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暴戾太子总在装可怜>第260章 好死不如赖活着
  宴翎面无表情地站立在一旁,在洪熙帝投来视线时,微微颔首。

  自秋猎之后,锦衣卫一直在国师府严密看守怀虚道长,文岳霖和六皇子都没能派人突破防线。

  别的不提,祈明坛这件事,不可能是他的手笔。

  “行了,好好收拾下,明日上朝。”洪熙帝一寸一寸地审视着怀虚道长的表情,确定他至今不知道自己中毒了。

  怀虚道长千恩万谢,还不忘给洪熙帝画一个饼:“谢陛下宽宏大量,贫道早已洗心革面,一心向道。”

  “假以时日,贫道必定能研究出长生之道,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去吧。”洪熙帝不耐烦地一摆手,懒得再听。

  一个装神弄鬼的江湖道士,也配提长生?要不是暂且还有些用处,洪熙帝早就连他带文岳霖,一起剐了泄愤。

  怀虚道长叩谢后退下,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不死,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跟着锦衣卫七弯八拐地到了一处院子,怀虚道长识趣地一句不问,让吃什么是什么,老实的不能再老实。

  等锦衣卫离开后,怀虚道长直接一个昏迷:再不睡,他真的要暴毙而亡了。

  因此,怀虚道长也错过了隔壁院子的喧闹嘈杂。

  褚承安从醒来后,就只短暂接触过顾贵妃,话都没说一句,就被锦衣卫带走,软禁在一个陌生的屋子里。

  无论褚承安怎么威逼利诱伺候的宫女太监,都无法离开,甚至连假装自杀都没用。

  当一名皇子的生命都不能引起重视时,也就走到了尽头。

  褚承安甚至有些茫然,他没有忘记被禁军打晕前发生的事,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之事。

  他身为堂堂三皇子,骂一骂太子,吼一下顾相,有什么大不了的?

  就算按照大周律法,因言获罪也有个章程,怎么就莫名其妙沦落到这种地步?

  很快,锦衣卫又将褚承安转移了地方,不是哪个冷宫或天牢,而是洪熙帝的太极殿。

  当然,褚承安依旧见不到任何人,也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

  他唯一获得的,是一天三次的放风机会。有时候是宴翎,有时候是盛千户,带着褚承安在太极殿和金銮殿之间转两圈。

  褚承安再一次绝食晕倒后,洪熙帝松口,终于让顾贵妃来探望他。

  这儿子废是废了,但洪熙帝也不能坐视顾相带着麾下的文臣学子,彻底转投太子党。

  那还不如扶持老三这个扶不上墙的阿斗。

  “安儿,你受苦了。”顾贵妃像是一夜之间老了十岁,清贵冷艳的气质荡然无存,脸上只有怨恨和委屈。

  “母妃没想到,你外祖父会这么狠心。”

  “是我对外祖父不敬在先,”褚承安经历了这几天的痛苦绝望,反而成熟了许多,“母妃,到底发生了什么?”

  顾贵妃抹了一把眼泪,哽咽道:“我可怜的安儿,外面变天了。”

  大致了解了情况后,褚承安沉默了很久,直到顾贵妃又开始落泪,才出声安慰:“母妃别怕,儿臣还活着,就没到一败涂地的时候。”

  顾贵妃连声应是,虽然不知道失去顾氏的支持后,还能该怎么办。但现在儿子是她唯一的依靠,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快到先皇后忌日了。”褚承安的眼底逐渐浮现疯狂之色,“母妃,想办法见一面皇祖母。”

  “那份礼物,是时候送出去了。”

  顾贵妃猜到褚承安在说什么,心底发寒,却也别无选择。

  自从李侍郎当朝发病,怀虚道长重归原位后,大朝会表面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除了上一休一的宁远郡主,和格外英明神武的洪熙帝。

