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穿到女尊吃软饭>第24章 白真真的嫁妆
  “真真啊,你从小就在家里,跟着私塾先生读书认字,这是爹爹当年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这个世界,流传着“男子无才便是德”的习俗,男子既然依附女子,又不能科举,不抛头露面,所以大部分人家的男孩子,都不读书识字。

  白丛喜虽然是个乡下的土财主,但在这点上,却有着超前的眼光。家中的两个女儿请私塾先生教课时,顺便让儿子也跟着读了书。

  所以白真真读过书,能写会算。

  “你既然有这样的好底子,就不应该浪费,走出来,多长长见识,通晓人情世态。

  这样将来的你,就不容易吃亏上当。为娘也能放心。”

  “娘!”白真真的眼睛有些发红。

  “娘亲决定,你没出嫁之前这几年,就多在府城里住着吧!当然,不是让你在这里过大少爷的生活,为了更好的锻炼你,娘亲决定把这个点心铺子拨给你,以后就完全由你来打理这个铺子,盈亏自负。”

  白丛喜的这个决定,让白真真大吃一惊。

  这个打理,好像和之前那个只摆摆样子的打理,好像不太一样。

  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日子的他,可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娘,您的意思难道是······?”

  “对,就是那种意思。以后这个铺子就完全属于你了,你就是这个铺子的大东家了,伙计掌柜全归你管。

  这个铺子挣了钱,归你,亏了钱,你得兜着。

  店里出什么样的点心,怎么卖,都是你说了算,能不能挣钱,全看你的本事。”

  这一切来的太突然,白真真不知所措。

  “娘,我从没做过,我怎么会啊!”

  “哎,不要怕,万事开头难,撑过去就好了。当年你娘亲我挣第一桶金的时候,也没人教我啊,都是我靠着自己的拼劲闯出来的。

  现在你起步就有一间铺子,有现成的伙计和掌柜的,你的开局可比娘亲当年强太多了。所以,不要担心,实在有困难的时候,还可以找娘亲帮忙。

  相信娘亲,没有什么比自己独立经营更能锻炼人的了。”

  白丛喜语重心长,白真真面露苦涩。

  这件事听起来很好,可是白真真对自己有啥本事清楚的很。他从未接触过这些,比起动脑子经营店铺,他更喜欢不操心,白吃白拿店铺里的点心。

  “真真,其实这间铺子,为娘早就打算把它当成你的陪嫁,将来你成婚的时候,就带着这间铺子。”白丛喜喜滋滋的说道。

  “铺子能生钱,经营好了一铺养三代。只有有钱人家,才会有这样的陪嫁。你带着这个出嫁,婆家总会高看你一眼。

  从现在开始你就好好经营这间铺子,以后月钱就不给你了,你要逼自己一把,看看能从这铺子里挣多少钱。说不定你有经商的天赋,挣得盆满钵满,出嫁时,还能给自己攒一大笔嫁妆呢!”

  白真真眉头一皱,突然觉得事情不简单。

  娘亲有个外号叫“铁母鸡”,因为爱财又吝啬,身为有钱人却从不花天酒地,那钱,一文文抠的紧。

  刚刚提到了什么自己攒嫁妆,月钱不给了·····白真真忽然悟了!

  “娘亲,您是想让我自己攒嫁妆,好省下你自己的钱是不是!”白真真突然觉得自己发现了事情的真相,“你现在,连月钱都能省了!”

  “嘿!你这个孩子别乱说,你娘我是那种人嘛!我是为了锻炼你。”

  “得了吧,您是鹤山村第一铁母鸡,以前我可没少听村里人说您抠门的事儿。现在,你又想出个馊主意,让我自己挣嫁妆,您真是抠到家了!”

  “你你你个熊孩子,竟敢这样说你娘亲!”白丛喜气的一拍桌子,“你说这话真诛心!我这是为了锻炼你,是为了你好!”

  “什么为我好,娘亲你是想省钱,呜呜呜······”

  铺子里一阵鸡飞狗跳后,白丛喜气呼呼的带着管家离去,剩下白真真还在铺子里哭。

  “少爷,少爷,您别哭了。”小厮元宝劝慰着自家少爷,

  “我觉得夫人做的挺好的,把这么个大铺子给您了,往后您能自己做主,还能挣钱,这是多好的事儿啊!”他就很羡慕。

  “好什么好!你咋听话只听一半呢!”白真真用帕子擦擦眼泪,继续伤心道:

  “你没听见娘亲说以后要自负盈亏,赔了钱我还得自己掏银子补上!”

  这样啊,好像就不那么吸引人了。

  可是元宝还是有些不明白:“那您干嘛亏啊,您盈利不就行了?”

  “你看少爷我像是会挣钱的样子吗!”白真真的眼泪又流了下来。

  “最近我从铺子里吃的比卖的都多,算算亏了不少,我已经从自个儿的月钱里掏了好几百文填补上了。这才多久就这样,将来这铺子要是归了我,还不得把我亏穷了!呜呜呜!”

  这······好像还真难办。元宝无语了。

  “呜呜,我要是能像秀姐姐那么聪明能干就好了!”

  ······

  聪明能干的林秀,最近的干劲十足。她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年前先挣上二十两。

  有了这二十两银子,年龄最大的林泽东就可以来府城的科山麓书院读书,找个先生指点下,明年参加科考,通过的机会就更大些。

  林秀在卖货之余,早已经打听了书院的情况。来这里读书,束脩和食宿,加起来一年至少十一两银子,再买些笔墨纸砚之类的消耗,供一个学生还真不少钱。

  这样的学生,家里有三个。

  林秀望了一眼自己的糖葫芦棍子,微微一笑。

  累点苦点也要供。

  侯大爷的事情绝对是一个警钟。将来她要拿出手的,可不仅仅只有糖葫芦串之类的东西,要是遇见强取豪夺的权贵,自己必须得找到个有力的依靠。

  虽说靠人不如靠己,可原主当年太浑,错过了一生中最适合学习的年纪和机会,林秀来了后,重走科举路线不太合适。

  何况就林家现在的条件,也供不起学生。

  倒不如利用古今知识差,走发家致富的道路,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天赋不错的侄女们,自己做个富家翁,背靠家族,也不错。

  希望泽东她们能不负众望,在科举的路上走的远一些,这样,她在这个世界,就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