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汉起>第802章 约法三章
  幽州一战,袁谭败逃并州,阎柔、鲜于辅等投降反戈,袁绍主力萎靡于拒马河、泒水之南。曾经占据大半个幽州的袁氏,如今只剩涿郡南部苟延残喘。

  安东光复右北平、渔阳全境,连取广阳、上谷、代郡,将战线推到涿郡中北部

  这场胜利可谓空前而不绝后,意义极为重大

  从此幽州复定于一,鲜于辅、阎柔等有二心之幽州人,再难有反复之举

  从此打破了袁绍自黄巾之乱开始,谋划实施超过十五年的循光武旧事之企图

  意味着刘备讨伐袁绍,由之前的地理上不利的北伐、西征,增加了自幽州南下之重大选项。作为一名穿越者,刘备可是清楚得很,自古以南伐北有多困难

  还意味着从此安东收拾旧山河,兑现将士衣锦还乡、共富贵之誓言

  自何进死,袁绍、董卓相继为乱雒阳,刘备初阻诸侯于荥阳、继牧幽州始,数以万计的幽州将士陆续离开故里追随刘备,已十年。

  十年间幽州将士参与了几乎全部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如东拓海东,南吞江东吕宋,西讨二袁曹操,北平乌桓鲜卑……幽州骑兵从来皆属于决定性的战略、战术军事力量,进则为军前锋、刺探军情,战则冲突敌阵,阵斩大将,退为合后,掩护大军。幽州将士功劳卓著,立下斩袁术等大功,功居诸州之首

  时值秋初,大小将士,载誉归乡,衣甲鲜明,刀枪闪亮,战马昂扬,围观者甚众。

  万万没想到

  迎接他们的却是断瓦残垣遍布的故里,野草遍布的荒凉集市,稀稀拉拉的庄稼……

  佝偻的老父母们,脸上遍布着岁月的痕迹,里聚中几乎不见青壮年,偶尔一见的孩童黑细矮小得令人心疼。

  从军多年的幽州将士大多立功获爵,封侯者过十,校尉都尉数十,军侯以上不计其数,最小也是个管五十人的队率。

  这些是能回来的

  约四分之一将士阵亡,无法运回,长眠在海东、青徐、吕宋、江南、中原的茫茫青山间,用另一种形式守护大汉的新地旧土。大批受伤残疾将士,无法归队,大批将士长期驻守某地已娶妻生子,他们都留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受赏土地宅院,充作基层官吏

  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间涿郡通信几乎断绝,盼来子弟归家者,莫不喜极而泣;盼来讣告者,当即委顿于地,嚎嚎大哭。

  楼桑里比涿郡其他地方更悲惨,半个里被袁氏推倒、烧毁。作为家庙、族学的祖宅,是刘备从小生活之处,如今只剩下断瓦残垣。余下少量族人、乡党,东躲西藏在西面太行山中……如今终归故土,只见房屋毁坏、田地生草、祖庙不复,莫不悲痛哭泣,诅咒痛骂袁尚

  原本期望衣锦还乡、欢乐团聚,如今却……刘备郁结在胸口,笔走长蛇,于祖宅外写下长诗:

  车辚辚,马萧萧,行伍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接,尘埃哭声上云霄

  十五从军击北鲜,年至四十南屯田

  去时里正与束发,归来坟头迎白头

  河北流血成河海,袁氏穷兵意未已

  不闻燕云粟栗地,千里万聚生荆杞

  惟愿三安汉天下,广厦千万庇人间

  “此传世之作!”一旁蔡璇见了,眼中异连连:“诗何名?”

  刘备脸上不易察觉的一红,庆幸中学没白读,抛出一个深沉的眼神:“《从军破袁归》”

  蔡璇反复朗读,不觉沉醉于其中忧国爱民之意

  周边将士听了,莫不抹泪哭泣

  此时,周边县令县长、乡里亭长,三老,父老乡亲,数百人逐渐聚拢到祖宅前广场,听得《从军破袁归》,也大多哭泣不已,俱都咒骂袁氏

  刘备欲采民风,令众人说话

  “下官愿献粮一千石、十金。”

  一县令见刘备颇对上供颇悦,谄着脸道:“大王,望能派兵数队,以助秋收。”

  刘备正要允许

  却见周边父老皆道不可,对其怒目而视

  那县令急忙道:“当前郡县当支持大军、修复道路、城墙。然,黔首不缴租税,盗匪横行治安不靖,郡县哪来钱粮?

