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诀之所以难练成,是因为上面全是甲骨文字写成,没有人能破译全书。

  七幅人形图也是姿态各不相同,以箭头符号引导。

  不懂其意妄自修炼,立刻会血气翻涌、走火入魔。

  江湖中得到长生诀的人不在少数,不乏武学高深之人,可都不能悟透。

  也就是寇仲、徐子陵,气运深厚,误打误撞反倒成功了。

  秦风如果不是拥有金手指,怕也很艰难。

  不过他现在前五幅功法全都修成,内功运转路线就在体内。

  只用对照引导,就能传授给林平之。

  林平之本就修炼九玄大法,再加上服食不少蛇胆,功力已经很是可观。

  两个时辰后。

  跟着秦风的引导,运功路线完全改变。

  嗡!

  身体一震,厚重伟岸的气息从体内透发而出。

  内功转换成了土之特性。

  “去出一剑试试!”

  秦风满意一笑,对他吩咐道。

  “好!”

  林平之取出玄铁重剑,来到一条大河之上,平心静气。

  下一刻,深邃磅礴的威压爆发。

  不仅催动了长生诀内力,连乾坤大挪移、太极拳理中的用劲之法,也被他融合进了重剑剑法中。

  轰!

  一剑劈出,平静的大河翻起数十米高的波涛。

  波涛翻滚咆哮,好像是有一头无形的蛟龙在翻江倒海。

  哗啦啦……

  足足十多秒,水浪才重新落下,宽阔的河面被砸的久久无法平静。

  “不错,凭此一剑,你已立足宗师之境。”

  秦风点头评价,眼中带着欣慰。

  或许是一路通路路通。

  林平之修炼了重剑剑道后,对运劲使力的武学领悟力超强。

  刚学到乾坤大挪移和太极拳理,就能运用出来,甚至与重剑剑道相融合。

  这已经不是当初那资质平平的林平之了。

  ……

  随着朱祁镇被葬入天寿山明裕陵,京城总算开始恢复生气。

  因为,紧接着就是朱见深的登基大典。

  满城素缟被快速撤下,换上了庄严神圣的各项仪式。

  虽然是旧皇驾崩、新皇继位,奏乐、赐宴这些仪式不再举行,但是祭祀等流程还是不可减少的。

  朱见深率领文武大臣,先是前往天坛祭祀天地,然后又前往太庙祭祀祖宗。

  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秦风,自然也要出席。

  不过不用他做什么事,跟在群臣中看了整场的登基大典直播。

  登基大典终于进入最后一项,朱见深身穿龙袍端坐奉天殿龙椅上,接受群臣山呼万岁。

  朱见深登基之后的第一件大事,不是大封群臣,也不是大赦天下,而是迁都!

  不错,这是他在登基之前就开始着手谋划的。

  京城成了孤城,他这个新皇帝政令难通天下,跟摆设一样。

  金兵暂时是退去了,可随时都能卷土重来。

  况且还有这李阀跟山东王薄虎视眈眈,京城这个位置实在过于尴尬。

  北方,已经不是他所能掌管的天下了。

  反倒是南方,有着长江天险,还属于大明治下。

  只有迁都南方,他这个大明皇帝才算是名正言顺掌管江山。

  南方多富饶之地,只要政令清明,很快就能积蓄起属于自身的力量。

  如此,才有中兴的希望。

  现在朱无视跟诸葛正我全都拥护他,朝中大臣也都换上了他的心腹。

  这个想法提出来后,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

  唯一的问题就是,要选择哪里作为新的朝都。

  其中大部分人都提议还都南京。

  毕竟,太祖皇帝就是以南京作为朝都。

  南京位于长江之上,有着天然的屏障抵御外族、北方反王。

  这个提议获得了朝中大部分人的赞同。

  朱见深却神色迟疑。

  南京的确很好,可也有一个致命的因素,那就是海沙帮。

  海沙帮纵横长江,势力极大。

  如果还朝南京,怕就要受到秦风的影响,这非他所愿。

  身处南京,岂不是给秦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

  到时候,哪还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力量,哪还能实现中兴?

  “皇叔,你觉得应该选哪里?”

  朱见深目光看向了铁胆神侯。

  “皇上,南京虽好,可外族要是南下,依旧有面临今时京城的景象。

  如果长江再失守,南京被围,怕是就无第二次迁都的机会了。

  所以,臣提议迁都临安,一劳永逸。”

  朱无视不假思索道,显然这是提前打好的腹稿。

  “皇上,臣也赞同王爷的建议。

  临安本就是前朝国都,繁华程度不比南京差。

  况且临安更靠南方,也有利于掌控南方局势。”

  诸葛正我也开口附和。

  此话一出,不少提议还朝南京的臣子,也纷纷点头。

  如此来看,临安的确是比南京更安全。

  朱见深嘴角微微勾起,先是满意一笑,然后又看向秦风:

  “秦爱卿,你觉得此提议如何?”

  秦风眸光微敛了一下,可下一秒就笑着道:

  “迁都这等大事,皇上和朝堂诸公商量即可。

  臣虽为锦衣卫指挥使,可只是一介武夫,哪能说出什么建设性建议。”

  朱见深的心思,他看的清清楚楚。

  明明已经选定了临安,却要假惺惺来询问自己。

  这是害怕自己不满意,拖他的后腿。

  不过朱见深这一招,还的确有两分水准。

  迁都临安,既不用受外族威胁,也不会受他的制衡,可以安心发展实力。

  外族就算南下,长江地带也有海沙帮挡在前面,反倒消减了秦风的势力。

  这是一箭双雕的好计策。

  可惜,秦风却很看不上。

  连直面敌人的勇气都没有,就算退的再靠后,又能成什么大事?

  实力,是在战斗中磨砺出来的,可不是躲家家躲出来的。

  况且迁都去临安,京城怎么办?

  直接拱手让给金国?

  城中可是有数十万百姓,把他们的性命置于何地?

  登基大典结束,所有人都忙活起来。

  朝中大臣,开始变卖家产,收拾行李。

  镇抚司,安剑清坐在主位唉声叹气:

  “小风,咱们锦衣卫也要准备南迁了。

  只是皇上最近重用东西二厂,疏远锦衣卫,不知道到了临安是个什么情境。”

  一朝天子一朝臣,安剑清这个总指挥使,在朱见深面前根本就说不上话。

  “放心吧,锦衣卫怎么说也是朝中几大机构之一,他还不敢对咱们怎么样!”

  秦风却是微微一笑,锦衣卫的人遍布天下,足足有数万人。

  可不是说动就能动的。

  “京城的人员分出一半,你带往临安重新建立镇抚司。

  另一半留下来,我有大用。”

  “什么意思?你不跟着去临安?”

  “皇上抛弃了京城,我可不会抛弃!

  城中数十万百姓,总要有人对他们负责。”

  安剑清一惊,严肃道:

  “不行,一旦迁都,城中守军也会被皇上带走。

  留你下来,怎么能守得住。”

  “放心吧,我有办法。”

  秦风双眼散发出光芒,心中已经有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