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婉特别听话, 德妃让她走,她立刻就走。

  她拉着十四福晋去找十三福晋聊天,住在偏殿的贵人说吉祥话讨德妃开心。

  十四福晋还是有些不安, “我们只图自己高兴, 这样真的好吗?”

  淑婉笑道:“这是额娘心疼咱们, 有什么不好的啊!孝敬额娘的机会多着呢, 不差这一天!”

  淑婉和十三福晋拉着十四福晋说笑, 转移她的心神。过了一会儿,十四福晋再想不起来服侍德妃的事情了。

  在永和宫坐了一会儿, 众人一起去宁寿宫拜年请安。

  十四福晋跑到前面去扶着德妃, 淑婉也不跟她争抢,她和十三福晋并排走在后面。

  到了宁寿宫,等人来齐了, 大家一齐给太后磕头拜年。

  太后还是老样子,乐呵呵的,像普通人家的老太太。她招呼众人坐下,让位份高的嫔妃上前陪她说话。

  淑婉照例还是跟五福晋挨着坐,十三福晋和十四福晋挨着。

  淑婉和五福晋小声说着闲话,淑婉聊起自己的四个大丫鬟。

  “宁嬷嬷年纪大了,出府享福去了,我让她帮忙寻摸几个靠谱的人家,想给我的大丫鬟们寻个好姻缘。宁嬷嬷很上心,去年就没闲着,偏我那几个大丫鬟不懂事,一个都瞧不上, 就要在我身边做老姑娘。”

  “四嫂, 你这样说话就没意思了, 咱们这样的关系,你还跟我炫耀。忠心耿耿的下人可遇不可得,她们肯留在你身边,你就烧高香吧!那个去了江南做掌柜的夏儿,人家抛家舍业远离父母亲人,跑到江南给你赚银子,多好的姑娘啊!你认她做干女儿都使得!”

  淑婉笑道:“尽胡说!我才多大年纪,我做她干娘像话吗?我也想了,她们不想嫁人就算了,我的大丫鬟,我总是养得起的。”

  五福晋赞同极了,“这样的忠仆不好找,你把她们留在身边就对了!再者她们年纪也大了,嫁了人恐怕也是做填房,她们嫁得不好,你心里也不舒坦。”

  淑婉刚要说话,就听见前面有人大声说笑。

  “论孝顺,还是十四福晋最孝顺。刚刚进门的时候我就看见了,十四福晋扶着德妃姐姐进屋。以前啊!扶着德妃姐姐的都是四福晋,现在小儿媳妇进门了,果然姐姐还是更疼小的。”

  说话的人是宜妃,她向来快言快语,又跟德妃不对付。德妃偏疼小儿子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她非要在大过年所有人都在的时候说出来,故意给人添堵。

  十四福晋听见这话脸色不太好看,她勉强笑道:“宜妃娘娘说笑了,是我爱表现,求嫂子把露脸的机会让给我。”

  宜妃笑道:“你不懂,你虽爱现,但你婆婆也是爱你,更喜欢跟你亲近。”

  德妃微微笑着,好似浑不在意,但淑婉知道此时此刻德妃一定快气炸了。

  淑婉连忙出来解围,“宜妃娘娘说的对极了,我婆婆就是更爱弟妹!没法子,弟妹年轻娇嫩,生的美,不像我年纪大了,皮肤不够水嫩,眼睛也不像以前一样水亮动人。”

  淑婉装模作样地摸了摸自己的脸,“唉,我有心跟弟妹争宠,可是看见她,我也爱的不行,哪还舍得跟她争呢?”

  十四福晋腼腆低头,周围人都发出善意地笑声,宜妃也不好说什么了。

  太后还笑呢,“瞧我们老四媳妇委屈的,你别担心,你婆婆嫌你丑,我不嫌,快过来让我疼你。”

  淑婉跑到太后身边陪她凑趣说话,这段小插曲她没有放在心上,在宫里吃了一顿不冷不热的饭菜,她便跟四阿哥一起回家了。

  正月里大家提着礼物互相串亲戚,看戏吃酒,淑婉也准备了酒宴,邀请亲戚朋友过来喝酒热闹。

  这样忙忙碌碌,过了正月十五才消停一点。

  正月十五的时候,雍郡王府里到处挂着宫灯,好看极了,现在节已经过完了,宫灯也该收起来了。

  淑婉最喜欢挂在她门口的两盏美人宫灯,她特意站在门口,嘱咐下人留下这两盏灯。

  看门的婆子进来禀报,说十四福晋来了,问福晋要不要见。

  淑婉骂道:“她都上门了,我能不见吗?快把人请到花厅去!”

  淑婉回屋抿了抿头发,添了两件首饰,补了补唇上的胭脂,这才出去见十四福晋。

  十四福晋已经到了花厅,丫鬟正在给她端茶上点心。

  “弟妹来啦!你是自己出宫还是十四弟跟你一起出宫?”