  还请大王派出士卒安地方、助秋收,为我等做主啊!”

  几名官吏俱都言是

  忽一老妪以头抢地,哭泣道:“兵灾连年,连月服役,就是老翁老妪都难免,田野荒芜,房屋倒塌,哪有钱粮食可纳!”

  那县令道:“你休用这些冲撞大王。”

  “住嘴”蔡璇指着县令呵斥道:“没叫你说话”

  那县令不知蔡璇身份,忙道:“大王、夫人恕罪,小臣也是忧虑政务……”

  刘备挥手打断他:“蔡夫人乃三公蔡邕之女,学富五车,忠良之后。发言者需举手,经蔡夫人点名。”

  蔡璇便点了,“左边白头老翁请言”

  这老翁乃是亭长,脚有些瘸:“夫人见臣须发皆白,以为是老翁,其实臣年只四十五。”

  刘备道:“何至于此?”

  老翁道“幽州兵虽耐苦战,被袁氏驱使如犬鸡,从军者或死或残,历任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得出……”

  蔡璇又点一名妇人

  那妇人颇奇怪,抱着大女儿,却让小儿子自己坐一旁,两个孩子皆衣不遮体:“乡里常言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我丈夫、兄弟先是服役,后死于沟壑,翁婆常说生女嫁乡邻,能帮衬则个……”看書喇

  百姓群情激愤,或言袁氏重税,或言苛政猛于虎,或言子弟死于现场而无抚恤

  一面是世家豪族官府损失惨重,一面是蝇头百姓饥困潦倒。

  刘备一阵恍惚,想起前世曾经有个朋友购买了某大企业之期房,没想到号称大而不倒的巨无霸,却资金链断裂,导致房屋烂尾数年。可房贷却不得不持续缴纳。烂尾数年后,这朋友一家实在看不到完工之希望,也无法承担贷款,遂与许多购买同小区期房之人,一齐公开告知银行断供……

  何其相似也!

  只是汉末所面临之形势,又远远比前世凶险万分。前世属于有产者变无产者,而汉末之形势则是无产勉强果腹之人,被逼到了到了沦为流民、盗匪之地。

  “形势艰难,理应上下齐心,共度时艰。袁氏所命之官,但凡县长以上,立即停职审查。各级官吏,凡民怨沸腾者,皆免职。”

  刘备的声音一传出,吵闹哄哄的人们立即停下,都望过来,继而喧闹高呼,经久不歇

  那县令和周边几人顿时萎靡在地,浑身发抖。

  蔡璇鄙视地看了他一眼,心想众人皆穷,他却急忙上贡钱粮黄金。以夫君之明,他这不找死吗

  派兵助秋收、剿盗匪?

  嘿!谁是匪还不一定

  刘备却没有满足于百姓欢呼,脑中浮现出毛爷爷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暗赞一声,挥手下压br>
  数百人立即噤声,都热切地看着刘备。刘备掰着指头道:“备与父老乡亲相约,共遵三章:

  今年,世家豪族缓收租息,百姓穷困无力者缓交租息;

  三年以内,国家减租减息三成,世家豪族减租减息三成,百姓穷困无力者减交租息,以工或役代租息;看書溂

  五年以内,安东给予百姓低息贷款,富农、小地主若陷入困顿者亦可申请。”

  百姓高呼万岁,经久不绝。

  百姓的要求,如是简单。

  蔡璇知道,这就是民心所向,便是刘备立即称帝,幽州百姓也必不改其衷心。

  天下诸侯,不论董、二袁、曹操皆穷兵黩武、横征暴敛之辈,只有安东,有决心给予新复区三到五年地主减租减息、百姓交租交息政策,也只有安东,有实力给百姓低息贷款以渡时艰,也只有安东,有底气通过其他渠道补税费之不足。这天下,也只能归于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