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该尽的礼数还得尽,胤禛想着忍忍便罢,大不了就少坐一会儿,乌雅家一家子也自在,他自己也自在。

  或许是心理准备做得足的缘故,真到了乌雅家,也没觉得太难受。

  能让赫舍里氏称赞一句规矩不错,可以想见乌雅家的规矩究竟有多不错了。

  而且,他们家不光规矩不错,人也颇有几分凌厉。

  皇子到访,他们作为包衣奴才,自然是举家相迎。甚至来迎的不只有乌雅家的人,连几个已经出嫁的姑奶奶都带着夫婿,领着儿女一起来了。

  等双方见了礼,乌雅家的大家长,也就是德妃的阿玛乌雅威武就亲自引着胤禛去了前院正堂。

  一群人既然赶过来了,自然不愿意错过在阿哥面前露脸的机会,都跟男丁都跟着一起,女眷们则跟着老太太去了后院。

  人虽然多,看上去呜呜泱泱的,但行动之间几乎是静悄悄的,且没有一丝杂乱。

  饶是胤禛在宫里见多了规矩好的宫女太监,也不由暗暗赞了一句。

  更妙的是,乌雅威武除却一开始十分拘谨之外,在察觉到胤禛似乎不喜欢他们拘束之后,就在规矩之内放松了许多。

  谨守规矩却还能谈笑自若,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胤禛以双方的纽带德妃作为话题切入点,挑拣着南巡时的事说了一些。

  从乌雅威武等人的口中,他能够听出来,德妃和家里从来没有断过书信来往。对于德妃封妃的内情,他们已经知道了。

  胤禛先是暗惊了一下包衣世家的势力,接着又有些了然:怪不得这一家子连带亲戚都这么热情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果然还是得靠利益维持。

  无论是哪个年代,礼贤下士这一招都十分吃香。虽然胤禛做不到像太子那样事事周全,但他毕竟不是一个真小孩儿,太子又有意教导他,也让学了不少。

  乌雅家是内务府世家,从爱新觉罗家还在关外时就入了包衣籍,几代下来很是积累了一些势力。

  后来德妃剩下胤禛,紧接着没两年就又怀了六阿哥,并一举封嫔,乌雅氏在包衣世家里的地位水涨船高,不知有多少小世家想巴结他们。

  也是因此,他们家的结亲对象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德妃兄弟那一辈除了长媳之外,娶的都还是二三流世家的女儿,到了德妃侄子这一辈,长成的两个娶的就都是内务府一等世家的女儿了。

  男丁娶亲如此,姑奶奶嫁人的情况也都差不多。

  因此,胤禛面前坐着的这些人虽然看上去不起眼,但论起他们背后的势力,却是盘根错节。

  他们有意讨好,胤禛也没端着架子,双方就越聊越投机。他们和他们说一些鬼神上的忌讳,他们也会说一些内务府各处的趣事。

  当然了,因为满京城都知道胤禛这个贝子爵位是怎么来的,他们对胤禛说的有关鬼神的忌讳十分信服,并且巴不得胤禛再多说一点呢。

  但是,他们说的那些关于内务府的东西,胤禛就有些兴致缺缺了。

  不过,胤禛全当自己是来走亲戚的,在座的又大多数都算他的长辈,他就拿出了上辈子拜年时练出来的表面功夫,让人完全看不出来他的不耐烦。

  直到索绰罗氏一个按辈分是胤禛表姐夫的青年玩笑似地提了一句太子的奶公凌普如何仗着太子的势耍威风,胤禛才精神一振,表露出了更多的兴致。

  “哦?怎么我听说,这几年凌普的老婆在太子哥哥面前已经不大得用了?”

  见他乐意听,那个叫索绰罗安泰的青年眼睛一亮,自然乐意多说一些。

  眼见安泰似乎是入了阿哥的眼,旁边的人如何不眼红?

  大家都是在内务府当差的,凌普家的事安泰知道,他们自然也知道。于是,大家谈论的话题似乎是很自然,却又分明十分刻意地拐了个弯,都说起了凌普并太子身边其他人的事。

  胤禛仿佛半点没有察觉,表现出很高的兴致,众人受到鼓舞,说得就更多了。

  在场的人大多数都忙着讨好胤禛,也是借着讨好胤禛的行为来讨好乌雅氏,讨好宫里的德妃娘娘。

  但也有几个心思精明通透的,从胤禛感兴趣的方向看出一点什么。

  这其中,就有乌雅威武的长子奈升。

  和忙着朝胤禛献媚的人不同,奈升虽然也在讨好胤禛,却并没有和大家抢着说话,反而是时刻注意着胤禛,或给他递茶,或给他递点心,又或者是递痰盂、递手绢,倒把张保这个贴身太监给挤得没了下脚的地儿。

  张保本有些不愉,但接到胤禛抽空递过来的眼色,就垂首站在了胤禛身后充当木头桩子,很快就让众人忽略了他。

  =====

  兄乌雅家出来的时候,胤禛脑子里已经装满了毓庆宫奴才相关。特别是太子的几个奶嬷嬷家里,以凌普家为首,贪墨、勒索、受贿等事不知道做了多少。

  安泰家里是管绫罗的,据他所说,因着康熙疼爱太子,太子的份例都是按照康熙的份例拨的。有时候遇见什么稀罕东西,康熙更是宁愿短着自己,也不肯短着太子。

  但太子一个人能吃多少,用多少?

