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民国之文娱大亨【完结】>第35章 cp粉头

  “苏州?”

  温夫人一愣, 突然想起几个月前,温睿似乎派人去苏州打听过什么,她当时没有在意, 现在想想,应该就是去找那位姑娘了。

  “真的嫁人了?”温夫人不信。

  “嗯。”温睿点头。

  “你没亲自去看看?”

  “她当初并未说过会等我, 如今她已成家,我何必叨扰。”

  得了,合着自家儿子还是单相思,温夫人叹了口气, 不再戳温睿的不痛快处。

  “行了, 你在军营有事的话先走吧,我要上楼去见客人了。”温夫人让开门, 目送温睿离去。

  从睿儿口中听到真话后,她今天原本的打算估计是不行了,不过此番能知道自家这个很少表露自己的儿子的心结, 也算不亏。

  “福珠,你去悄悄叫喜莲过来,我先问几句话。”温夫人把鞭子重新系回腰间,不急着去小客厅, 对身边的丫鬟嘱咐道。

  “是。”福珠应声离去,不一会儿功夫,就叫来了原本在二楼小客厅的喜莲。

  “客厅里是什么情景,我迟到一会儿,几位客人可有说什么话?”温夫人一边走一边问。

  “虞太太的性格您是知道的,其余两位太太比较矜持, 也没说什么, 只是那位安太太面上似乎有些不满, 但也没说出口。”喜莲早就把一切看在眼里。

  “依你看这位安太太怎么样?”

  “像是个不怎么识大体的,说话有些毛躁。”喜莲低头一想,客观评价。

  她是跟在温夫人身边十多年的心腹,由温夫人一手调教大,地位自然不同普通下人,哪怕如此直接地评价富家太太,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

  温夫人问了,她就如实回答,如此而已。

  “这样吗?”温夫人闻言,不置可否。

  “夫人,安太太为人不怎么样,但那位安小姐只是她的侄女,并非她教养大的,两人不一定是一个样子。”喜莲见状劝解道。

  她知道温夫人今天请安太太来的真实意图,是看中了安太太家那位最近才留学回来的侄女,想亲眼了解一下情况。

  不过……喜莲在心中暗道,就算安小姐本人的性格与安太太不同,有这样一个不识大体的亲戚,安小姐估计也难以入温夫人的眼了。

  果然,温夫人脸上的神情淡了些,“我刚才和睿儿说了些话,他成亲的事,先不着急了,待会儿安太太问什么你都不要乱说,闲聊几句用了午饭,就送她们走吧。”

  “是。”

  温夫人看向窗外,轻轻叹了口气,今早天蒙蒙亮的时候,汉口突然下了一层小雪,薄薄的覆盖在院子里,看上去清冷极了。

  她抬手挽了挽耳边的发丝,明艳大气的双眼微微闭合,眼角已经有了明显的细痕。

  “喜莲,我们上去吧,别让人等久了。”

  “是。”

  喜莲伸手想给温夫人披上一件白狐皮领斗篷,却被拒绝了,她看着眼前几乎崭新的斗篷,突然问,“小谢先生今早是怎么过来的?”

  喜莲忙着准备小宴会的事,今早并未见过谢颜,闻言转头示意替她接人的福珠,福珠见状,上前半步。

  “小谢先生是走来的,大约半个多小时前到家里,来了就去三小姐的房间教书了。”

  “他穿着什么?”

  “还是那件竹布大褂,里面应该穿了袄子,不过太瘦了看不出来。”

  “还是之前那件?”温夫人看了眼窗外的积雪,微微蹙眉。

  “夫人,你前些日子不是还说要多做几件衣服吗,不如顺便给小谢先生也做几件?”喜莲闻弦知音,在福珠不解的目光中笑道。

  “不必。”温夫人却摇头,“那个孩子是个要强的,人也聪明,直接给他做新的反而让他多想。”

  就像昨天晚上,她听人说自家二儿子居然请人吃一个月露天馄饨时,也没有直接给谢颜换更好的食肆,而是把那家小摊子改成了工人食堂,在不令对方起疑的前提下稍作改善。

  温夫人想想两个儿子都颇为“坎坷”的终生大事,无奈地叹了口气,她可总算知道,古话里那句躲不过的儿女愁的意思了。

  不过温夫人显然忘了,虽然天下父母都会为儿女发愁,但她发愁的那些点,绝对与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家不一样。

  毕竟温家,可是一个全员“狠人”的非典型豪门。

  “这件斗篷是按我的身形做的,倒是和他现在差不多。”温夫人接过那件没穿过几次的狐狸毛边斗篷,里外看了几眼。

  “我记得这是今年新作的斗篷,统共没穿过几次……喜莲,回头小谢先生出门的时候,你把这个斗篷拿给他,就说我不喜欢斗篷的风毛,想新做一个,看他穿的单薄,这件送给他御寒了。”

