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耽美小说>民国之文娱大亨【完结】>第142章 入驻跑马场

  时局暂且稳定下来后, 谢颜这几天开始着手处理一些之前暂且搁置的琐事。

  首先解决的是出版社的选址问题,最早办包的时候,出版社的职工只有管成几人兼职, 谢颜他们便没有专程找地方,只在洪太太家办的社会报出版社里租了一小片地方。

  现在民声报已经步入正途, 民智月刊也开始发售,反响良好,出版社的人也从最初几人兼职变成了十几人的大摊子,谢颜意识到, 是时候给出版社选一处专门的办公场所了。

  新式学校在前两日正式招收了新一批学生, 苗二丫如愿以偿去小学读书了,谢颜专门找管成问了问, 对方说苗二丫的水平比入学考试时提升了不少,读个一两年小学应该就能考入中学。

  只可惜温言悔至今没有消息,那个在新式学校中学考试中考上第一名的“陶小言”, 最终没有进入梦想中的学府。

  中学校长和教育局对这件事很重视,然而陶小言就像泥沙入海一样了无踪迹,无处可寻,有人想到当初考试时, 苗二丫和陶小言走得很近,便来问她,苗二丫只好求助谢颜,最后由谢颜出面搪塞了过去。

  顺带一提,正式入学前,苗二丫改了大名, 这个名字是苗二丫专程请谢颜帮自己起的, 取原名的字音为“苗尔雅”, 既保留了原来名字的一部分特点,又充满了美好的愿景。

  苗二丫回去后和姐姐商量了一下,已经走出过往的阴影,准备迎接新生活的苗大丫也跟着妹妹改了大名,现在叫“苗温文”。

  最近大丫和那位爱做黑暗料理的科学怪人韦光亮走得比较近,两人一个有创意一个有经验,又都喜欢做饭,一起给剧院研究出了不少新鲜食物。

  对大丫的新名字,一些人觉得太男性化了一些,不够好听,大丫本来有些忐忑,韦光亮听了后,却夸这个名字起得真好,很符合大丫的性格,大丫脸上笑意盈盈,再没纠结过新名字。

  温文和尔雅这对姐妹,性格截然不同,一个善良温吞,一个却充满反抗精神,在谢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下,她们最终都凭着自己的努力迎来了新的生活。

  除了苗尔雅还在担忧一直没有露面的温言悔到底有没有回来外,苗家一家人的生活已经再也没有值得担忧的事了。

  ……

  谢颜前一天约了管成一起给出版社选址,在茶楼包厢等了一会儿后,管成才堪堪来迟。

  谢颜见管成脸色不太好,替他倒了一杯茶,“管兄可是有事?”

  “……”管成看着谢颜游刃有余的表情,接过茶喝了一口,斟酌开口,“谢老板,你最近……有没有听说过一些风声?”

  “哦?什么风声?”

  “最近,有小道消息说,现者先生是不学无术,沽名钓誉之徒。其本人并无多少学识,只是一个会编点无用故事的小子,怕底细被揭穿才一直不露面,通过这种刻意制造神秘的感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声望。”

  管成一直看着谢颜,试图寻找一些佐证,然而,谢颜只是微微一笑。

  “依管兄所见,现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自然是学识渊博,目光长远,胸中有大沟壑之人。”

  “既然如此,这样的小道消息何必挂怀。”

  “可是……”

  谢颜又替管成添了些茶,“管兄是想说,这些原本是无稽之谈,但如果现者的真实身份确实有些不入流的话,很可能成为谣言的佐证?”

  管成依旧没能从谢颜脸上看出些什么来,“我确实在担忧这个。”

  “我刚才说的那些谣言,近日在坊间流传甚广,连学校里都有很多师生讨论,现者如今是汉口最有名的人,有关他的真实身份的流言蜚语是压不住的,但突然这么大规模的同一种谣言的传播,背后肯定有推手。”

  “如果现者先生是一位已有声望的老者,只要公布身份,这些谣言自然不攻自破,然而谣言背后的推手如此大张旗鼓,极有可能已经掌握了现者的真实身份,这个身份与谣言互相呼应,一旦被他们找准时机公布,势必会引起轩然大波。”

  “管兄辛苦了。”

  管成摇了摇头,“为国为民,何言辛苦。”

  谢颜看向窗外,来来往往的人群散发出的生命力,是那么鲜活,那么蓬勃。

  “管兄和我说这些,是想从我口中得知谁是现者,还是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管成深深看了眼谢颜,“现者先生,原本只是猜想,现在却愈发确定了。”

  谢颜笑了,“管兄果真聪慧过人。”

  管成见谢颜没有否认,吸了口气,“既然如此,这些谣言要怎么处理?现者如今已经成了汉口人心中的一面旗帜,如果旗帜不稳,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谢颜毫不着急,还有心情问其他问题,“管兄方才对现者评价颇高,难道没有感到幻灭?”