  按照太子平日里的饮食起居,那些份例只怕养是个太子都绰绰有余了。

  但拨给太子的份例,却从来只见毓庆宫报短缺,从未报过盈余的。

  若是笔墨纸砚、各色珍宝还能收入太子的库房,以备后用,那些米面茶糖之类的东西哪里放得住呢?

  还有各色绫罗绸缎,由于这个时代的染色材料和技术等因素,除了少数几种布料可以长久存放之外,多放两年眼色就不鲜艳了。

  以上这些,都是消耗品。

  这个时代,大家公子尚且不沾铜臭,太子更加不会在意多余份例的去向。

  更有甚者,没有前世记忆的那个太子,只怕连自己的份例每每都有多的都不知道。

  不用多说,多出来这些东西,都是太子身边亲近的人瓜分了。

  饶是如此,凌普等还人心不足,借着太子的名目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更是虚报损耗,以太子的名义到内务府去拿他们自己享用的东西。

  东西他们享用了,恶名却是太子背负了,当真可恶至极!

  胤禛心里千回百转,打定了主意等圣驾一回宫,他就把这些事告诉太子知道。

  心里存了事,他脸上虽然没有露出来,却难免寡言少语。敖放跟在他身边,接连和他说了好几句话,都只得到“嗯”“啊”“哦”的恢复。

  一开始敖放十分气恼,但转念一想,他就偷偷笑了起来。

  “京城果然很繁华。”

  “嗯。”

  “皇宫虽然比不上龙宫多宝,但景色却比龙宫好看多了。”

  “哦。”

  “听说过一段时日,你还要去洞庭湖?”

  “啊。”

  “带我一起去吧。”

  “嗯。”

  “啊,你答应了,不许反悔!”敖放欢呼雀跃,若不是怕行人看出破绽,他真想拉着胤禛蹦蹦跳跳地表达自己的欢快之情。

  胤禛猛然回神,意识到自己无意识被这小子坑了一下。

  “我答应你什么了?我怎么不记得?”他企图赖账。

  但敖放不一样。

  虽然敖放有意隐瞒,但上一次他听从胤禛的建议,托北海龙王给自己的父母送过信之后,东海的龙后派了一个亲信,带着珍宝托付胤禛,一是让胤禛关照敖放,二就是多劝敖放早日归家。

  龙后显然很了解自己的儿子,派来的人是趁着敖放不在的时候找的胤禛,双方约定好了瞒着敖放,省得他知道母后派了人,觉得胤禛和母后是一伙的,再次溜之大吉。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胤禛从龙后派来的蚌女那里得知,敖放虽然化了形之后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实际上却还是一条未成年的幼龙。

  在胤禛的意识里,未成年就代表没有自主监护权,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更何况,敖放不但生理上未成年,在心理上也还是一副少年天真烂漫的模样。

  总而言之三个字:不靠谱。

  若他是个无父无母的野妖精也就罢了,胤禛对于没有利益冲突的人自来就有几分怜悯之心,也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看顾几分。

  但人家敖放父母俱全,实在是不比他过多操心。

  而且龙族和人族毕竟不一样,不管是需要学的东西,还是需要注意的事项,胤禛都不能教导他。

  所以还是按照龙后的主意,早早地把这大宝贝送回去才是。

  巧了,敖放的想法和他正好相反。

  敖方不想回去,一点儿都不想回去,他好不容易才从龙宫里溜出来,这次回去了,下次若再想出来,可就千难万难啦。

  建议你真想赖账,敖凤也不恼,只是左手一斩,就在那掌心里躺着一枚巴掌大小的贝壳。

  “看见没,看见没?”敖放嘻嘻笑道,“就知道你要赖账,我早有准备。”

  说着,他伸手在那贝壳上一拍,那贝壳的两扇就像人的嘴巴一样上下开合起来。

  “带我一起去吧。”这是敖方的声音。

  “嗯。”这一句应的心不在焉的是胤禛。

  纵然心不在焉,但应了就适应了,敖放和他较真起来,抓着这点不依不饶地缠磨,终究是磨得他没了脾气。

  “好吧,好吧。”胤禛无奈地妥了,“你不是说你们家和洞庭君也有亲戚吗?这样,到了洞庭湖之后,你得托洞庭龙君再给你父王母后送一封信,说明你的近况和你的去向,若不然我可不敢再带着你了。”

  再怎么说那也是东海龙王的儿子,若是在他身边有了个三长两短……

  想想神话故里里闹海的哪吒,他可没哪咤的本事,也没那削骨还父削肉还母的勇气。

  听说又要给父母报信,敖放明显是不乐意,可是他也知道,在这一点上胤禛是不会让步的。

  他暗暗咬了咬牙,为了以后的自由,都是为了以后的自由,我可不是怕了他!

