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穿到女尊吃软饭>第66章 要发大财啦
  在林秀的心里,那锅猪油里,最珍贵的产品就是甘油。

  好想卖个好价格!

  可惜用途决定价格。

  这甘油若是加工成硝化甘油搞成军火,林秀可以立刻登上大凤国富豪排行榜;若是加工成药剂,或者用于化工行业,林秀也能富的流油。

  然鹅,这宝贝甘油,因为没有相关产业链的支持,目前只能用来做护肤品。

  好在它效果不错,墨然既然说它可以当尖货,那就保守的定在二两银子一瓶吧!

  于是,松香皂150文一块,大油蜡200文一根,甘油润肤露二两银子一瓶。

  林秀大喜:发财了发财了!

  别人可能不懂,但生产者林秀的心里却清楚的很。

  她做这么一批货,买了10斤肥肉,15文一斤,10斤肥肉炼了9斤油,成本135文,加上柴火成本,最多140文。

  皂化反应中所加入的各种石灰水、苏打粉、卤块、松香等材料,虽然有的单价不便宜,但因放的少,所有的加起来不过二两多银子。

  也就是说,这一锅猪油生产,最多耗费了三两银子的材料钱

  然鹅!

  这一锅材料生产出了8斤皂,3斤蜡,2斤甘油。

  林秀的松香皂一两一块,8斤皂80块,卖12两银子

  大油蜡烛一两一根,3斤蜡30根蜡烛,卖6两银子。

  甘油润肤露就更魔幻了。

  甘油能吸湿保持皮肤滋润,但是把纯甘油涂抹在皮肤上,反而会吸收皮肤的水分,造成肌肤缺水。

  所以,用做护肤品的甘油里得加水,甘油的含量最多20%。

  林秀做了简易蒸馏器,收集了纯净水,两斤甘油兑了八斤水。甘油润肤露一瓶二两,这一锅得了50瓶甘油润肤露,一瓶2两银子。

  所以,林秀的这一锅货,投了3两银子的材料钱,能出118两银子的货。

  这样的暴利,在大凤国,也就只有抢钱能比的过了。

  发财了,发财了,这次是真的发财了!

  果然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

  之前卖糖葫芦山楂糕,虽从未被超越,但一直被模仿。

  后来卖饼干,因为烤炉的原因,暂时别人做不出来。但是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总有一天会有人悟了制作技巧,从而取而代之。

  只有这猪油三件套,只要自己不卖技术,别人就是想破天,也做不出来。

  这就叫技术垄断!

  有了卖价,林秀又和君墨然商讨了一下双方怎么个合作法,如何供货,如何分成。

  讲真,林秀真不善于弄这些东西,好在墨然十分好说话,又是一个有多少要多少,说多少钱就多少钱的主。弄得林秀都不好意思了。

  反正,林秀也不会让墨然吃亏的,毕竟人家给提供这么好的店,人力物力的都由人家来出。

  谈成了生意,确定自己即将暴富的林秀,雄赳赳气昂昂的赶回了家。

  她要扩大生产线,对猪油三件套进行批量式生产。

  这么好的东西,放在解忧杂货铺里一亮相,想必前来买货的人会络绎不绝。

  不够卖了可怎么办!

  顾客抢破头可怎么办!

  林秀已经开始脑补铺子里人潮汹涌,墨然被迫维持秩序的画面了。

  所以,加大生产是必须的!

  只是,现在买地盖厂房是来不及的,钱攒攒够了,合适的地址却没有。那就只能等等看,还要让爹娘没事的时候,打听打听哪里有合适的地。

  厨房已经被饼干的加工制作占领了,林秀要在家中生产猪油三件套,就得另寻个屋子。

  找来找去,只能从西厢房里抠出一间来先用用。

  西厢房最南边的那间屋子被征用了,原本年龄相仿的泽西和泽圆一起住在那里。现在,她俩要被分配到别的屋子里去。

  林家人口多,住的挺挤。

  北边一趟三间房,中间的是堂屋,东屋住着林姥姥,西屋是林母林父。

  前面两排厢房。东厢房里,一间住着大姐大姐夫和年幼的泽南,一间住着林秀和泽东。

  西厢房里,一间住着二姐二姐夫和年幼的泽方,一间住着哥哥林晚宁,最南边的一间住着泽西和泽圆。

  现在,泽西和泽圆都要睡到林秀的那间屋里,本来林秀和泽东在一起就够挤了,又来俩人怎么办?

  关键时刻,林秀又出马了。

  高情商: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设计高低床。

  低情商:她照搬了学生宿舍里的高低床。

  就是那种上下铺各一米二宽,床脚由四根粗壮的柱子支撑着,既能连接起上下铺,又能保证安全,旁边还有做成大抽屉的台阶,能踩着上床,又能储物,十分节省空间的高低床。

  这样,原本的那间屋子里摆上两套这样的高低床,林秀和三个侄女就完全都住的下了。

  当然,林秀在每张床靠的墙上,安排了储物格,孩子们可以放些书本或者小装饰。屋里两个床之间,还安排了一张特别长的书桌,可以同时供四个人使用。

  前世里的学生宿舍味就出来了。

  这床,是让二姐找了木匠加急赶制的,先做出两个,让孩子们用上。又单独做了一个,放在二姐的屋子里。

  等二姐父生了孩子,就让二姐和泽方睡到高低床上,二姐夫带着小宝宝睡一张床,方便照看孩子,大家还都不拥挤。

  这高低床一出,不但林家人觉得稀罕,那来帮忙做家具的木匠也惊奇的不得了。

  “这法子可太好了!这样的床不占地方,能多睡人,要是以后都用这种床,家里就不那么挤了。”老木匠摸着做好的床,激动的说着。

  村里几乎家家人都不少,老百姓家孩子多,房子又没那么大,全家人挤在一起,确实不得劲。

  有了这样的床,可以很大的缓解睡觉的压力,老木匠心眼明亮,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床的好处。

  “这是上下各睡一个人的,要是做宽点,上下就能睡四个人。嗯,宽的得多加几根木料,才能撑住更牢稳······”

  老木匠喃喃自语着,已经开始根据这张床,设计能睡更多人的床了。

  就说吧,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很多人都善于思考,举一反三,自己摸索尝试着仿制,甚至不断创新。

  林秀很喜欢这样。

  这样社会才会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