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重生后我被继兄逼着生崽崽>第667章 三天两头的闹
  张夫人前些日子还天天以泪洗面呢。

  但是如今也释怀了。

  人总是要死的,哪怕是她哭瞎了眼睛,该死还是得死。

  她不奢求太多了。

  更何况,如今张仲伦还活着呢,只是不如从前那般有精神了。

  但只要活着,就够了。

  “张大人如今辞了官,只要在家好好养着,假以时日还是能恢复过来的。”谢苒轻轻安慰掉,“你别太着急。”

  “我知道,放心吧。”张夫人笑着点头,“本来允谦是要从国子监回来的,他也怕见不到他父亲的最后一面,最后还是老爷狠狠责骂了他一番,他才又回到国子监。”

  “这孩子是个有孝心的。”谢苒软声道,“张大人便是念在孩子的份上,也会多活几年。”

  “这倒是。”提起自己的孩子,张夫人面上的笑便多了。

  张允谦毕竟出身世家,父亲又是首辅,自小对他的教育自然不同于旁人。

  这也是为何张允谦在国子监读书时,次次考试都能名列前茅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陆陆续续便有客人上门了。

  谢苒连忙叫了人去二门迎,彼时张夫人的作用便出来了,她在花厅帮忙谢苒招待着客人。

  她向来是个长袖善舞的人,与京中这些人又熟识。

  同谢敏一道来的,还有个陌生面孔。

  谢苒才笑着同人打过招呼,随后便见谢敏领着个年轻妇人走了过来。

  “姑姑。”谢苒笑着迎上去,“你可终于来了。”

  “怎么,我来的还不够早?”谢敏笑着同她打趣。

  “早,够早的了。”谢苒笑道,“那一会儿可要麻烦姑姑替我招待一下客人了。”

  “行,既然是你开口了,我哪有不从之理。”谢敏爽快道。

  而此时,站在谢敏身边的年轻妇人轻轻朝谢苒问好:“见过王妃。”

  谢苒抬眸望向她,只见她一身金丝绣荷花长裙,乌黑长发挽成髻,上面只插了一支白玉簪子,瞧着虽简单,可那簪上镶嵌着一枚通体晶莹剔透的宝石。

  她生的五官柔和小巧,微微扬唇笑着,笑容有一丝腼腆。

  “这位是……?”谢苒微微讶异。

  “瞧我,都高兴糊涂了。”谢敏懊恼说道,“这是我儿媳妇,姓孙,先前她嫁到安平侯府时,你不是还去了?”

  “这是便是世子夫人啊。”谢苒恍然大悟,“长的真是可人。”

  孙氏脸蛋微微一红,垂下眼眸。

  瞧着又有人下马车了,谢敏便道:“我们先进去了。”

  “好。”谢苒笑着点点头,她叫了小丫鬟领她们去花厅。

  可巧了,这次来的,是冯夫人。

  谢苒原还以为她不会来呢。

  彭妈妈扶着冯夫人的手下了马车,随后朝谢苒走来。

  “王妃。”待走近了,冯夫人才笑着打招呼。

  “冯夫人。”谢苒抿嘴笑了笑,“里面备了茶点,还请移步去花厅。”看書喇

  “好。”冯夫人微笑道。

  目送着她们主仆走后,站在谢苒身后的素香才道:“这彭妈妈,竟然连礼都不同您行。”

  “她如今是攀上高枝了。”谢苒语带讥讽。

  不过是个婆子,谢苒倒也没有将她放在心上。

  她方才看着冯夫人那面色红润的模样,倒像是半点没受冯清柔的影响。

  素香正欲再说什么时,便瞧见顾家的马车来了。

  她以为是徐氏来了,忙走了几步过去迎。

  却没想到先下马车的,是顾昶杰的妻子郑氏。

  谢苒脸上的笑微微顿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自然。

  “伯母。”谢苒温声叫道。

  “苒苒啊。”郑氏似乎有意与她套近乎,笑眯眯道,“今日客人多,你可别累坏了。”

  谢苒扬唇笑笑:“多谢伯母关心。”

  她抬眸朝马车看去,随后出来的才是徐氏。

  “你怎么瞧着瘦了些?”徐氏一见她,便皱了眉,“是不是又没好好吃饭?”

  谢苒是有这个臭毛病的。

  天一热就不怎么吃。

  “哪有啊。”谢苒的语气瞬间变的娇憨了许多,挽住徐氏的手,半是撒娇道,“娘,今日这么多客人在呢,您多少给我留点面子,别当着她们面训我。”

  “还知道要面子呢。”徐氏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

  郑氏杵在一旁看她们母女温情,脸上的笑变得有些尴尬。

  “怎么禹行没来啊?”谢苒又问,“都好久没见他了。”

  “他最近忙着功课呢。”徐氏道,“等过了今年,杜先生便不教他了。”

  “这是为何?”谢苒微微惊讶。

  不过问出口后,她又想明白了。

  若是按照前世的轨迹,杜景舟最后是要当丞相的。

  可这一世因着谢苒的改变,杜景舟一直到如今还在教禹行。

  他想必是要准备走自己的路了。

  “杜先生那样的学问,连你父亲都说,只是当个教书先生实在可惜。”徐氏说道,“想必,他是要准备考试了。”

  “没事,那就给禹行再请位先生吧。”谢苒笑着道。

  “这件事你就别担心了。”徐氏拍拍她的手,“你父亲会安排的。”

  顾昶安如今接触到的人多了,自然有的是人脉。

  谢苒点点头,随后叫人将她们俩送到花厅去。

  谢家的人只来了朱氏跟黄氏,这倒是在谢苒的意料之中。

  朱氏的体态瞧着日渐丰腴,脸上肉也富态了许多。

  谢苒猜测,估计是跟大房一家子搬出去住的原因有关吧。

  客人来的差不多了,谢苒只留人在二门候着,自己则是挽着黄氏的手朝后院花厅走去。

  路上,黄氏轻声跟谢苒说着谢家的事情。

  “自从大伯他们一家搬走后,祖母的身子也渐渐好了。”黄氏笑着说,“我原本还担心她,日日带着孩子过去同她说话,不过如今瞧着,她想的可比我们开。”

  谢苒笑了笑,说:“她如今没什么糟心事在跟前了,自然想得开。”

  “不过听说大伯他们一家搬出去后,日子不怎么好过。”黄氏小声道,“大伯将那两个外室跟孩子都接回去一道住了,你也知道大伯母是什么性子,如今他们是三天两头的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