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重生之嫡妻为男【完结】>第160章 登船

  “那当年太后为什么没有选李赞跟赵山河为三皇子的伴读?”顾銛忽然想到另一种可能。

  安韶华看了顾銛一眼, 顾銛解释道:“你看啊,太后他们明显是想安排李赞做三皇子伴读的。李赞是文,正好赵山河是武。多好?蔡大人直到如今也才是个侍郎, 怎比得上……”

  “李至廉又是本家,还是尚书,权柄在握,对三皇子忠心不二。比蔡仲康好,是吧。”安韶华挑眉说,“太后未必没有这样想过,可皇上会这样安排吗?”

  顾銛闻言反倒呆住了, 半晌才说:“皇上是真心看重二皇子的。”

  别的皇子都是两个伴读,一文一武。太后想用李赞,皇上就换下了赵山河。可见皇上心里一直有杆秤,绝不会多一分。

  唯独二皇子四个伴读, 各个家世显赫。

  正说着,有人敲门。

  立秋来回话, 说刘伯正在独自喝闷酒,已经是酩酊大醉。还对月跪着哭, 一会儿将军一会儿公子地说胡话,说什么“老奴愧对将军。九泉之下也无颜面对刘家列祖列宗。”

  “不必跟着刘伯。你且先去吧。明日一早我们要去船上查验,暗卫最好有两个能写会画的跟着。”

  打发了立秋,顾銛才想起刚才想问的话。

  “我见你跟刘伯很是相熟,为何……”

  “你问我为何不答应刘伯的请求,为何要让立秋去探查刘伯行事?”

  顾銛的确觉得说不通。照理说刘将军是二皇子的舅舅,跟安韶华他们是一伙儿的, 怎么安韶华看起来还在防着刘伯?就算多年前刘家行事偏差,如今刘家只剩刘将军一人, 自然是能帮就帮,母家强了二皇子将来才多一分保障。

  “这事儿。”安韶华记得清楚,上辈子刘将军至死都是一个人,未曾娶妻,却有过几个妾。也生了几个孩子,只是庶子都未能继承家业。二皇子后来失势,跟母家已经朝中无人也是分不开的。

  “如今朝中局势动荡,此时请旨赐婚,是要让皇上记得还有这么个人。”刘家远离权力中心多年,想要挽回圣心需要一个机会。郑家刚被斥责,此消彼长,李家刚刚得意半年,这回李至廉又被下了昭狱,大约是不中用了。这个时候请旨赐婚,也许赐婚在其次,请旨才是目的。

  见顾銛微微点头,安韶华接着说:“再说,皇上很少给臣子下圣旨赐婚。一般都是宗室。就像安国公,圣眷优渥,位高权重,圣旨赐婚,赐的是成安公主。”

  “这……”顾銛想举几个例子,挨个想过去才发现,据他所知皇上亲自赐婚的都是宗室。像他跟安韶华这样的臣子间联姻,都是李妃娘娘赐婚。甚至这么多年下来,皇后赐婚的竟然只有两桩,还都是郑家的女儿。

  “最重要的是此事不知道刘将军的意思。”

  “刘将军什么意思?”

  “当年,刘家的事,刘将军当初年龄虽小未受波及,却也未必真的清白。这么多年皇上把他放在绥州不闻不问,一来是为了二皇子。二来,大约是看他也算乖觉。”

  “怎么叫为了二皇子?”顾銛不解。

  “二皇子好歹是元嫡长子,如果没有母家……”安韶华话没说话,顾銛就明白了。他便没再多言。

  “可如今刘将军也有动作了。”顾銛微微叹息。从前顾銛总以为军人保家卫国,从不参与那些文臣之间的争权夺势。没想到身在局中,谁都不能免俗。

  “未必。说不定真的是刘伯害怕刘家无后,将来死后无颜面对刘老将军,所以自作主张呢。”

  “那要真是如此……”

  “真是如此,更不能贸然出手。刘将军如今上无高堂,婚事全凭自己做主。若是有心仪的,早就成亲了。这么多年不肯娶妻,想必是有缘故。”

  安韶华点到即止,顾銛略想了一下也就明白了。

  圣旨赐婚说起来是无上荣宠,但是如果刘将军自己不愿意成亲,强扭的瓜又怎么会甜呢?此事轻了是增加一对怨偶,重了……这世间不幸福的夫妻不得善终的有多少,他们最后的归宿是怎样,只怕刑部厚厚的案宗最能说明。

  两人旅途劳顿,虽说中午歇了一会儿,晚间也困得早。左右无事,便早早歇着了。

  次日一早,做好安排便要去登船。

  船停在距绥州二十里处,临时搭了一个渡口。

  众人登船之后,直奔安韶华发现暗格的地方去了。船上只留了几个人,没了平日里的人来人往,整个船看起来阴森可怖。也许是木料的缘故,无人的舱室时不时会吧啵地响上一声,更显得船上安静得让人不舒服。

