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农门悍女:拐个美男来种田>第116章 说干就干
  路上,林小沐说起奇怪的县令,问楚晏辰是不是跟他有什么交情,他说没有,这是第二次见。

  林小沐更加好奇了,“不应该吧?我瞧着他对你好像挺客气的,你上次来不会是动手打人了吧?”

  “想什么呢?我是那种鲁莽的人吗?不过他好像确实挺客气的,大概是觉得我长得好看,赏心悦目……”

  外头赶马车的张宇忍不住干呕一声,“对不住对不住,有点晕车。”

  楚晏辰:……

  一回到家,林小沐就带着张宇去看了大河村周边的山。

  张宇指着九头山,“据说大河村的九头山不错,要不咱们就圈在那边?”

  林小沐却摇头,“先大致看一下,我需要计算一下哪座山更合适。”

  虽然九头山那边确实不错,可山太大了,要养鸡,只能圈九头山上的山包。

  离家远,又在大山上,实在不方便照管。

  她的首选目标是大河村背后的两座联排小山。

  看完场地,张宇就回去了,第二天直接送来了二百两银子。

  林小沐连夜将计划大致演练了一遍。

  根据卢新镇及卢阳县的酒楼来看,两座山的鸡,销路应该没问题。

  另外,需要计算的是,圈山的铁网、小鸡数量、以及粮食成本等。

  村里能卖的鸡,加起来一百只都不到,只能去镇上找散户预定。

  可要达到大规模的养殖,数量还不够。

  那么,小鸡仔只能自己想办法。

  现在,蘑菇的供应不用愁,每日都会有许多人拿来卖。

  林小沐便一心一意搞养鸡的事。

  丈量完看好的联排小山,林小沐就让张宇找人做铁网,又请方成找了几个男人,去山上开始搭鸡舍。

  买鸡和鸡蛋的事,请了杨兰香帮忙。

  而林小沐的任务,就是控制银子的输出与孵化小鸡。

  林小沐找村里的木匠用木料做一个长方形保温箱,箱壁中空处填满棉花。箱内做成3层木格,使蛋盘保持一定的倾斜,箱顶用棉被代替。

  在箱的两头有铁管,管口各放一盏煤油灯。通过煤油灯的调节,可以调节箱体里的温度。

  温度达到稳定值,就将杨兰香收来的鸡蛋,放进箱中,开始入孵。

  每天要检查调整温度四到六次,手工翻蛋六到八次,才能保证孵化率。

  第一次试验,林小沐用了一百个鸡蛋。

  杨兰香送蛋来,奇怪地问:“小沐,你要这么多鸡蛋干什么?容易放坏。”

  林小沐将杨兰香带进屋,看自己刚做成的人工孵化箱。

  杨兰香更加疑惑了,“用木箱子装也会烂的。”

  林小沐笑着给杨兰香解释自己的孵化设备,只要能不保持温度,是可以用箱子孵化出小鸡的。

  “这么神奇?这靠不靠谱?”用箱子孵小鸡,杨兰香还是第一次听说。

  “试试就知道了。”

  “可万一失败了,这么多鸡蛋不就废了?”想到这么多蛋会废,就让人有些心疼。

  “不要紧,多试几次,总能孵出来。”林小沐早已做了准备,创业哪有不试错的?

  林小沐养鸡的事,并没有刻意隐瞒,反正建场地需要很多人手,只要有空来的,都可以帮忙。

  因资金紧张,只能支付六十文一天的工钱。

  毕竟是在自家门口做事,就算比外面做工少几个铜板,仍然有许多人愿意来帮忙。

  一时间,林小沐感受到了什么叫花钱如流水。

  很快,到了月底。

  刘开荣知道林小沐最近很忙,便亲自来了。

  “小沐,这是这个月的分红。除了蘑菇的,还有狍子、熊掌的,都在这儿了,这是账本。”刘开荣将钱和账本一并放在桌上。

  林小沐拿起银票,瞥了一眼账本,“刘老板,据我估计,这个月的分红,应当只能有一千两左右。可我看你这上面写的,有一千三百两?”

  账目应该不对。

  刘开荣嘿嘿一笑,“果然瞒不过你。蘑菇和熊掌的分红,正算下来的确只有一千左右。另外的三百两,是给你福满楼其他分红。”

  林小沐惊了一下,完全没想到他会这么做。

  “福满楼能有今天,全靠你帮扶,除了你们的提供的那些,我将其余的收益,也分了你一些,不多,希望你不要嫌弃。若不是你,我福满楼还不知道会落魄到什么时候。”

  林小沐哑然,“刘老板,一码归一码,我只收我们应得的,另外三百两,你拿回去吧。”

  目前看来,她是挺缺钱的,不过,有张宇那个土豪在,这点钱,到不至于接受。”

  可刘开荣说什么都不肯拿,劝多了,就说林小沐不愿再帮他云云。

  林小沐只得将钱收下。

  就当是刘开荣也入股了,日后一旦鸡场建成,他福满楼的鸡鸭鹅,就从分红里扣吧。

  刘开荣一走,张宇就叫人送来了叫人织好的网,和五百两银子。

  “小沐姑娘,我家少爷说了,倘若数量不够,你只管带话给他。”来人将话带到。

  “多谢,麻烦你回去告诉张宇,可以开始谈合作了,最迟三个月后能供货。”

  林小沐也不客气,接了东西立马记账。

  现在,总算是有钱了,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在这个炎热的夏末,大河村热闹非凡。

  林小沐几乎能看见,三个月后,自己热火朝天的事业!

  光是憧憬美好的未来,就让人干劲十足。

  林家。

  周桂芬扭着肥大的臀,飞快地跑回家。

  “打听到了吗?村里到底来了什么大人物?”老林氏迎了上来。

  近日,村里的大部分人都不下地干活,天天往后山跑。

  老林氏去看过,大家似乎都在帮一人做事,只是她一问,不是说不知道,就是直接不跟她说话。

  周桂芬脸色有些难堪,“大家都在忙着,没人告诉我。”

  老林氏啐了一口,全村人都知道的事,就他们不知道,这种感觉,有点像被孤立。

  林大柱道:“管他是谁,咱们也去找领头的,看看能不能也谋个差,挣点钱。二柱,你去不去?”

  被点到名的林二柱,正背上背篓准备去打柴。

  还没回答,老林氏就道:“二柱也去,整日打柴能挣几个钱?”

  听说,人家那活儿,男女都要,且是一样的价钱。

  也就是说,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一天就能挣二百四十文,上哪去找那样的好事?而且还是在家门口。

  “就是就是。”

  周桂芬领着林家其余三个年轻人,也来到后山。

  正是晌午,太阳火辣,大家伙都在树下乘凉休息,林大柱问离得最近的一个男人,“兄弟,咱们这里是谁主事?”

  一眼望去,全是本村人,就没见着生人,他以为管事的不在。

  谁知,那人指向另一旁的方成,“他管事。”

  看向一旁眯眼打盹的杀猪匠,林大柱犹豫了,因为林小沐的事,两家闹过不愉快。

  做工的事,他有些难以向方成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