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伐清:我有一个骑砍系统>第一百二十八章:荷夷密谋!
  鞑子朝廷之上,一场决议最终以“妖妇”一锤定音收场。

  散朝之后,鳌拜等人自是不服,然他并未当场发怒,而是在散朝之后,立刻召集了数十名自己一方的大臣开始了密议而这一切,自然逃不过那位“妇人”的眼睛。

  事实上,尽管“妇人”病重,然作为历经三朝的人物,其政治敏感度完全可以碾压鳌拜。

  而在手段而在手段上,她的手段也完全远远超过鳌拜。

  这不,她在获悉鳌拜在散朝之后召集“心腹”大臣密议,并未有丝毫反应,反而装作没有看到。

  谁也不知道她此刻心里在想些什么,亦不知道她此刻即将要做什么。

  甚至连她目前的病情,宫里面也严密封锁了,根本探听不到。

  对此,不少人都觉得,这定是那位“妇人”病重的前兆。

  其目的就在于搅乱局势,以扶持坐在龙椅之上的那位小皇帝。

  当然,这一切还只是旁观者的猜测,孰真孰假,没有人知道。

  ........

  再说此刻,也就在鞑子朝堂风云诡变之际,此时的“闽王府”,一场暴风雨也即将展开。

  闽王病重的消息早就传遍了军中与所属的各府,而一些人甚至还谣传,说闽王早已经病逝了,目前掌控局面的乃是闽王的嫡母。

  之所以秘不发丧,就是希望能够让世子郑经赶回来“接班”

  然这天底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不,随着事情的发酵,暗地里不少势力都在蠢蠢欲动。

  此时此刻,泉州府,泉州城。

  此地被闽王收复不久,原本的闽王府还未修建。

  因而只能暂且将泉州府衙作为闽王府邸。

  如今的福建,大部已被闽王收复,鞑子的福建官僚也皆都撤离了。

  府城之中,因鞑子放了一把火,使得府城看上去破破烂烂的,到处都是被火烧的痕迹。

  这会,一座幸存的酒楼内,此刻挤满了人。

  来此喝酒的人并没有随着泉州府城遭遇兵祸而减少。

  毕竟泉州乃是海贸港口,来此地的海商络绎不绝。

  而闽王大部分赋税来源其实就来自于海贸,故而,他自然不会看着泉州这般衰败下去。

  为此,他在进入泉州的第二日,就开始下令恢复泉州城。

  当然,那都扯远了,还是说回此刻。

  这时,酒楼之中,人声鼎沸。

  卖艺人,说书人皆聚集于此,时不时还会有人对其进行打赏。

  咋一看上去,似乎就是一番盛世。

  然并不是。

  “听说了吗?据说二公子已秘密进入泉州!”

  “什么!那是三公子!”

  “以在下所见,还是世子当继承王爵。”

  “对!世子文武全才,若不承袭王爵,又有何人能承袭?”

  …………

  “嘘嘘,别说了,尔等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没听说闽王已去世,那位太夫人已将世子郑经囚禁吗?”

  “这可能吗?那可是世子,谁敢囚禁,就不怕当今陛下……”

  “那又如何?当今陛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已被晋王……”

  “勿谈国事!勿谈国事!吃菜!吃菜!”

  对于众人的一轮,此时此刻,坐在角落的一人听得仔细。

  这人一身华丽服饰,一看就是非同寻常之辈。

  而坐在他面前的则有着另外一人,这人一副海商打扮,看上去两人就像是在谈一笔海贸生意。

  然其实这二人根本不是在谈生意,而是在“接头”。

  没错!

  这二人正是秦明麾下细作司的探子。

  细作司在泉州设立了一个“总据点”。

  平时基本上不活动,也不从事情报收集的活动。

  然只要被唤醒,就会接头,之后才会进行情报传递,在这之后又会陷入到沉寂当中。

  这次,因“闽王”情况不明,最终细作司泉州“据点”被唤醒了。

  “如何?王府内的人可将情报传递出来?”

  “还未曾!王府目前只能讲不准出,还需一些时日!”其中一人小声道。

  而后,他又大声道:“不行,这个价钱低了,还得再涨点!”

