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向往的生活从乡村振兴开始>第141章 优质小麦种子诞生
  “看看这个!”陈平安将一份资料交给张梓霖。

  科研部最近的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基本上崑山村公司的所有产品都能够进行培育,虽然效果和成品会有一些差距,这个暂时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毕竟科技的差距摆在那儿。

  科研部的工作因此也陷入了一个瓶颈期,只能通过不断的尝试,缩小技术造成的差距。

  张梓霖打开陈平安给的资料,《小麦优种培育技术》!

  张梓霖心中一动,他已经明白了陈平安想要做什么。

  这两天的热点之一就是北方那边,部分农民将还没有成熟的小麦收割,制作饲料的事情,引发了大范围的讨论。

  在目前这个环境下,全世界都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当中,很多产业被迫停止。

  粮食安全在这个档口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种将未成熟的青小麦进行收割,严重点来说已经涉及到了粮食的安全。

  因为收购青小麦的价格和收购成熟小麦的价格存在着巨大的差价,很多农民甚至会因此将自己家的青小麦卖掉。

  究其原因,还是农民的收入太低了,目前的小麦品种多年来没有太大的改良,导致收购价格一直上不去。

  算上肥料,人工等成本,一亩小麦的利润在600元左右,而收割青小麦,利润可以去到800元甚至1000元。

  “陈董,您老实说,您手上还有多少技术,您可以一起交给我!”看完小麦的技术资料之后,张梓霖泛着精光的双眼盯着陈平安。

  这份资料里面,有很多没有被证明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以运用到现在他们的科研工作当中。

  其中有一项更是解决了张梓霖目前正在研究的项目当中。

  张梓霖的研究项目也陷入了瓶颈,只要解决这个瓶颈,张梓霖研究的能够在荒漠大范围种植的果苗就可以往前踏进一大步。

  “就这份了!而且你才是科研部的,玩技术不是你们的专长吗?能不能让我少操点心,你们自己多研发一些实用的技术出来!”

  科研部成立到现在,一直都在坑崑山村公司现有的技术,新技术几乎没有任何的成果。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这是很不正常的!

  张梓霖委屈啊,崑山村公司掌握的这些技术,整个市面上都找不到第二家,他们想要消化这些技术,已经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了。

  在没有完全消化这些技术之前,他们没有任何的能力去开发新的技术。

  新的技术,也要建立在旧有技术的基础之上,并不是空中楼阁,凭空诞生。

  这是现实社会,攀爬的科技树,而不是仙侠世界,可以点石成金,虚空造物!

  “你们尽快吃透这些技术,培育出优种小麦苗,你们的工作非常重要,涉及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这件事,对于陈平安的感触非常大,国内还在种植主食的已经很少了,都是靠着国营的大农场在支撑着。

  原因就是因为国内控制的粮食价格,一方面保护了全国人民都能够吃得起饭,但是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其他行业来钱速度太快了,种田却只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很多农民放弃自己一辈子的手艺,去到大城市里面从事苦力劳动,挣取辛苦钱,同样是辛苦钱,大城市里面能够挣得更多。

  “陈董,放心吧,有这些数据,还有系统的辅助,我们很快就可以拿出成品来,半个月!”

  张梓霖信心满满,完成这个小麦的成品实验之后,他就可以空出手来将这些技术运用到他的研究当中。

  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动力是最足的,张梓霖看着自己的梦想,从无到有,一步步的朝着成功的终点靠近。

  这个过程比他前面好几年的经济还要带劲,前面里面到处走,他都快坚持不下去了,加入崑山村公司之后,他就像是屁股后面加了喷射器一样,速度嗖嗖的。

  “好,半个月!我等你!”

  陈平安离开之后,张梓霖召集了科研部全体成员,对陈平安给的技术资料进行论证。

  ……

  国外某地的某个研究所!

  “没办法进行复制!这里面涉及到了太多的技术,我们没有办法进行模拟,比如说种苗细胞活力,华夏那边过来的这批种苗,活力简直就是作弊,它比目前发现的活力最高的生物还要夸张!”

  “以我们现有的实力,没办法突破这里面的技术壁垒,我们尝试采用了基因复制技术,但是我们的载体无法承受,双方一接触,我们的载体就崩溃了!”

  “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这个崑山村公司的种苗也是来自我们大洲,但是我寻遍了我们这里所有的研究部,都没有发现哪一家有这个技术!”

  ……

  随着创盛和崑山村公司的合作进一步深入,崑山村公司的种苗也进入了国外的市场,这些堪称开挂的种苗也引起了很多研究室的注意。

  只是集合了整个世界最先进的力量,他们仍旧没有办法突破崑山村公司种苗里面蕴含的技术难题。

  “华夏的生物研究技术已经远远的超越了我们,这太可不思议了!”

  “错过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华夏,在第三次革命成功封顶!华夏这个国家,太可怕了!”