  见他答应了,胤禛松了口气,大方道:“说吧,你是想去花鸟市场呢?还是想去琉璃厂,今天你随便挑我请客。”

  敖方自幼便生活在海里,陆地上的植物和动物对他来说都十分新奇。

  因而,这几天但凡他不在印证身边,十有**就是到御花园去折腾花草了。

  御花园里的草木可以说是搜罗了天下奇珍,敖放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可是,这些东西都是有数的,胤禛特别叮嘱过,不让他随意摘取,以免给御花园的洒扫太监和莳花宫女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敖放不满的嘀咕,“你对这些下人未免也太好了吧,你们人族都是这样吗?”

  胤禛脸色微沉,“别人如何我管不着,但我可以管住我自己,当然了,现在你得听我的,我也可以管住你。”

  虽然胤禛也知道,像敖放这种想法才是这个时代所有权贵的普遍思想。奴才下人在他们眼里根本不算人,别说是连累他们受罚受苦了,哪天要是不高兴了,随意打杀了,也觉得是那些的福气。

  可是胤禛也知道,自己这辈子大概都永远学不会他们这种思想了,他也并不想学。

  如今他既然是敖放的监护人,哪怕是暂时的,也自觉有义务掰正熬放的思想。哪怕只是掰正一点,至少让他不要这样不把人命当回事,也也是好的。

  敖放很少见他这样郑重其事,一时被他惊住,讪讪地说,“好嘛好嘛,我不折那些花草就是了。什么破花,真当我稀罕吗?”

  话音才落,他就反应了过来,自己竟然被一个小小的凡人震慑住了,顿时羞恼异常,恨恨的瞪了胤禛一眼,扭头就跑了。

  张保虽然看不见敖放,但他对胤祯十分了解。只看胤禛的神色,也知道两人大约闹得不愉快,而对方似乎是跑掉了。

  “主子爷,放那位一个人出去,真的没事吗?”张保担忧地问。

  “无妨。”胤禛轻笑道,“他虽然性子顽劣,却十分信奉一言九鼎,既然答应过我要听我的话,至少在这次回家之前是是不会反悔的。”

  至于日后……

  呵,想来有了他这一次的逃跑,他父母一定会看得更紧。以人族的寿命,胤禛大概这辈子都遇不上敖放再次离家出走那个日后了。

  “主子爷英明。”张宝十分真诚地恭维。

  你真身边跑腿的小太监一共有四个,但是关于敖方的事,胤禛却只告诉张保一个,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胤禛知道,日后自己身边离奇的事只会越来越多。

  以他如今的身份,可能随时随地都能把身边伺候的人遣干净。

  既然如此,就必须得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知道他的一切,在他需要的时候帮他遮掩。

  而张保,就是胤禛选中的那个人。

  “花鸟市场?琉璃厂?那都是什么地方?”

  因为这些日子胤禛一直没有出宫,敖放答应了不能离开他半里之外,自然也没有出过宫。

  对宫外的事情,他是一点儿都不了解。这两个地方对他来说都很新鲜,都让他很好奇,他也都想去见识见识。

  只是今天天色已经不早了,据说宫门落匙还有固定的时辰,应该只能去一个了,他得好好选选。

  胤禛笑道:“你不是喜欢花草吗?花鸟市场和琉璃厂都有卖花草的。咱们自己买回去的可以随随你摘着玩儿。”

  “真的?”敖放眼睛一亮。

  胤禛点了点头,“自然是真的。你今天帮了我这么大的忙,又这么乖,我自然要好好犒劳你一番,看上什么,我都买给你。”

  “那……嗯……那……”敖放犹豫不决,“哪里的花草更多呢?我去花草更多的地方吧。”

  胤禛看了张保一眼,“花鸟市场和琉璃厂,哪里的花草更多?”

  张保低眉顺眼的答道:“花鸟市场的种类多,琉璃厂的珍品多,看主子爷想要哪种了?”

  胤禛又看向敖放,那意思是:听见了吧,你自己选。

  敖方又是惊奇,又忍不住嘲笑,“原来你也不知道,我还以为你什么都懂呢。”

  对此,胤禛十分坦然,“我年纪还小,父母自然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外面乱逛,没去过也正常。”

  见他对自己的嘲讽一点反应也没有,敖方不禁觉得十分无趣,连去买花草的兴致都淡了三分,有些恹恹道:“好吧,那就先去花鸟市场吧。”

  珍品他在御花园见多了,宫外的再好,难道还能比宫里的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