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走进婚姻登记处,这是一间位于老旧楼房里的很小一间办公室。

  除了向阳的位置外,没有一丝政府办公室应有的装饰。

  他们走进去的时候,昏暗的房间里只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靠在办公桌上昏昏欲睡。

  听到他们进来的声音,马小丽一下子从桌子上抬起头,赶紧擦擦嘴角的口水。

  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你好同志,是过来领结婚证吗?”她起身欢迎道。

  等睡意消失,她看清他们的外貌,心里忍不住赞叹一声,好一对郎才女貌。

  “是的,麻烦同志帮忙办理。”张少钦带着钟渺渺进来,两人肩并肩走着来到她面前。

  钟渺渺好奇的打量着婚姻登记处的布置。

  正中间的墙上悬挂着主席的照片,两边墙上写着各种语录。

  很有这个时代的特色。

  马小丽听到他们确是来领证,面色笑容更加灿烂,询问道:“资料都准备好了吧?”

  张少钦从口袋里拿出来他们的资料递给她。

  “都齐了。”

  他在过来领结婚证前,早就做过功课,哪些需要带,哪些不需要带,他都一清二楚。

  看着他淡定的模样,马小丽上前检查他们的资料,确定无误后她拿着资料走到后面的办公桌上,拿起2本全新的结婚证。

  “两位同志,你们先坐着等一下,我把资料填写完毕就给你们办证。”

  她在桌上奋笔疾书。

  钟渺渺看着张少钦,从今天开始,她将有新的身份。

  看着工作人员低头写字,她忍不住偷偷握住张少钦的手,感受着他手心的温度。

  一边抄写信息,马小丽一边和他们聊天。

  “你们是我这个月办理的第一对领证的新人,现在大部分人都还没有领结婚证的意识。”

  写完张少钦那份后,她看了一眼钟淼淼的信息,惊讶的发现,原来这个漂亮的姑娘竟然是城里来的知青。

  怪不得他们要过来领证。

  最近一些时间,已经发生很多起知青嫁给当地农村人后,想尽办法抛夫弃子回城的事情。

  所以有很多夫妻双方中有一方或者是两方都是知青的小年轻过来领证,双方都是农民的来领证的比较少。

  当地村民,他们并不流行领结婚证,在农村摆过酒就当是事实婚姻了。

  以至于她这个办理结婚证的干部,每天闲的要死,也可以说她的这份工作是个肥差,事少工资多,要不是她家里有点能耐,这活还轮不上她。

  再次检查过填写的资料无误后,她把资料交给这对新人,嘱咐道:“你们再检查一下,看有没有错误的地方。”

  钟渺渺和张少钦双手接过结婚证,手中这个红色的小本本还没有手板宽。

  颜色看起来格外喜气洋洋,封面是主席头像,里面是主席语录和结婚人的具体信息。

  钟渺渺打开结婚证核对信息无误后,把它还给中年妇女。

  “同志你好,我的那份没有问题。”

  张少钦也把证件给她,“我的也没有问题。”

  马小丽收回2本结婚证,从抽屉里拿出红色钢印,郑重的盖上。

  然后熟练的把两人的提供的资料收到抽屉里。

  他们县里每个月都要统计结婚登记的人数,马小丽差不多每个月登记上交一次数据。

  她把手中的结婚证交给钟渺渺他们,“结婚证办好了。”

  钟渺渺看着盖着钢印的结婚证,她有点懵,这么快就好了。

  “我们不用拍照片吗?”

  她眼中疑惑,结婚证上不是都有照片吗?

  为啥她们的没有。

  张少钦看着她解释道:“可能是地方不一样,我们这边结婚证都是没有贴照片的,如果你喜欢,我们今天正好可以拍一张合照留作纪念。”

  他看着天上的日头,今天时间应该还来得及。

  “我们去拍照吧,结婚总该有个纪念。”她在他面前转了一个圈,“我现在这番打扮可以吗?”

  “再可以不过了。”

  钟渺渺开心的笑着,“那我们就去拍照吧。”

  就在县城的火车站里,钟渺渺的父母拖着行李箱正艰难的从火车上下车。

  “老钟,早就告诉你不要带这么多东西了,你非不听,现在好了吧,拿不动了吧。”

  朱叶萍喘着粗气拖动包裹,“等一下下乡的路都是泥路,我可不帮你带。”

  真是累死她了。

  “这些是书本,是精神食粮,怎么可以不带。”钟烁反驳道,“我带的书,难道你就不看?”

  他作为一代知识分子,可以说非常看重这次的下乡,特意大包小包的背了3包书给钟渺渺,夫妻俩自己的行李只有1个口袋装的每人各三套换洗的衣服。

  “这些书,也是给渺渺看的,能增加她的学识,开拓她的视野。”

  朱叶萍道:“你不会寄过来吗?不过是晚几天到,又不要紧。”

  忍不住瞪他一眼,这真是一个没有生活经验的人。

  谁旅途上还带这么多东西,简直就是活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