  到了底仓,虽说船上的活物早已经卸下去,并且开了舷窗通风,可这腥臊恶臭的味道还是没有消散。

  顾銛刚过来就干呕不止。安韶华让他拿着小宫女给的香包放在鼻子下面,站远些。

  到羊圈的位置,顾銛看到一个十分逼仄的暗舱,高大约一米二三,只能弯腰屈腿走。顾銛撩起下摆就要进去,却被安韶华拦了一下。“先由暗卫察看,他们有记录这些的方法。我们去了难免留下痕迹。”顾銛风寒未愈,安韶华不愿他接触这些。

  案发现场先由勘验人员取证,这点常识顾銛还是知道的。那么矮的暗舱,人在里面根本不起来,如果真的在这里关了十几个人,真是太残忍太把人不当人了。顾銛脸色忽然就变了。是谁有本事在船上事先修这么一个暗舱的?什么时间做的?船工们真的没有发现么?如此想来疑点颇多。

  顾銛想了想,还是把疑惑都跟安韶华说了。

  “不知道是谁做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做的。”安韶华小声说:“的确有船工发现这个暗舱的,但是整个底舱都是太后娘娘给公主的赏赐,所以船工就算发现船舱的格局被改了也不敢说话。”

  是了,底舱的活物沾了“太后赏赐”四个字,哪有人敢多言。动手的是个聪明人,在众人眼皮子底下钻了大空子。堂而皇之地在船上做了个暗舱,藏了好些个人,周围都是叽叽咕咕嘎嘎咩咩的声音,就算有人哭有人闹,偶尔泄露出那么一丝丝声音,大概也被掩盖了。

  更别提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混在这些赏赐里,都跟着办了。

  顾銛感觉一阵心寒。他无法想象,自己在船上布防、练兵、因为三皇子几句话生气的时候,底舱这个不见天日的暗舱里,藏着十几个人活生生的人。

  “呕……”顾銛终于还是吐了,趴在舷窗吐得一塌糊涂。安韶华伺候他漱口,小声关心着。

  立秋这次带着寒露进去,足足呆了一个多时辰才出来。出来之后二人面色皆十分凝重。“还请安大人过目之后,查漏补缺,我会尽快将这些送给主子。”

  “流光,你可否带着立秋去看看秋分落水的地方?”

  顾銛正想说他也要进暗舱查探,但看安韶华的表情还是决定现听他的,于是转身带着两个暗卫上甲板去了。

  安韶华带着铁六铁七钻进暗舱。此处矮,但最折磨人的却不是矮,而是无光照,不通风,地上污秽不堪,空气里的味道让人难以呼吸。安韶华仔细查验了地上的秽物,是人的。

  “安大人,船行八日,这些”铁六指了指地上的秽物,“这些可不止是一两个人的,怎么也得是七八个人。”

  “如果有人中途被扔下去呢?”

  “这个不好说。”铁六回答“一切都只能猜测。”

  安韶华只觉得心里堵得难受,那一沓卖身契,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如今只剩下这一舱的污秽,跟河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漂起来的尸首。“此案不破枉为人!”安韶华紧咬牙关,恨恨地说。

  才在里面呆了一刻钟,安韶华出来的时候就有些头晕眼花,趴在舷窗也是一阵吐。

  吐完整个人头晕脑胀,鼻子里嘴里都难受的紧。漱口过后,恰上头有人喊。安韶华反身过来向上看,原来秋分落水的地方正对着底舱的舷窗。立秋腰上系了一根绳子,从船舷吊着下来。

  等她到了舷窗附近,安韶华才看出她腰上的是一根钢索。

  “飞虎爪?”

  “是。”

  “所有的暗卫都有?”

  “是。”

  “……”安韶华张了张嘴,斟酌了几次用词才说:“秋□□上的伤,在什么位置?是何所伤?”

  立秋吊在外面,跟安韶华隔着舷窗说话。“腰侧有一处刀伤。”其实对于秋分这个伤,立秋始终有些疑惑的。做暗卫本来就是刀尖上抢日子,练的功夫只有两种,暗器跟近身。秋分在暗卫里功夫算不上一等一,但真要是过起招来顾将军都不是秋分的对手。

  所以立秋始终觉得安韶华跟顾銛也有可疑,毕竟秋分是在船上受了伤,还被扔下水,如今生死未卜。立秋觉得秋分很可能是一时不察着了道,试问谁能让秋分一时不防呢?

  安韶华闻言,点了点头,不语。

  过了一会儿,立秋又加了一句:“秋□□上只有一处伤,在腰侧。”立秋说话时思思盯着安韶华,看他的表情。

  安韶华透过舷窗看向立秋。立秋一只手攥着钢索,一只手推着船,整个人大开空门。

  也许他们都想错了。安韶华想,秋分也许不是在甲板上被袭击,而是发现了什么,就像此时的立秋一样吊了钢索下来,哪知冷不防有人在舷窗捅了他一刀。他刺了对方一刀,却无法从舷窗入舱,只好飞身上去想要上甲板,却有人斩断了老虎爪——或者是别的什么法子,总之他只能把刀插在船舷外,以期不要落入水中。

  然后刀断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手机码字。累到手抽筋。

  昨天睡太晚,今天困成狗。欢迎捉虫。

  明天尽量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