  “那就涨点,三钱银子吧!”

  “行!三钱就三钱,再给你三天时间,三天若没有消息,就继续沉寂,不可再被唤醒,据点也即刻更换,联系之人也调回广州!”

  “是!属下明白!”

  …………

  广州府。

  广州城。

  此时此刻,秦明正在观看从昆明细作司分部送来的密信。

  “吴三桂竟开始向缅甸国集结兵力,他想干嘛?”秦明小声呢喃着。

  忽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这老小子竟敢两面三刀,这是要给自己找退路呀!这样也好!免得这老小子竟在背后使坏!”秦明笑了笑,当即言道。

  事实上,秦明也希望各方势力能够多多将目光投向海外。

  只有这样,中原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之巅。

  就像吴三桂,待到秦明一统中原后,必定会不容吴三桂占据云贵之地的若是他这时候将势力扩展到国外去,甚至打到天竺去,他自然乐的其所。

  不仅仅是吴三桂,比如晋王,比如闽王,这二人,秦明自然不愿与其翻脸,毕竟他等对于民族对于反清都有着巨大贡献。

  就算是永历皇帝,将来秦明也不会杀了他,也不会废了他,只会将他礼送出境,最好是送到美洲去当皇帝,地点,秦明甚至都选好了,就选现代巴西那一块。

  “夷……这……荷兰人竟要与鞑子……好家伙!这鞑子也知道……罢了!先静观其变吧!”

  看着从京师送来的密信,秦明也面色凝重起来。

  荷兰人派了一支使团进京了。

  很明显,荷兰人准备和鞑子合作,其目的不言而喻。

  闽王?还是我了?

  秦明思索再三,觉得应该还是闽王。

  毕竟闽王的水师极为强大,对于荷兰人是一个威胁。

  且台湾目前就在闽王手中,荷兰人肯定不甘心就此退出台湾。

  “哎……多事之秋呀!”想到这,秦明不由得暗暗叹了口气。

  如今闽王情况不明,麾下势力又蠢蠢欲动,鞑子那边肯定会趁机搞事。

  这时候,荷兰人又出来作妖。

  闽王势力一不小心就会倾覆。

  “怎么办?”

  一时之间,秦明还想不到还如何处理这件事了。

  若是他出兵干涉,肯定不行,毕竟这属于人家内部的“家务事”,若是不出兵,一旦内乱,只怕整个东南方,都将被鞑子各个击破。

  毕竟闽王是整个闽王势力的纽带,就算是世子郑经继位闽王,也很难服众,到那时一场内部的动乱将让闽王势力崩盘。

  而这显然不是秦明所愿意看到的。

  “看来只能加快与葡萄牙人的合作进程了!”秦明思来想去,最后只能如此了。

  …………

  三日后,一支葡萄牙使团秘密进入了广州府。

  而后不久,使团便悄然离开了。

  很快,一则命令出现在了钦州龙门。

  杨彦迪与杨三兄弟接到任命文书后,喜不自胜,嘴角都合不拢。

  “二哥,这是真的,王爷真的任命二哥您为南洋水师总兵?吾为南洋水师副总兵?还拨付了二十艏战船,加上吾等麾下,就有五十艏……!”

  “咳咳……行了!行了,虚名罢了,一切还得靠吾两兄弟自己努力才行,王爷的命令时,与葡萄牙人合作,截杀一切荷兰人的商船,以及落单或实力弱小的战舰!”

  杨彦迪与杨三二人原本就是“海盗”,后归大明麾下,此后一直以龙门为基地,不断袭击鞑子势力。

  如今他二人一个为南洋水师总兵,一个为副总兵,虽然名下不过五十艏各型战船,水师兵马不过两千,然放到大明,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何况,这次他等与葡萄牙人一起合作,截杀那些荷兰商船与势力弱小的战舰,这可是一个“好活”,不仅可获得丰富的物资,最重要的还是船,甚至是战舰。

  毕竟秦明在密信当中已经告知,一些舰船较小的战舰,葡萄牙人并不会要,而是作价以物资抵债的方式就地卖给南洋水师。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源源不断的截杀荷兰人的商船,就能将麾下舰船不断扩增。