  穆歆在祈明坛救驾有功,换了一身太医院的官袍,稳稳地站在太子正对面。

  礼部死了一个范尚书,废了一个李侍郎,硕果仅存的程侍郎称病不出,再没人敢痛斥女子上朝于理不合。

  而御史这边,在罗绍的沉默下,也无人指摘穆歆的站位有问题。

  不管发生了多少事,洪熙帝的生辰都已经过去了。在送五皇子前往江南赈灾后,所有人都进入了春节前的懈怠期。

  天大的事,都等过完年再说。

  宁远郡主提出要在祈明坛义诊施粥,太子殿下鼎力支持,洪熙帝欣然应允,默契得亲如一家人。

  满朝文武毫无异议,合格的大臣,就是在该沉默的时候沉默,该懂事的时候懂事。

  各国使者纷纷告辞,动作快些,还能在除夕前,与家人团聚。

  朝堂内再无大事发生,市井百姓也都闲了下来,不管有什么抱负理想,都等着来年再说。

  身体上懈怠了,精神上就格外有空闲,京中各种流言甚嚣尘上,极为热闹。

  不过要说最惹人非议的,当属北蛮宰相杀害亲生儿女这一传言。

  当初北蛮十一皇子被杀一案,闹得沸沸扬扬,最终凶手被拓跋蓁当堂指认,是北蛮宰相的第九子。

  而拓跋蓁的累累恶行,也有不少人还记得,杀害穆府二小姐后取而代之,行刺太后,又在秋猎时伏击长公主。

  最重要的,拓跋蓁还是拓跋宗的第十三女。

  没想到一夜之间,这两名被关押在大理寺的北蛮凶犯,居然都死了。

  要说不是拓跋宗想过杀人灭口,三岁小孩都不信。

  “我大舅岳父的表婶有个娘家侄子在大理寺当差,说昨天劫狱杀人的那群人,是受北蛮宰相的指使。”

  “不是他还能是谁,我们大周人可不会去救行刺太后娘娘的北蛮刺客!”

  “虽说罪有应得,但北蛮罔顾人伦,实在有些可怕。”

  “虎毒尚且不食子,怎么下得了手哦。”

  “要不说蛮夷就是蛮夷。”

  拓跋宗戴着帷帽乔装坐在茶楼大堂里,被周边的议论声气的胸口剧烈起伏。

  “主子,属下查到了。”莫昆脸色凝重,凑过来汇报道。

  这次足足花了五天才查出来,远超出拓跋宗给出的期限,但莫昆的确尽全力了,实在是遭遇的阻力太多,人手又不断的折损。

  莫昆亲自跟踪了慕容离、褚承佑、董烨然这些跟北蛮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人,都没发生异常。

  最终才发现,是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

  “谁?”

  “楼兰。”

  拓跋宗眸光骤冷,站起身:“回去说。再出错,你就永远留在京城吧。”

  然而等拓跋宗带人前往拜访楼兰公主时,却得知善雅公主因为治病需要的一味药,只在西域生长,一早就出发回楼兰了。

  “西域第一美人果然名不虚传,跟我们的镇国公世子,还是很相配的嘛。”

  收了三个月租金,却不到一月就回收屋子,屋主跟白捡了钱一样开心。大妈对楼兰人赞不绝口,有问必答。

  莫昆没花多少力气,就把这几日楼兰使团的动向了解得一清二楚,穆歆来过一趟,林清焰来过两趟,大理寺和四方馆都分别派人来了几趟。

  昨日善雅公主进宫请辞,洪熙帝送了一堆回礼和珍贵药材,让她带回楼兰。

  “头发长见识短,胡说什么呢?”

  “世子未来是要继承爵位当镇国公的,怎么能去当楼兰的驸马?”

  本来还喜滋滋的老大爷,看拓跋宗脸色逐渐变得铁青,生怕是哪家看让林世子当乘龙快婿的大人。扯了一把老伴儿,就借口有事走了。

  拓跋宗声音阴沉:“追,问个清楚。”

  莫昆立即带人快马加鞭出城,总算运气好了一回,在京郊赶上了楼兰使团的队伍。

  只是除了善雅公主外,在场还有许多出乎意料的人,让莫昆瞬间警觉。

  摆手让手下们隐蔽到道路两侧,莫昆独自潜行到驿站旁窥伺:玉清公主,镇国公世子以及宁远郡主,为什么会来送楼兰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