  十四福晋起身和淑婉互相见礼,她笑着说道:“我跟十四阿哥一起出宫,我回娘家坐坐,十四阿哥有别的事,我一会儿自己回宫就行了。”

  淑婉心想,皇上拘着十四阿哥在宫里读书,他能有什么要紧事,没准又是跑去找八阿哥他们了。

  淑婉矜持地微笑,跟十四福晋说着客套话,希望快点把她打发走。

  “咱们妯娌一个住在宫里,一个住在宫外,你出宫不方便,我进宫不能久留,彼此想亲近都没有机会。”

  十四福晋笑着点点头,“是啊!我想跟四嫂好好聊聊,都找不到机会。今日我回娘家,正巧十四阿哥也不在,我才有机会到嫂子府里坐坐。”

  淑婉心里有点咯噔,咱们也没有很熟,你特意避开十四阿哥,想跟我说什么呢?

  十四福晋低头叹道:“自进宫以来,我勤恳侍奉额娘和十四阿哥,不敢有丝毫懈怠。但……娘娘和十四阿哥似乎对我有许多不满意,我、我实在不知怎么办好,只能跟四嫂取取经,讨个主意。”

  “你跟我讨主意不太合适吧?”淑婉有点尴尬,“这种事,你该回家跟你额娘商量啊!”

  哪有来问嫂子的?

  淑婉提前声明,“不是我小气,只是每个人的习惯性格都不同,适合我的,未必适合你。”

  十四福晋吸吸鼻子,虽然没哭,但说话的声音明显变了。

  “我今日来找嫂子讨教,就不怕嫂子笑话。我回了娘家,我额娘说我侍奉的还是不够勤谨。我祖母说若是我能事事做到尽善尽美,娘娘和十四阿哥就挑不出毛病了。”

  十四福晋低着头,眼泪啪嗒一下掉下来,在自己的衣摆上砸出一个湿润的圆痕。

  “我知道自己不够完美,可是我已经很努力了,我没有办法再努力了,我快要……快要受不了了。”

  十四福晋深呼吸,尽量把眼泪憋回去。

  “初一那天,宜妃娘娘说话不太好听,回去后娘娘说我说话不够利索。十四阿哥知道了那事情,嫌弃我太软弱。这也就罢了,我确实不如嫂子口齿伶俐。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嫂子不知道的事。

  我送茶送晚了,要被训几句。因为要时常换茶,茶叶用的太快,又要被训。在家里面,我给十四阿哥裁剪衣裳,绣荷包。因为白日没有时间,只能晚上做活。蜡烛昏暗,有时候认错了颜色,十四阿哥看见了嫌弃,我又要重新做。

  说起来都是小事,我计较了,显得我小气,不计较,我心里又堵得慌……”

  十四福晋抿了口茶,借着擦嘴的动作,飞快地沾了沾眼角的眼泪,保证妆容完整。除了眼圈有点点红,没有一丝狼狈的地方,非常地克制。

  十四福晋抬头问淑婉:“四嫂,你在宫里那几年是怎么忍过来的呢?我想跟您学学,我实在太累了。”

  别说十四福晋觉得累,淑婉听着都累。

  白天伺候老的,晚上伺候小的,十四福晋还得处理院子里的事情,还要给十四阿哥缝衣裳,地主家的长工也没这么干活的!

  交浅言深,君子所戒。淑婉知道自己不该乱出主意,但又觉得十四福晋可怜,忍不住给她指点迷津。

  “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这样辛苦,或许是因为……你太勤快了。”

  十四福晋怯懦地说道:“做人家媳妇,肯定没有在家做姑奶奶自在。而且我在家时候也时常陪伴祖母左右,这些都是做惯了的。”

  淑婉心道:怪不得进宫就做长工,原来是在家时候就被压迫习惯了。

  “我是这样想的,皇室福晋与普通人家的媳妇有所不同。普通百姓人家的媳妇要洗衣做饭打扫屋子,照顾老人,对于皇室福晋来说,洗衣做饭这种活计有下人来做,而我们要料理家务,和其他福晋命妇社交。这叫术业有专攻,你是什么身份,就要做相对应的事情。

  你服侍娘娘和丈夫,这是你的心意,这固然珍贵,但你把下人的活计都抢了,还要操心家里上下的事情,你当然会觉得累了。”

  十四福晋明白了淑婉的意思,可她不敢拒绝。

  “我不去服侍婆婆,这样真的好吗?”

  这个问题淑婉没法回答,她只能答非所问。

  “我的想法不一定对,一家一个样子,弟妹自己斟酌吧!”

  淑婉说得很客气,若是说得更直白一点,十四福晋就是把婆婆和丈夫惯坏了。

  她是犯了很多职场新人犯的毛病,希望用辛勤肯干给领导和同事留下好印象。

  实际上领导同事不会在意她的付出,她把活都抢过来做了,以后这些活就都是她的,而且渐渐地活越来越多,甩都甩不掉。

  所以啊,不管是嫁人还是工作,到了新环境第一件事就是把底线摆好。不是我的工作我不做,触及到了我的底线,让我不舒坦了,就要及时表现出来,告诉大家有些玩笑不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