  当然,若是不断截杀,也必定会引来荷兰水师战舰。

  到那时,机遇与风险将并存。

  最终就只能靠他们的运气与舰船战斗力了。

  …………

  一日后,龙门港。

  一支由三十艏精锐战舰组成的舰队悄然离开了港口。

  他们的目的地正是崖州的临川港。

  而与此同时,南洋某海港,葡萄牙人的五艏庞大的战舰正悄然启航。

  不久之后,舰队抵达了临川港。

  两支舰队汇合之后,便趁着夜色的掩护,悄然离开了港口,消失在海面上。

  几天后,联合舰队拦截了一艏荷兰人的商船,不到一刻钟就将舰船俘虏,船上水手与物资也悉数被转运到了己方舰船之上。

  一天后,相继又有两艏荷兰人商船被截杀。

  十天后,联合舰队一共拦截了十三艏舰船,同时还俘获了一艏小型的荷兰人战舰,击沉了一艏。

  这么大的损失,荷兰人不可能不知道。

  很快,他们就派出了一支由五首专业战舰组成的编队开始朝着南洋东侧海域而来。

  然他们搜寻了好几天,却什么都没发现。

  其原因自然很简单,联合舰队早已经撤回了临川港。

  此时此刻。

  临川港。

  杨三满脸笑意的对着自己的二哥道:“这次发了!真的发了!王爷说了,物资的四层留给南洋水师,你我兄弟必将发一大笔横财,至少值一万两银子!这么多钱……该如何花呀!”

  “这有怎么不知道花的,买房买地呀!”杨彦迪白了自己三弟一眼,当即道。

  “那倒也是……只是当前得休息几天了,那些葡夷人说了,那荷夷舰队搜寻的紧,必须得换个地方再去截杀。”

  “那是自然!这就像捕鱼,不能待在一个地方!”杨彦迪微微一笑,却是道。

  接下来的五月份与六月份,荷兰人的商船损失了五十于艏,这对于荷兰东印度商社来说,已经是伤筋动骨了。

  对于那支“幽灵舰队”,荷兰人自是早有怀疑。

  他等觉得这必定是葡萄牙人的水师舰船假扮的。

  而对于秦明麾下水师,他们并未怀疑,反而怀疑那位闽王。

  毕竟那位闽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消息传出,就连荷兰人都知晓了。

  闽王已经病入膏肓,几乎没有多少时日可活了。

  而爵位的继承已经确定,就是世子郑经。

  原来就在数日前,当今陛下下旨,这才平息了这场争议而后秦明等大明“诸侯”,也相继发表声明,言说支持世子郑经。

  这下,闽王另外几个儿子也只得偃旗息鼓了。

  而且其身边的鞑子势力也被迅速清除。看書溂

  一场风暴最终得以平息。

  公元1662年,明永历十六年,伪清康熙元年。

  六月末。

  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天际。

  泉州的天也跟着塌了。

  闽王去世,泉州城皆都家家挂上了缟素。

  而世子郑经在灵堂前继位闽王爵位。

  五日后,圣旨下达,世子郑经郑氏被朝廷承认为大明闽王。

  而后秦明等人也相继派出王熀等重要人员参加前闽王葬礼。

  最“奇葩”的是,伪清鞑子那边也派了人过来。

  当然,人还未进泉州,就被驱离了回去。

  郑成功还是如原本历史时空那般去世了。

  时间与原本历史只差三天。

  郑成功的时代即将过去。

  与原本历史不同的是,这次郑成功之弟郑世袭等人并没有来得及叛乱就被剿灭拿下。

  郑成功的亲信大将马信等人也迅速掌控了兵权,宣布效忠新的闽王郑经。

  再加上外有秦明以及当今陛下等势力支持。

  郑经的地位可以说已然牢不可破了。

  而这一切自然是秦明与晋王李定国商量后,在暗地里谋划的结果。

  毕竟二人谁也不想看到,闽王势力就此覆灭。

  至少,当前情况下绝对不行。

  好在,一切都十分顺利,新老交替已经完成,即使有个别反对者,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了。

  而随着大明各府休整完毕,新一轮的北伐已然开始进入了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