “我哥说了,唐王二十多岁模样,长相俊朗,气度不凡,身有杀伐之气,最近会来寻他,让我好生招待!”

  诸葛均一脸恭敬地道。

  卫宁闻言不由心中感叹,这该死的气质啊!

  诸葛均将众人请入院中:“王爷,兄长去钓鱼了,诸位先在此稍候,喝杯热茶,我去寻他回来!”

  “我与你同去!”

  卫宁让墨玉等人等着,自己则和诸葛均一起去寻诸葛亮。

  ……

  两人走了一炷香的功夫,来到一条小河边。

  远远看去,青烟袅袅,河边树荫下,几人正在烤鱼。

  一眼看去,卫宁就认出了诸葛亮。

  烤鱼的总共有五人,四男一女,其中只有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年。而这名少年面如冠玉,身高八尺,体型偏瘦,除了诸葛亮还能有谁。

  另外三名男子却不是刘关张三兄弟,不过看着气质文雅,有可能是诸葛亮的几位好友黄承彦、司马徽等人。

  还有一名身材婀娜的女子,不知道是不是黄月英。

  因为女子正好背对着卫宁,看不到她的相貌。

  不过,女子的头发可不是黄色。

  此时,四人围坐在一张小桌i前,一边喝酒吃烤鱼,一边谈论着天下大事。而那名女子,正忙着为几人烤鱼。

  卫宁不知道的是,在他来之前,几人正在谈论他。

  “唐王不久前刚刚拿下宛城,只要宛城丢了,整个南阳尽归唐王,荆州失去最大的屏障,情况危急。”

  头发花白已是满脸皱纹的黄承彦,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们黄家和荆州蔡家深度捆绑,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黄老,蔡将军现在还没有决断吗?”

  司马徽皱眉道:“我听闻唐军正在豫州集结兵马,这次唐军兵马不下二十万,唐王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是呀!”

  庞德公轻抿了一口一品香醇,道:“唐军这次大举南下,我看唐王是要一鼓作气收服整个南方。”

  “黄老,如果吴国和荆州、扬州不能结成联盟,共同抵御唐军,那将会被各个击破。”

  司马徽一脸担心地道:“到时,荆州百姓生灵涂炭,实在令人不忍。”看書溂

  “孔明,你对眼前局势有何看法?”

  黄承彦看向埋头吃着烤鱼的干饭人诸葛亮。

  此时,诸葛亮面前的桌面上,已经满是鱼骨。

  庞德公和司马徽也看向他,想听听他有何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