  国外的媒体唯恐天下不乱,抓住一个点,又开始了他们常规的操作。

  “就喜欢他们看不惯我们,又对我们没有任何办法的样子!”

  相比于国外的一片哀嚎,国内网友们可是扬眉吐气。

  这些年,一直有一些洋吹说国外这个好那个好,我们这里不好,那里不好的!

  无论你说的多么有依有据,公知,洋吹们就仿佛听不见一样,仍旧我行我素的对自己的说辞夸夸其谈,恶心!

  现在好了,连他们的主子也承认自己的技术不如华夏,啪啪啪的打他们的脸。

  显著的效果就是,网络上已经快要看不见他们的言辞了。

  但是,收割青小麦的事情又让他们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国外农场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说到底,还是国内的农民素质太低了,被眼前的小利蒙蔽了双眼!”

  “哈哈哈,我一般都是吃进口的粮食,国内的基本不吃,这影响不了我!”

  “我之前就说过,应该加大进口量,国内完全没必要增加粮食储备量,国外那么多的大农场,他们自己产的根本吃不完!”

  “真羡慕国外的那些农民,同样是耕田,他们就可以住豪宅,开开豪车!哭唧唧!”

  ……

  “艹,脑残!”陈平安最近一直关注着这件事,前面的引导还很好,网友们都在理性讨论。

  也给出了很多的建议,当然不可避免的又diss了某些没良心资本,为了利益,无下限!

  国内的监管机构对此也做出了相应的措施,这件事本来已经可以结束了。

  但是谁想到,崑山村公司出口的种苗,让某些人丢了面子,从而让他们从青小麦这里又找到了发泄口,一个劲的嘲讽。

  似乎他们又胜利了一样,这些见不得国内好的渣滓,端着碗吃着饭骂娘的玩意!

  陈平安不由的感慨,现在的科技真是太发达了,隔着屏幕都能够把人气死。

  “陈董,成品出来了!”陈平安算算时间,这两天也该到了张梓霖说的期限了。

  这边刚想完,张梓霖的电话就打到了陈平安的办公室。

  陈平安大喜,连忙跑到了科研部的实验室里面。

  一旁的盒子里面装着一粒粒饱满的种子,还有实验室的大屏幕里面,模拟北方的气候土地实时状况的环境中,一株小麦正在茁壮的成长。

  “优种小麦种子,成长速度很快,相比于冬小麦,普通的生育期一般在300天左右,春小麦在100天左右!不过由于气候的原因,无论是春小麦还是冬小麦,一年只可以栽种一次。

  咱们培育的优种小麦,已经完美的避开了冬小麦和春小麦的栽种条件,在长城南北都可以栽种,生长期在90天。

  培育的过程中,我们将一次性种苗的技术加了进去,增强了小麦吸收和储存肥料的能力。

  而北方有个习惯,小麦的杆通常会被收走,所以我们培育的优种小麦,就将肥料大部分储存在根部,这样农民在收割完小麦之后,杆可以直接收走,留在土里面的根部,会快速的降解,化作肥料继续蕴养土地的肥力,达到一年三种的目的!

  就算是下雪,咱们的优种小麦也能够冲破寒冷的天气,快速的生长!”

  张梓霖一边讲解着,一边在实验室的虚拟实验室内操控着。

  展现不同气候条件下,小麦的生长情况。

  覆盖到大腿的积雪,仍旧没办法阻挡小麦的生长。

  “陈董,您尝一下这个馒头!”实验玩小麦的生长情况之后,张梓霖拿出一个馒头,这个是他们用培育出来的种子做成的馒头。

  这种做法要是被发现,是会被农民伯伯们打的。

  陈平安接过馒头,一口咬下去,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三两口就把馒头吃完了。

  “什么感觉?”张梓霖笑嘻嘻的。

  “不干,而且甜味很足,还有一种说不清楚的香味!你们是加了什么配料进去吗?”吃完之后的陈平安还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唇。

  张梓霖摇摇头,“没有,就跟普通的馒头一样制作!”

  南方人吃不惯北方的馒头,一方面是因为太干,还有就是过于寡淡。

  这样的优质种苗一出来,将会增加南方的早餐食谱!

  “太好了,这个优种小麦种子,还有没有其他要解决的,能不能马上推向市场?”

  这才是陈平安要关心的,这个一出来,相信收割青小麦的事情以后就不会发生了。

  虽然小麦价格不会因此上涨,但是产量增多了,农民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以往一年只能播种一次,现在一年可以播种三次,收入直接增加了三倍。看書喇

  “没问题,可以直接推向市场!”张梓霖非常自豪。

  人就是在不断的取得成就的过程进步,人的喜悦也很简单,就是成就感。

  成就感也是推动人进步的最大的主观能动性,驱动力!

  “很好,科研部可以把这方面的培育传授给培育基地那边,你们的那个禾下乘凉的技术,还是要尽快突破,这个非常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