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之将星传奇>第47章 曹丕病危之说服赵云和诸葛亮北伐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五月,从魏国传来消息,曹丕病危!

  马铮看向北方的天空,或许,时机终于到了。

  韩明“你想提议丞相北伐?”

  马铮“不错,曹丕若是病故,魏国新君即位,必然会有一段动荡时期。若是能趁此机会收复关中,则天下大势必然不同。”

  韩明“丞相是不会同意的!”

  马铮“子聪为什么这么说?”

  韩明“丞相向来谋定而后动,去年刚刚平定南中,距今不过是半年时间而已。”

  “北伐事关重大,各种事务尚未齐备。准备工作才刚刚开始,朝内朝外,国与国间千头万绪,皆未理顺。”

  “此时北伐,太过仓促,丞相怎么会同意呢?”

  马铮“可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若是放弃,不觉得太可惜了吗?”

  韩明“若是曹丕病故,这的确会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若是曹丕能够痊愈呢?我们仓促之间所做的一切岂不都会付之流水!”

  “文岳,北伐牵一发而动全身,你这是在拿曹丕的生死做赌注啊,这可不是智者所为。”

  马铮“可机会不等人!”

  “曹魏的动荡就在眼前,若是等到我们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恐怕曹魏的朝堂也早已恢复了安定。两者相争,何不如拼力一搏呢?”

  韩明点了点头,“文岳若想说服丞相,最好先说服赵统兄弟,然后再合力说服赵老将军。若能说服赵老将军,有老将军相助,说服丞相的把握便会多上许多,否则丞相是不会同意的。”

  马铮“我明白了!”

  从韩明的住处出来,想到赵统、赵广两兄弟应该在营中训练军队,马铮便前往军营。

  回到营中,马铮找来赵统、赵广两兄弟一起商议。

  “听说魏国曹丕病重,若是驾崩之后新君即位,朝堂之上必生动荡。我打算向丞相提议,趁此机会北伐魏国。不知伯远、仲远有何看法?”

  赵广“有仗可打,那太好了。整天训练…………训练…………再训练,我早就烦透了,若是北伐,定要算我一个。”

  赵统“北伐非同小可,去年刚刚平定南中。不过半年便要北伐,会不会太仓促了?”

  马铮“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着,便将与韩明讨论时的想法一一道来。

  赵统“确实如文岳所言,这是难得的机会。若是曹丕病故,我们便联合孙吴一起出兵,或许还能一举收复关中。”

  “文岳既有此意,我当助你一臂之力!”

  马铮“多谢伯远、仲远,明日还请二位随我一起回城,希望能够说服赵老将军。”

  赵统“包在我们身上!”

  马铮又与赵统、赵广两兄弟细细商议一番,至晚方休。

  第二天一早,马铮、赵统和赵广三人便来到了将军府。

  赵统“爹,文岳已经把昨天我们商议过的想法都告诉你了,你觉得怎么样?”

  赵云“哈哈…………年轻人有如此志气,不错、不错!”

  “不过战争不是儿戏,仓促北伐,你们凭什么以为可以收复关中之地?就因为曹丕可能会病死,魏国朝堂可能会有动荡吗?”

  “若是把成败寄托在这些可能上,你们就不用再说了。”

  马铮“赵老将军,曹丕病重,若能痊愈则一切休提;若是病死,这机会便是千载难逢。”

  “传闻曹丕继位,司马懿等人出力甚多,然与曹氏宗亲不合。曹丕不在时,无人能真正撼动司马懿。然而曹丕一旦驾崩,士族与宗亲之间岂能没有一番博弈?”

  “魏国朝堂动荡必不可免,赵老将军以为如何呢?”

  赵云“不错,不过这还不够!”

  马铮“曹操在时,孙权先是称臣,后又自立,被曹操屡次征讨。一旦曹丕病故,以孙权的性格,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肯定会出兵攻打魏国。”

  “这对我们来说,岂不就是最好的外援,赵老将军以为呢?”

  赵云“有时候,老夫真是不得不感叹,世上果真有天纵之才!就像军师,当年尚未出山便能预知天下三分的大势;就像文岳,年纪轻轻便能洞察各国情势,让人不得不叹服!”

  马铮心中叹了一口气,可为了说服赵云,这些却也是没法解释清楚的。

  “赵老将军过奖了,铮惭愧!”

  赵云“才高而不傲物,很好!不过嘛,你刚才说的这些,还是不够!”

  马铮想了想,“曹魏的主力多在对吴一线,再加上丞相素来谨慎!又是刚刚平定南中不久,北伐尚未准备完毕,这些都是事实。”

  “然而正因如此,才会出其不意,这对我们出兵北伐不也正是最好的掩护吗?况且以丞相的能力,要做好北伐的准备,想必也并不是太难的事吧?”

  赵云“哈哈…………走吧,随我到丞相府一行!”

  在丞相府中,众人将出兵北伐的提议又细细讲述了一遍。

  诸葛亮“待得筹划万全,我们以堂堂之师出兵北伐。也定然可以收复秦川,又何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呢?”

  马铮“大军出川不易,尤其是道路艰难,运粮不便。若是正面交锋,曹魏只需坚守不出,与我大军对峙,恐怕最终不得不退兵的依然还是我们。”

  “若是因此旷日持久,对丞相兴复汉室的大业更是不利!”

  诸葛亮“即便如文岳所言,曹魏朝堂会生动荡,可纵有动荡。若是遇到汉、吴同时出兵北伐,又焉知他们不会联手对外?”

  马铮“所以只能在他们联手之前,便先出其不意奠定胜局。”

  诸葛亮“哦!文岳看来还有想法,如何出其不意奠定胜局?”

  马铮“丞相令我训练无当飞军,又有子均将军的无前飞军。这两军多用南人,勇猛精悍,行走山林如履平地。”

  “这半年来又训练了长途奔袭,潜行夜战的战法!若是以这两军替出子午谷,攻陷潼关,将曹魏主力阻拦在潼关之外,那么丞相便可以优势兵力平定关中。”

  “坐拥关中、蜀地,则兴复汉室,大业可期。”

  诸葛亮“走子午谷?若是曹魏以兵拒之,一不小心就会全军覆没。更何况,出子午谷到潼关数百里路。想要攻下潼关,谈何容易?”

  “既然有安稳之策,何必行此险着?”

  马铮“丞相,此策虽险,可这机会千载难逢!一旦成功便可全得关中之地,丞相三思?”

  马铮百般劝说,诸葛亮始终认为此计太险,不肯答应。

  赵云“好了,时间不早了,今日便议到这里吧!”

  “文岳,你们先回去吧!”

  马铮“那铮便先告退了。”

  马铮、赵统和赵广告辞离开,想来赵云会和诸葛亮再商议一番,也不知道能否会让诸葛亮改变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