  “是,我一定给小谢先生把话带到。”喜莲收起斗篷,凑趣笑道,“这件斗篷边毛通体雪白,肯定和小谢先生相称。”

  “那孩子是长得好。”

  温夫人满意一笑,长得好,年岁和身世都合适,珩儿自己也喜欢,男儿媳可不如女儿媳好找,她可得把人抓紧看牢了。

  “对了夫人。”喜莲想起方才管家来报的事,“刚才您和大少爷说话的时候,文老先生来家里了,还带着一个年轻小姐,应该是他外孙女。”

  “文老先生现下在书房与老爷和二少爷说话,那位小姐认识小谢先生,被带到三小姐那里去了。”

  “文老先生?”温夫人想了想,没想出文启冰老先生早上来温家的理由,“喜莲,你去厨房说一声,中午安排两桌饭,我们几个在二楼吃,文老先生和他们爷们儿在一楼吃。”

  温夫人自己可以陪文老先生吃饭,但其余几位太太不一定愿意,强行凑到一次只会让双方都尴尬,不如分开。

  “早就和厨房说好了,还让他们多做几份,如果小谢先生和三小姐不方便的话,也可以单独吃。”喜莲早就想到了这里,笑着说道。

  “数你机灵。”

  温夫人交待完早上的各项事务,终于得了空,与喜莲与福珠一起朝二楼小客厅走去。

  刚到门口还没进去,就听到一阵低低的说笑声,近前一看,原来是那位家里办报纸的洪太太在讲时兴趣话,虞太太和另一位刘太太跟着说笑,只有安太太不明所以,尴尬地坐在一旁。

  这三个人讲的东西里,充斥着各种外省和洋人的事物,她十有七八听不懂,又不愿意开口问露怯,只能一言不发。

  温夫人冷眼旁观,几秒功夫把一切收入眼底,笑着进门。

  “几位妹妹趁我不在,说什么新鲜事呢?快说给我听听。”

  洪太太几人正说的起兴,并未发现温夫人的到来,闻言后赶紧起身,“夫人来了?”

  “睿儿方才回家,我去嘱咐了几句,迟了些才过来,几位妹妹可别怪罪。”温夫人一边笑,一边坐在沙发上。

  “我们在这里好好地喝茶说笑,又不着急。”洪太太是个会说话的,“我前些天听人说大少在巡阅手下越发受重用了,谁看见不夸一声夫人教的好呢。”

  听见洪太太夸自家儿子,温夫人脸上的笑意也深了几分,“这孩子和他兄弟都从小有主意,现在已经是二十来岁的大小伙子了,我哪里教的了他,只是做父母的希望孩子平安罢了。”

  “是啊,一眨眼大少都这么大了,等这两年娶了媳妇,夫人就可以等着抱孙子了。”安太太终于找到机会,笑着插话。

  安太太从温夫人进来,就进入了全身准备的状态,在她心里,小客厅里其余几个人都和她差不多,有的甚至家境现在还不如她,她自然得端着架子,但是温夫人可不一样,以温家在汉口的势力,从指缝里随便漏点给他家都是大好处,当然得好好拉进关系。

  安太太这话单看没什么问题,但一方面她与温夫人并不熟悉,另一方面她家里正有个小姐是准备和温珩议亲的,这话就有些不伦不类了。

  听上去倒像是迫不及待地推销自家姑娘,甚至已经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了丈母娘上。

  在场的其余几位太太都是人精,听出了安太太心里的意思,却什么都没表露,几人轻笑几句,谁都没有接话。

  只有虞太太不想场面太尴尬,转移话题,“洪太太方才说教孩子,倒让我想起了我家侄子,刚留洋回来,整个人毛毛躁躁的,成天和一群人混着乱跑,愁的我嫂子天天和我吐苦水。”

  “这留洋对男人来说还好,年轻该有些志气,多结交些人。”不料安太太又把话题接了过去,“姑娘去留洋才是坏了大事。”

  客厅几人都知道她家有一位留洋回来的侄女,闻言互相对视,不明白安太太到底要干什么。

  推销自家姑娘的话,有必要说她坏了大事吗?

