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穿到女尊吃软饭>第412章 主动和被动是不一样的
  成婚一年没有孩子。

  俩人不是感情不好常不在一起,相反,一直辛勤耕耘。

  这样的情况下,一年没孩子,不怪六殿下心急。

  “我幼时常有顽疾,是不是那病,对我造成了影响?”君墨然问道。

  六皇子小时候爱生病,这是都知道的事情。而且常年发病,不然怎么能被批准去仙鹤观休养呢。

  可那病和生育之间,没什么关系吧?

  张院首作为君墨然从小的主治医师,她很清楚六殿下的病,和生孩子没什么关系。

  如果那时候君墨然被带到林秀的前世,去医院检查,就会发现他小时候的病,其实是季节性花粉过敏引起的轻微哮喘。

  这样的病常见于幼儿,需要长期药物治疗。随着年龄增大,抵抗力的增强,慢慢就会好。

  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了常见病症,吃药治疗一点事儿都没有。

  但在古代,很要命。

  尤其是过分讲究的皇宫里,到处是香薰香粉,小时候的君墨然只有躲进朴素的道观,住在山上才能幸免于难。

  君墨然对自己的病有些耿耿于怀,认为自己现在不生,可能就是那时候生病影响了身子。

  “殿下大可放心。殿下幼时的病,并不影响要子嗣。”张院首肯定道。

  “那为何本宫迟迟不生?”

  这······

  明明很健康,以前也没发生过什么落水伤了身子之类的事情,为何不生?

  张院首水平再高,也比不上医院里的b超x光,有一些只有用仪器检查才能查出来的病,她是看不出来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院首只能用两个字来解决——“养”和“等”。

  “殿下放宽心态,说不定只是时候未到。很多婚后一两年才生的,也有不少。

  我暂且给殿下开些调养身子的药,殿下安心养养身子,说不定很快就会有喜。”

  婚后一两年才生的,也有不少。

  这话,和林秀说的简直一模一样。

  可是君墨然知道,这只是一种安慰罢了。

  那种婚后一两年才生的,要么是不常在一起,要么就是夫郎年龄小,大两年后才开始生。

  自己哪一条都不占。

  张院首怕是忘了自己现在已经二十一了吧?

  留下调理的药方后,张院首告辞。君墨然静静的望着她离去,心里有些阴郁。

  这些药,他会吃的。

  虽然不知道为何自己的肚子这么久了还没动静,但是主动去找原因,主动积极治疗,总要比将来真的不生时,再被动的治疗要好。

  希望有用。

  下午,林秀回到家里,满脸依旧带着止不住的笑容,一进门就忍不住的喊着:

  “墨然,这两天你一定要去报社看看!最近的稿子收的好多,什么类型的都有,真正的百家稿!”

  君墨然早已收拾好了情绪,听到林秀这么说,也颇感兴趣的凑了上来。

  “报纸坚持发广告收稿子,经过了几个月的酝酿,终于开始出效果了。

  现在,每日里收到的稿件,多的很!

  尤其是外地的,远处的文人墨客,也开始投稿子了呢!

  咦?”林秀嗅了嗅鼻子,她好像闻到了一股中药味。

  “是你熬了药?墨然,你身体不舒服?”林秀拉着君墨然,关切的问道。

  君墨然笑了笑,什么鼻子啊,这也能闻得出来。

  “是我,来了亲戚,太医给我开了调理的药。”君墨然淡定的说道。

  有亲戚来?

  林秀顿了顿,才想起这个“亲戚”是什么意思。

  大名鼎鼎的大姨爹啊!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之男版。

  “哦,是该好好调理一下。”林秀深有体会。

  这东西,有不少人来了后肚子疼的要命,即便是那些不肚子疼的,也常常伴有各种腰酸乏力,腹部有坠胀感等。

  谁来谁知道,反正不舒服。

  还好,太医们擅长中药,能开各种小药方,比前世里的红糖水和各种姜糖膏之类的给力多了。

  而且,闻起来,虽然有中药味,但是又透着一股子香甜,林秀都想来一碗。

  “哎,我倒想起来了。你说报纸上要是公布一下这些小药方,行不行?

  说不定不少男子就会收藏了去,学会照顾好自己呢!”林秀忽然灵机一动,提议道。

  “这能行吗?”君墨然惊讶。

  一来是张院首她们会不会认为,是泄露了她们的拿手秘方?

  二来,在报纸上刊登药方,可以吗?

  行不行的,先试试。林秀觉得如果可以的话,这倒是能惠及天下的男同胞了。

  林秀找了张院首,说了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张院首考虑了一番后,欣然同意了。

  “太医也是医,天下的医者都以悬壶救世为己任,医一人是医,医万人更是医。

  倘若老朽公布了几个方子,能解决天下不少人的困扰的话,那老朽为医者,也就值了。”

  “方子要是公布了,您不会担心别人学了去吗?听说,当大夫的,都有自己的秘方不外传。”

  “咳!那种秘方都是指治疗大病的方子,而且根据患者的不同,还要增减药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没有绝对固定的方子。

  这些调理用的方子,在太医院,也都是公开的。

  想要金饭碗,靠的是自己的技术,而不是捂着几个方子。

  若是医者怕别人抢了饭碗,都遮着掩着不交流,那医术就要凋零喽!”

  张院首的这番话,让林秀颇为感动。

  何止医学,任何学科,如果都能这样敞开互相交流,不断进步,何愁不会突破?

  知识,越传播越多。

  张院首同意了,那就好办了。

  林秀真的在报纸上开辟了一个小小的健康知识板块。

  第一期,就有张院首奉上的大姨爹期间的调理知识。

  张院首根据自己的方子,略作了修改。

  毕竟给皇子开的,用的都是名贵药材。方子可以提供,可是这样的方子大家学了去能有几个用的?

  张院首略微的讲了下葵水期间引起不适的几个重要原因,然后开了三种方子。

  有特别简单的,老百姓都能喝的起的;也有复杂些,加了点药材的;当然,还有高阶版本的,有钱人喜欢的那种。

  还附上了说明,这只是调理用的,不等同于药物。倘若是病了的,还得去看大夫治病。

  那期报纸发行后,出乎意料的很快就脱销了。

  应群众们的强烈要求,又加印了两万多份。

  一开始,林秀以为是那期报纸选的文章好。

  毕竟翰林院大学士又上新了。她的一篇某某赋确实不俗,听说引得不少文人墨客争相购买,连书院里的学子们也纷纷眷抄。

  卫龙将军的连载故事也讲到了精妙之处,那期刊登的正好是个故事的小高·潮。看書喇

  吏部给供的稿子也活了一把。看書溂

  之前打算的是让吏部宣传一下好官的故事,没想到吏部举一反三,不但供应好官的故事,还提供坏官的故事,惊醒后人。

  令林秀没想到的是,那些坏官遭了报应,被抄家灭族的故事,更受人欢迎。

  正好那期刊登了这么一个例子。

  报社的主编顺势提出,让刑部,还有各地衙门里办案的,提供点办案的故事。

  借一些案件的故事,警示后人,顺便普法。

  《法治在线》、《重案组》、《当日说法》这些新栏目,即将上线。

  这些,大概都是报纸卖脱销,需要加印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