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理性主义者的婚姻【完结】>第19章 计划外事件

  冯开娟前几天出院了,而且可能儿子即将结婚,她的心情好,身体状态一日日好转,偶尔还会到楼下锻炼。

  母亲这边让邱越宁放心,他也该抽时间看望丁冶的父亲了。即便对方也会到场参加婚礼,亲自拜访与之结识却是基本的礼数。

  他们没有开车。从文城到梧城,乘坐高铁用不了两个钟头。丁冶提前告诉父亲,准备和邱越宁在老家待两天。

  丁云谦和老伴以前是邻居,住的老房子,年头比较久,又没有电梯,后来丁冶和对方的子女共同出资买了套新公寓,就把那两套卖了。这次回梧城探亲,两人便来到丁云谦的新居。

  梧城的主要产业就是旅游,高楼少、小店多,老街保持着数十甚至上百年前的风貌。邱越宁当初也是喜欢这里不那么现代化的氛围,才跟祁然提议过来旅游。

  丁云谦现在生活的小区是市内为数不多的高层住宅之一,一共也只有十五层,他们住八楼。

  小城市不怎么堵车,从出火车站打上车,到站在公寓楼下,大概才十几分钟,邱越宁跟着丁冶走进电梯。

  “叮”一声响后,电梯门向两侧滑开,邱越宁发现正对着的那户人家屋门大敞,猜想这大概就是丁冶的父亲家。

  果然,门口闪过道人影,冲他们招手。

  “爸,”丁冶一边进屋一边向他介绍,“这就是越宁。”

  “叔叔好。”

  “好,来,你是——”门口的光线不太亮,丁云谦多看了几眼,突然笑道,“我可能见过你。”

  “啊?”邱越宁有点紧张的心情,因丁云谦的一句话转为惊异。

  丁冶也有些莫名其妙:“你们见过?”

  “先进来。”丁云谦接过他们手上的行李和带的礼品。

  一进门就是朝南的客厅,光从阳台铺洒进来,满室通透明亮。

  “路上辛苦吧,”他们在沙发上坐下后,另一位老人端着茶具走出厨房,那是丁云谦的老伴,“喝点茶。”

  “谢谢张伯。”

  “你以前来过梧城吧?”丁云谦坐下后,问邱越宁。

  “嗯……大前年了吧。”但是邱越宁想不起来什么时候见过这个男人,要说面熟是有一点,他以为是丁冶的原因,可仔细观察,他们父子的相似度也没有那么高。

  丁云谦点点头,似乎在算什么,“我那次在‘安百’门口下楼梯扭伤脚,是你背我回去的吧?”

  邱越宁双目圆睁,还真唤起了这样一段记忆。那天他本来是帮祁然买水,因为遇见有麻烦的长者,先把对方送回了家。祁然等了很久,之后和他吵了一架,嫌他多管闲事、万一被讹上怎么办……邱越宁便只记得那场不愉快了。

  “我那会儿还住老区,一栋五层小楼,有印象吗?”丁云谦接着说,“我家四楼,你背我上去的。”

  “是……原来那个人是您,”丁冶以前提过的“好心人”就是自己,“抱歉,我刚才没想起来。”

  “爸,这是真的?”丁冶当然相信他们的话,他只是太意外了。

  “是啊,很巧吧?”

  “这说明啊,有缘分,”张伯插入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邱越宁说起他们相亲的契机,也是丁冶帮了自己的母亲。

  “那我就更放心了,”丁云谦说,“这叫天做媒。”

  邱越宁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不过,即便有过这样的因缘,他还是感到疑惑,丁云谦对儿子的终身大事显得过于放任。从丁冶透露给他的信息来看,在来梧城见家长之前,他们的婚事就已得到应允以及祝福。

  这对自己是好事,无需经过对方家长的严格考量,但也勾起了他对丁家父子相处模式的好奇。

  丁云谦也有了新的生活,和那位“张伯”相处自然而默契。

  邱越宁第一次随丁冶上门,张伯坚持不让他们进厨房。

  “中午啊,我给你们做饭,你们接着聊。”

  丁云谦说老张不太会做饭,说上一会儿,还是不放心,自己也去厨房做指导了。

  阳台上养了一对七彩文鸟,不时传来几声鸟叫。

  “谢谢你。”父亲离开客厅后,丁冶忽然对邱越宁说道。

  邱越宁很快意识到他在为前两年的那件事道谢。

  “不用说这个,”他说,“而且我挺高兴的,我们……很有缘分。”

  丁冶没接话。邱越宁感觉被他注视着,脸上又开始发热。

  -

  梧城的老街比较有特色,很受游客喜爱。丁冶问邱越宁有没有兴趣逛逛,邱越宁同意了。他以前和祁然去过那边,现在想和丁冶再走一遍。

  白天炎热,他们陪两位老人吃过晚饭,等太阳落山才出门,直接打车到老区的中心。

  石板路、木质梁柱架构的矮楼……对邱越宁而言是平日不常见的城市风貌,但他想到丁冶十岁开始在梧城生活,对这里最热闹的地方应该再熟悉不过。

  “你以前也常来吗?”他问道。

  “还好,挺久了,后来再回家就不怎么逛街了。”

  旅游发展起来以后,到这边做生意的外地人就多了,除了更具地方特色的商铺,也不乏只为博人眼球、娱乐性十足的经营项目——闪光玩具、花环或是套圈之类,全国各地的旅游区都能找到,毫无异趣可言,但总能收获游客的驻足。

  街灯点亮之后,周围人头攒动,凡俗的商业气氛似乎更加浓郁。邱越宁在路口的空地停下,前方地摊上的光亮吸引了他的注意。摊主是个中年男人,手上拎着一串彩圈。

  “套圈啊,”丁冶也注意到那边的热闹,“你会吗?”