  “我没见过留洋的女学生,只想着能学成归来一定不错,安太太不如和我们说说,这怎么就坏事了?”洪太太不嫌事大,故意问道。

  安太太正乐得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闻言得意一笑,“洪太太,您只觉得那些女学生出国是去学知识的,哪里知道国外的东西害人,知识学了多少不知道,先把姑娘家的脑子给学傻了。”

  “就说我那侄女吧,早年间在苏州的时候我见过几次,还算听话懂事,结果这次留洋回来,哦呦,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安太太叹了口气,说着不知该怎么说,嘴上却没停下。

  “不尊敬长辈也就算了,还成天不着家,跟着一堆男同学到处乱跑,拦都拦不住,就昨天晚上吧,天都黑透了她才一个人回来,我不过担心说了几句,她竟闹脾气一转头走了,到我早上出门还没回来,也不知道昨晚睡在哪里,唉。”

  “这……”在场几位太太皱眉,不知该如何评价。

  如果安太太所言是真,这位安小姐的行事确实十分不妥,哪怕留学归来,思想新潮,也没有行径轻浮,夜不归宿的道理。

  不过……以安太太的脾气,如果安小姐真的如她所言,对她十分不尊重,安太太可能好声好气地“担心说了几句”吗?

  虞太太想到这里,挑了挑细长的眉毛,她看向一旁的温夫人,二人对视一笑,心照不宣。

  温夫人原本想着睿儿心里还有人放不下,安太太也不尽人意,安小姐的事就此作罢,安太太这番话后,倒让她对安家小姐有了些许好奇。

  “安小姐毕竟年纪小,还得安太太多费心管教。”虞太太恳切一笑,故意说道。

  “我也只能尽力了。”安太太继续叹气,“还好我家那丫头不是这样,只比她姐姐小一岁,不但听话懂事,尊敬长辈,还没那些不合礼数的毛病,不然我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只要见过她的长辈,就没有不夸她好的,有空我带她来给夫人瞧瞧,夫人就知道了。”

  安太太此言一出,在场其余几人都有些无语,安小姐的生辰贴进了温夫人挑儿媳的终选,她们是知道的,安太太方才这话说的,难道是想给温家推销自家女儿,还要顺便贬低一下侄女?

  安小姐到底如何且不论,安太太如今的家业,可都是吃安小姐父亲的绝户财得来的,哪怕安小姐真的性情有问题,她做婶婶的也不该如此说出来,更不该靠贬低安小姐来抬自己女儿的名声啊。

  在场几位太太对安太太此举都有些不屑,偏安太太毫无察觉,或者说她根本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安太太是觉得,姑娘家该一直待在家中,不该多见人,也不该有自己的想法?”虞太太故意问。

  “可不是,难不成像个男人一样成天跑出去?谁家敢娶这样的媳妇?”

  “……”

  安太太这么回答,本意是想贬低侄女,暗示她根本不适合嫁到温家,顺便推销自己女儿的,然而此话一出口,见众人都沉默不语,她才终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什么。

  她们面前的这位温夫人,不就是汉口城内最“不识礼数”,最“像个男人”的女子的典范吗?说她这样的人没人家娶,岂不是说温九楼娶错人了?

  安太太后背一僵,浮出一层冷汗,“夫人,我可不是在说您,您自然是女中豪杰,可这婆婆挑儿媳妇,还是得挑温顺懂事的才舒心啊,不然放在家里上蹿下跳的,成何体统。”

  安太太不会说话,越描越黑,她见温夫人脸色有些不好看,情急之下突然想起一个温家的传闻,没过脑子说了出来,“比如您家那位小姐,不也是教她听话懂事,从不让她出来见人,也不——”

  “安太太!”虞太太见安太太居然敢提这事,心中一惊,赶紧打断。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温夫人坐在正中的沙发上,依旧满面笑容,可周身的气场却突然变得盛气凌人。

  “锦蕊,你让安太太说啊。”温夫人拍了拍虞太太的手,笑容得体,但两个截然不同的称呼已经表明了她的态度。

  “我……”安太太纵使再愚笨,也意识到了不对劲。

  “我没听错的话,安太太方才的意思,是想说我觉得女子应该老实听话成为附庸;还是想说我容不下人,故意把非己出的姑娘往废了养?”

  “这,我……”

  “言丫头性子内敛,年纪也小,所以我之前很少带她出来见人。”温夫人低头微笑,轻轻转着左腕上精致的镂空金镯,“不过既然安太太提到了她,就让她过来,给大家看看温家的姑娘是什么样子,是不是谁都能比的吧。”

  “喜莲。”温夫人唤了声心腹丫鬟,“上楼去请三小姐下来见客人,告诉她,我知道她其实是个聪明孩子,该怎么表现,她心里明白。”

  “是。”喜莲心中一惊,低头快步朝楼上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温夫人:我为儿子们谈恋爱付出了太多hhh

  温家第一cp粉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