  “我能猜你就是现者,自然在那之前就认可你的能力。”管成说到这里,明白了谢颜话里的意思,“可是,我是因为与你共事许久,了解你的为人和能力,才认可你就是现者,对没有机会深入接触你的人来说,接受现者是一个之前没有多少学名的少年可不容易。”

  谢颜在汉口出名吗?出名的。

  白落秋的徒弟、现者剧院的老板,一众留洋学生的好友、传闻中温家的准女婿……随便挑出一条,都能够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但这些名声,要么是金钱相关,要么是地位相关,没有一个是学问相关,人们把他当做现者先生的代言人看的时候,还能感叹一句年轻有为,把他当现者先生看,估计要么不信,要么直接怀疑这个年轻的现者到底有几分能耐了。

  正如管成所说,现者如今已经成了汉口百姓心中的一面旗帜。他学识渊博,目光深远,能把深刻的道理融入有趣的故事中,为大家指引方向。

  无论是不畏惧洋人、找回自信;还是重视学习,破除迷信;亦或是拓展眼界,沟通交流……现者在一部部作品中所传达的理念,已经成了汉口的华夏人心中的圭臬,甚至渐渐向其他地区扩散。

  这份信任、尊敬与推崇,一旦被动摇和破坏,受到打击的不只是现者与现者剧院,还有那些好不容易在百姓们心中扎根的理念。

  幕后下手之人,实在是精明。

  与管成的焦急不同,谢颜依旧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谢老板……小谢先生,难道你不担心吗?”

  “担心啊,但再担心,也改变不了事实,不是吗?”

  “可……”管成突然想起来,如果谢颜就是现者,那么他所能接触到的信息,不知比自己多了多少。他都能听到风声,谢颜应该早就知晓了前因后果,并且做好了准备。

  “将我的身份泄露出去的人,叫周三,我曾经打过工的运来茶楼的伙计,与我有些旧怨。周三的生母一直为日本人办事,最近这些谣言,应该是出于他们的手笔。”

  当初把周三当鱼饵放出去引起洋人内讧时,谢颜已经料想到了现者身份暴露的事情,但还是这么做了。

  现者不可能也没必要一直隐姓埋名,与其让风险一直存在,不如转守为攻,一举解决掉这件事。

  “管兄,你方才说,现者成了汉口百姓心中的一面旗帜,但我并不希望,可以引导百姓思维理念的,是这样一幅个人身份鲜明的旗帜。”

  “小谢先生这是何意?”

  “现者只是一个凡人,我也只是一个凡人。如果有一天,我犯了错,可人们依旧对我的错误深信不疑,会发生什么?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这个世界,已经习惯了我的引导的百姓,又将何去何从?”

  管成明白了谢颜的意思,“你想将现者拉下神坛。”

  “知识和理念是自己判断领悟的,不是盲从别人模仿来的。我希望大家接受现者的想法,是因为现者说的那件事是对的,而不是因为他是现者。”

  管成沉默许久,起身冲谢颜拱手道,“小谢先生,我服了。”

  佩服的不只是谢颜的能力,还有那份毫不在乎名利的豁达心胸。

  “既然小谢先生早有准备,我可以冒昧问一下,您打算怎么既解决谣言,又在不承受太大损失的情况下,把现者拉下神坛呢?”

  “你记得前不久在现者剧院举办的特别说书会吗?”

  “当然记得!那三场我都参加了,登报的各种言论也是我亲手选取审核的。出版社最近收到了很多建议信,希望可以重启说书会,但因为剧院那边一直没消息,我们还没有回复。”

  谢颜点头,“说书会确实很成功,其实比起说书,它更像是一种交流会,第一次选择在剧院举办,是看中了顺先生的串场能力和现者剧院的号召力,现在说书会已经小有名气,以后就不用继续占剧院的地方了。”

  “小谢先生打算继续举办交流会?”

