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抗战之铁血军医>第326章 耕者
  不是钱王玉堂还能送出什么?还敢号称大奖?

  “我要送给阿芳嫂的是工作,可以挣钱的工作,从这一刻开始,王家乡所有的岗位任你挑,挑好了阿芳嫂你或你的孩子就可以去做学徒了,账房先生也好、卡车司机也好、厂长管库也好,学好了就直接上工。”

  工作?

  这东西也能当做大奖吗?

  众人听得有点懵,哪怕王玉堂解释了不少,他们还是没理解到这份奖品的真正价值。

  眼看王玉堂就要冷场了,好好的游园会要弄个虎头蛇尾时,白妍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各位,王教授的意思是,阿芳嫂一家以后的日子,王家乡全包了,子子孙孙都可以在王家乡做工,不管是工厂、农田还是乡公所,想在哪里都可以,想学什么手艺都行。”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密码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那、那不就是说,阿芳嫂一家以后都不用愁了吗?”“这个好这个好,这个大奖比给钱还要好。”

  “啪啪啪啪,阿芳嫂,好运气呀......”

  水边的众人总算是开窍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鼓起掌来,言语中抑制不住的羡慕,气氛也开始渐渐抵达了高潮......

  黄昏时分,招待过众人第二顿饭,依旧是那些车子,再次把王家乡的众人送回了佘山。

  这一大天闹下来,高兴之余王玉堂也感觉十分的疲惫。于是他把外面的工作交给辣手,自己就跑去书房,奋笔疾书起来。

  老犹太和汉娜告辞了,不知何时李秀蕊也悄悄的走了。就在王玉堂完成最后一项工作时,房门外忽然响起了声音。“当当当,王教授我可以进来吗?”

  “请进!”

  原来是白妍,她人直接走到办公桌前,还把一封信放到了桌面上。

  “这是什么?”

  “陕北来的消息,我也是刚刚才收到的。”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喂喂喂,你悄悄往王家乡安插人就算了,能不能不做的这么明显呀?”

  “你、你都知道了?”

  “哼!”

  轻蔑的一哼,王玉堂拿起信来一掏,抖开信纸一扫,神色立刻就严肃了起来,慢慢是又罩上了一层兴奋。

  这是一封感谢信。

  内容主要是感谢王玉堂多次赠予的财物,还有这次专门派过去的专业人才,信上说他们对陕北的建设发挥了重要意义。

  另外还附上了一张借条,上面清清楚楚的标明了所有款项、财物。

  不过最让王玉堂看重的却是感谢信的落款。毛二先生?

  这是哪位呀?

  皱着眉头王玉堂陷入了沉思。

  密码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而办公桌对面,白妍难得看到王玉堂这副样子,一时调皮就没有马上揭晓答案,谁知王玉堂几秒之内就给猜了出来。

  延安时期负责后勤、生产方面的几位人物中,姓毛的好像只有一位。

  如果这封信真是他写的,那这也算是天大的面子了。“想什么那?你知道这封信是谁写的吗?”

  白妍突然开口,打断了王玉堂的思绪。

  马上王玉堂就把信纸和借条郑重折好,塞回到了信封里面。

  “润莲先生有心了,不过落到纸上的东西就是证据,所以我就不给他回信了。”

  就数担

  “你你你你......”

  这次白妍是真的吓到了,她万万没想到王玉堂一口就道破了毛二先生的来历。

  结合王玉堂之前的种种表现,这个人就显得更加高深莫测起来。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
  “没事就回去休息吧,还有口头帮我表达一下,未来我会继续资助陕北,技工培训需要时间,大概半年一年我才能派出一批。”

  既然是谈正事,白妍也迅速收拾心情,重新整理好了思路。“王教授,既然你这么了解我们的组织,今天又表现出对广大底层人民的珍贵同情,那为什么不肯和我们站在一块?共同改造这个国家?完成伟大的目标民族复兴?”

  “又来了,我今天已经很累了,白小姐咱们换个时间再聊吧!”

  无奈的站起来,王玉堂就开始把白妍往书房外面推。

  白妍的力气无法跟王玉堂抗衡,更加理解不了他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一时间是又气又急。

  “你让我把话说完呀!”

  “你不嫌烦我都烦了,我现在这样跟加入你们有什么区别?"“当然有区别了。”

  “对对对,我现在这样更加的安全......”

  无情的把白妍推出书房,王玉堂立刻就看到了在门口偷笑的辣手。

  如此一来白妍也无法再跟王玉堂挣扎、抵抗了。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笑个屁,我桌上有一份号外,马上送到报社去,明天就和报纸一块发。”

  “明白老板,我这就去办。”

  辣手去取桌上的文稿,而白妍稍不留神,王玉堂就一溜烟的窜回了自己的卧室......

  第二天大早,以江鸿影为首的记者们,他们就把叠翠苑游园会的经过,用特大篇幅,仔仔细细的报道了出来。

  《华人之光与民同乐,昔日流民今展笑颜》《叠翠苑游园会一日纪实》

  《今日之王家乡,不一样的王镇长》

  除了这些吸引眼球的标题报道,最让上海市民议论不休的还要数王玉堂撰写的那篇号外。

  《让耕者有其田》

  这号外第一眼看上去,内容不过是介绍王家乡安置流民的情况,以及现在流民大半转变为工人和农民的现状。

  可是一些学识通达之辈,他们却从字里行间嗅到了不同的味道。

  扣扣563743675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这实际上是孙中山先生关于平均地权方面所提出的主张。

  王玉堂忽然提起这个,是不是在夸耀自己安抚流民的功绩?更深入的想一想,这是不是王玉堂王大教授要参政的信号?不过话再说回来,王家乡可是在公共租界的范围内,受公董局的管辖,就连王玉堂这个镇长都是由公董局委派的。

  可王玉堂现在提什么耕者有其田,代表大众索要地权,这算是跟公董局叫板吗?

  还是说这事是出于公董局的示意,要知道兰瑟女士一直是公董局里面的温和派,主张向南京返还部分租界权力,难道这就是某种信号?

看書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