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玄幻奇幻>幽灵书生>第二百八十六章 三人易容来到了西门药店
    “我是骗人,我是言而无信,我是反复无常。可我这个样子全是封沥害的,全是封沥害的!如果没有封沥的陷害,如果我还是少教主,我会偷偷摸摸,作贼一样在山沟里乱转吗?我会让那两个和尚、道上追到了山顶上吗?我会……我会突然间什么也没有了吗?没有爷爷,没有叔父,没有老管家,没有第一楼,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杀,谁见了我就想杀我!我本来可以很容易地帮你找到母亲,我本来可以让江湖上的人谁也不敢动红罗伞一根指头。可我……可我到现在还没让你找到母亲,我还……还只能让一个死人死不瞑目,我不仅骗了你这活着的,连死人都骗了,封沥还害得……害得……”郑弘扬说到这里陡然停住了话头。

    他本来要说、封沥还害得封渟成了我的仇人。

    不,封渟不是我的仇人,我的仇人只是封沥,只是封沥!郑弘扬在心里对自已说着。

    “骗我,你说的这些话全是骗我的,你只想去见到封……封小姐!”小蘋眼圈红红,声音哽咽。

    她耳边又响起了郑弘扬在睡梦中呼唤封渟的声音。

    “见到封小姐?”郑弘扬缓缓摇了摇头:“我不想再见到她。”

    他明白自已无法忘掉封渟。

    但他更明白自己一定要杀了封沥的,而他杀了封沥,又怎能和封渟相见?

    “公子,别去临洮城吧,我求你,别去。你就算杀了封沥,也得不到你已失去的一切。”小蘋抓住了郑弘扬的手,满脸哀求之色。

    “我不是要得到我失去的一切,我只是要明白一件事——封沥为什么要陷害我!”郑弘扬摔脱了小蘋的手。

    “公子,是不是那——那个封沥又要害你,派这个人来骗你。”小红忽然道。

   郑弘扬的目光望向了远处的山崖。

    那山崖顶上生满了野草,崖顶上还躺着一个人。

    “这个人不是封沥的手下,他也不敢骗我。”郑弘扬渐渐平静了下来。

    绝不能动匹夫之怒,绝不能!这个声音代替了他心中的狂吼声。

    “公子,那封沥很厉……厉害的呀。”小红小心翼翼地说着。

    郑弘扬冷笑了:“他当然厉害,否则,他怎么连朱雀星主都擒下了。但他现在受了伤,已不是我的对手。”

    “你是天下闻名的……的高手,现在去找封沥,别人会说你是趁人之危。”小蘋企图以激将法阻止郑弘扬的行动。

    “我又不是和封沥比武赌胜,难道还要讲究什么规矩不成?不错,我现在是趁人之危。可我只会借这个机会知道我想知道的事情,我不会现在就杀了封沥的。我将来会和封沥公平地了结一切的。”郑弘扬既是在回答着小蘋,又是在对自已说服着。

    趁人之危四个字他听起来太刺耳了,脸都有些发热。

    “公子,你这样去不行的,封沥的手下肯定有许多探子。万一那些探子在城外发现了你,封沥就会躲起来,让你找不到他。”小红走近郑弘扬说道。

    郑弘扬皱起了眉头:“这倒是一个我没有想到的问题。”

    “我跟着主人的日子最长,年龄在姐妹中又最大。现在……现在公子就是我的主人,我应该为公子分忧的。公子先和小蘋姐姐等在这里,我去临洮城再打探一下,回来告诉你城中的虚实,公子再去也不迟。”小红鼓起勇气说着。

    郑弘扬大感意外:“你会这么想?我,我真感谢你。可我不是你的主人,我们都是一样沦落在天涯的同命人。我决不会让你去城中打探,你不能再受到任何人的伤害。”

    小红喉头一热:“我怎么配和公子……我会很小心的,不会让人伤害我。”

    “那也不行。”郑弘扬摆了摆头。

    “那我就和公子一起到临洮城去,我虽没什么本领,可至少能让公子多一双眼睛,多一双耳朵。”小红说着,取下了背上的红色褡裢。

    那褡裢缝制得很巧妙,几乎和小红背上的红衣深为一体。

    褡裢分成两部分,上部分放着小红伞,那小红伞闭着的时候竟似纸一样薄。

    “这怎么行,你跟着我太危险。”郑弘扬有些着急地说道。

    “公子刚才说过的,我们都……都是同命人,公子到那里去,我们就跟到那里去。”小红说着,望了一眼小蘋。

    小蘋咬了咬牙:“除了公子点上我的穴道,否则,别想把我留在这儿。”

    郑弘扬望望小蘋,又望望小红,想说什么,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小红从褡裢的下部取出一些小盒:“我和小蘋姐姐装成两个书僮跟着公子,公子也……也可变得年龄大一些。”

    郑弘扬长叹了一声:“唉!把你们两个单独放在这儿,我也实在放不下心。也罢,你们就跟着我去一趟临洮城吧。”

    小蘋立刻破啼为笑,扑到郑弘扬怀中:“我就知道公子决不会抛下我不管的。”

    郑弘扬轻轻推开小蘋,走到小红跟前:“你怎样能使得我的年龄大一些呢?”

    小红笑着旋开了一个小盒——

    那盒中居然装着好多胡须,有黑的、白的、灰的,还有些红色的胡须。

    郑弘扬忍不住也笑了。

    小蘋却是恨恨地一跺脚。

  二

    风渐渐地停了,可天上的云层还是厚厚地堆着。

    虽说已到了正午时分,但临洮城内仍然是一片昏暗的景象。

    城内的街上也没有几个人,大部分店铺都是紧紧地闭着门,没有一丝声息。

    两个轿夫抬着一乘小轿从南门走进了临洮城。轿前走着一个生满了络腮胡须,身穿青袍的中年人,轿后紧跟着一个身穿蓝衫的书僮。

    “前年我来这里,市面上还是很热闹的,怎么现在竟是这样冷清?”那中年人边走边问着轿夫。

    “回客官爷的话,今年是个大荒年啊。城内十停人倒有七停人逃荒去了,剩下的人也是活一日算一日的,这市面又怎么热闹得起来呢?”

    “哦,是这样。那这几天城里没什么人来吧?”

    “好像昨夜有一群人提刀弄棍的,在城内闹得翻天覆地。”

    中年人点了点头,没有再问,只是加快了脚步。

    很快,小轿就来到了一个十字街口上。

    街口上有一间门面高大的药铺,门上悬着一块横匾,上书“赵万堂”三个字。

    在可那药铺的门却紧关着,而药铺对面一个小面馆的门倒是大开着。面馆内放着三张桌子,两张桌子挤满了人,只有一张桌子空着。

    中年人让小轿停下来,从轿内扶出了一个年轻女子。

    那女子低垂着头,身子歪靠在中年人的胳膊上,似乎正害着大病一般。

    蓝衫书僮取出一串铜钱,打发走两个轿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