  “这么好的形式,当然要传承下去。”谢颜笑着点头,“新地方我已经选好了,我打算带你去看的出版社选址,也在那一带。”

  管成没想到居然能绕回自己最早来这里的目的上,“在哪里?”

  “跑马场。”

  “跑马场?”管成吸了口凉气。

  “嗯,巡阅前些日子收缴了一批日本人在跑马场的商铺,交给我处理。那片地方虽然以前是城郊,现在却十分繁华,三教九流汇聚于此,很适合开交流会。”

  “跑马场……日本人……”管成皱眉,“那里虽不是租界,却胜似租界,华夏人在那里势单力薄,被排挤到只有一些风月场所开了下来,出版社定址在那里,恐怕不好立足。”

  “正因为不好立足,才让出版社和交流会先过去。”谢颜当然有自己的道理,“其他生意都可能被洋人下黑手,或者抢客源,或者断供货渠道,或者找人闹事,只有交流会是独一份的生意,不用进货,客源更是想抢也抢不走,至于闹事……”

  “以交流会的火热程度,开始营业后估计会门庭若市,我再配一些在温家训练过的伙计看守,到时候闹事的人过来,到底是他们来闹事,还是我们拿他们当活靶子和现成的分析□□对象,还说不准呢。”

  管成看着谢颜笑眯眯的表情,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了那些来闹事的洋人悲惨的未来,不过,他喜欢。

  “出版社和交流会开在一起,是为了方便记录内容,择优发表吗?”

  “这只是其一,跑马场里的洋人很多,也有一些洋人出版社,把出版社放在那里,收集其他国家的最新研究时可以更方便一些。”

  随着民智月刊做大做强,谢颜可以预见洋人会采取各种方式遏制它的发展,其中就包括封锁稿件来源,所以,在这之前先打通多种渠道至关重要。

  管成在谢颜的提醒下想到这种可能,面色一凛,“我们会努力让民智月刊越办越好的。”

  “我相信大家。”谢颜笑了,“交流会的开场,就由现者来好了。日本人为我造了这么大的势,不物尽其用也太可惜了。”

  不是质疑现者的能力,诋毁现者的身份吗?那就让现者站在阳光下,站在讲台上,直面所有的探查与怀疑好了!

  到时候,不需要谢颜辩解什么,大家自然能得出自己结论。

  而借着现者公布真实身份这一噱头,新的交流会的盛况,恐怕会超过上一次,达到巅峰。

  洋人们知道辛辛苦苦谋划了半天,最后还是为现者做了嫁衣,不知会不会气到吐血?

  谢颜不关心,就算田中薰当着他的面吐血,他也最多口头表达一下关切,气死人的那种表达。

  ……

  茶楼谈过话,谢颜带着管成去了跑马场,方巡阅的人带他们转了几间比较合适的店铺。

  日本人在跑马场经营多年,不知赚了多少钱,店铺的搭建和装修非常讲究,很多都是小楼,里面的家具都没搬完,就便宜了方庆明。

  谢颜和管成商量之后,最后选了一处三层洋楼作为新选址,出版社位于第三层,第一二层则用来举办交流会。

  至于交流会,谢颜打算将其做成集交流、学习、思考于一体的形式。

  洋楼的一二层除了座椅外,还会放很多书架,摆上各国各界的书籍,人们交纳保证金即可进入,书籍免费阅读,每天有时限,损坏书籍需要赔偿,若无损坏离开时可以取回保证金。

  一楼的座椅做成大讲堂的样式,每周固定举办两次大型交流会,主办方会定一个主题提前公布,并邀请合适的嘉宾前来讲解自己的看法。二楼的座椅则用分散在书架间,提供免费的纸笔,供需要安静思考的人使用。

  方庆明的人等在楼下,谢颜伸手为管成比划这里未来的模样,管成眼中的光越来越亮。

  “可惜……”

  “可惜?”

  “可惜这么好的地方,却只有小小一隅能为我们所用。”

  谢颜走到窗边,向外看去,这座洋楼左边是英国人开的银行,右边是法国人开的服装店,前方触目所及,全是洋文的招牌。

  一座小小的洋楼,在万国跑马场中,显得那么渺小。

  “这小小的一隅,是我们的种子。”

  “种子?”

  谢颜指着窗外,将目光所及的建筑画了一个圈,“未来这些地方,会开满华夏人自己的商铺;未来的我们,会把这颗弱小的种子,培育成参天大树。那个未来,不会太远。”

  “管兄,你相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