  “嗯。”实际上邱越宁玩这种游戏还没有过失手的时候,但围着的小撮人似乎都是带小孩的家庭,自己去玩不太合适。

  丁冶却像有了新奇的发现,碰了碰他的胳膊,“走,去试试。”

  “你想玩吗?”

  “看你玩。”他的声音轻快而愉悦。

  十块钱三个环,前面有个小伙子花了几十块也没套中一个。

  邱越宁接过老板递来的三个环,问丁冶:“你想要哪个?”

  他的口气听上去就像所有目标物都是自己的囊中物,围观的人不由发出低低笑声。

  “那个玫瑰吧。”

  地上摆的全是不同造型的夜灯,玫瑰的在第二排,发着淡淡红光。

  邱越宁右手拿着一个圈,左手拎着剩下的两个,就在丁冶说完不出片晌,把右手的那个投了出去。

  快到像变魔术,一眨眼的工夫,玫瑰小灯已被黄色小环稳稳圈住。

  看热闹的人一下子没了喧笑,尤其是摊主,屏息静气地等着他接下来的两次投掷。

  第二次丁冶选了黄色汽车,第三次是蓝色苹果,全部得手。

  邱越宁把三盏小灯交给丁冶,问他:“还要吗?”

  摊主紧张地望着他们,听见丁冶的一句“好了,走吧”,便转过头去,继续招待其他买主。

  “你可真厉害,老板快哭了。”走出一段距离后,丁冶调侃道。

  “嗯?还好吧。”其实这种程度的手眼配合,比进近阶段让飞机对准跑道中央线容易多了,对邱越宁来说当然小菜一碟。

  “我就不行。”

  “你也玩过?”

  “嗯,”丁冶说,“小时候玩过一回,总也套不中,生气了,就再也不玩了。”

  “生气?”他会为这种小事生气,邱越宁还挺意外的。

  “是啊,气得火冒三丈,掉头就走,我爸都不知道我怎么了,”丁冶微笑着扭过头,“是不是很幼稚?”

  邱越宁默默想象幼年丁冶生气的样子,估计表面上毫不显露,气全闷在心里,快爆了都不吭一声。较之平素淡然的姿态,他在吐露窘态时或许才流露出更多的真实色彩。

  “没有,”邱越宁不小心笑出来,削弱了话语中的诚意,但这份随意感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我喜欢听你说这些。”

  夜市上吃喝玩乐都不少,他们一路往前走,套中的几个粗陋小物装进包里,也不知拿回去做什么用。邱越宁看到几辆挨着的小吃推车,散发出难以抵挡的香气,即使完全不饿也有些动摇。

  “你想吃麻辣烫吗?”之前的氛围过于轻松,他盯着冒热气的摊子,没怎么过大脑就说出了心里话。

  可是丁冶应该不愿吃街边的垃圾食品吧?邱越宁马上产生了这样的判断。

  其实就是食用香精的味道,他觉得自己的建议糟透了。

  “吃哪家的?”

  “要不——”邱越宁恍然意识到他说了什么,“你想吃啊?”

  “怎么了,”丁冶无辜地冲他眨了眨眼,“我不像会吃的?”

  周围能坐的位置都被人占了,两个人端着烫好的两碗料,边走边吃,邱越宁继续说起来:“我以为你不爱吃,看着有点那个……不健康。”

  “我又不是营养师,”丁冶好笑地扫他一眼,“营养师也不见得不吃垃圾食品。”

  因为不太饿,他们点的都是海带、豆腐、菜花之类的素料。

  “主要吧,”邱越宁咬下一片豆皮,“你给我的感觉……很有秩序性,你不是说经常吃一样的东西吗?所以就不太——”

  “不太喜欢变化?”

  “是有点。”

  “也可能是习惯吧,”丁冶说,“不是不喜欢新的,只是更依赖已经习惯的东西。”

  邱越宁立即产生了新的疑问:“那你当初怎么想到自己创业呢?”毕竟这对大部分人而言,是相当背离常规的。

  “我最早也给别人打过工,做活动策划,不太开心,干了没几个月就辞职了,如果当初坚持下来可能就不会有别的尝试了,”丁冶把吃完的空纸碗扔进垃圾桶,“待业找工作那阵参加了一个同学的婚礼,我觉得太土了。”

  “婚礼吗?”

  “是啊,”他摇着头笑道,“他请的大牌的策划机构,但是我觉得我去设计会更好。”

  “所以就去做这个了?”

  “嗯,那算是我为数不多的计划外事件之一。”

  丁冶没有说全,他经历的另一个计划外事件,就是遇到喜欢的人,并和他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