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丁文东的飞扬人生>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姨的异世遭遇
  刘全胜有个姐姐,住在北边邻村,相距不到一千米。姐姐有两子两女,大外甥女出嫁了,女婿是县里司法部门的律师,在他的主导下,去和南方的拘留所打官司,然后拿到一笔赔偿金。

  当时的标准较低,这笔钱并不多,把刘全胜火化后送回原籍安葬,还剩下十二万,这笔钱交给老姨保管支配,又给日后俩兄弟反目留下了祸根。

  钱箱钱柜兄弟万里奔丧回来,一看家乡的形势松懈下来,自己手里卖豆腐也攒了些钱,就商量一下,和原来的房主结算清楚,散伙回来了。

  兄弟分家,老大要原来的祖宅,给老二钱柜盖了新房子,老姨自己手里,处理破烂场的本钱就花完了。

  老大钱箱的女儿还在婆婆照顾着,婆婆又和老二住在一起,偏向一些也就算了,大儿媳妇也没有说什么。

  两兄弟兴趣不同,老大比较老实,把二女儿放在姥姥家,夫妻去南方打工。老二继承了父亲的精明,又舍不得把金贵的儿子交给别人照顾,想在家乡发展,决定在家种地,闲时做些小生意。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大小生意都需要本钱,两兄弟商量一下,就盯着老娘手里的十二万块钱。在王大舅和他们的姑父监督下,老姨拿出十万块钱,两兄弟每人五万。剩余两万块,是老娘以后的养老和疾病基金。

  看似合理的分配,却成了兄弟争吵的根源。

  老二在家种地,需要购置小四轮子,置办一套橡胶轮大车,加上农具,就得一两万块。他分到手的五万块钱,加上卖豆腐攒下来的几万块钱,就是做生意的资本。买了辆柴油机版的三轮车,南街北集的买粮食,收购应季农作物,送到大商户收购站,赚取差价。看書喇

  他什么生意都做,卖饲料、卖化肥、倒腾一切赚钱的东西。

  他的儿子会走以后,老婆再次怀孕,就把儿子交给奶奶带着,把老婆藏到外乡街上大姨子姐姐家住闲待产。

  老姨照顾孙子孙女,哪有不尽心的道理,孩子穿衣吃零食,以致后来上学,平时头疼发烧的看病,都是从这两万块钱出。她不种地,田地由儿子耕种,儿子供应米面,但没有任何额外收入,两万块钱还被老二拿走一万二,买这个那个。

  然后,在一个秋天割稻子的时候,孙子发烧病了。本村有个村医,傍晚时打了一针,退烧了。第二天午后又起烧了,村医一看,说送乡医院吧!

  乡医院输液一夜,依旧不能退烧,建议送县医院。

  县医院待了一昼夜,也觉得棘手,叫去外地大医院。然后钱柜夫妇把不满周岁的二女儿送到了阿绣手里,带着儿子去了江城协和医院。

  钱柜没有岳母娘,只有个岳父,媳妇家里有两个大舅哥,有四个姐姐,他老婆最小。这第二个孩子没谁给照顾,钱柜又说老娘照顾不周,才让儿子患了大病,就把女儿送到表嫂照顾。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那时东子家三女儿都上初中了,阿绣照顾这个孩子一年半,等钱柜媳妇又生了第三胎儿子,放心回家不再流浪后,才接回去。孩子只要平安生下来就好,罚款的事儿,慢慢再说!

  他家的大儿子被延误治疗,烧成脑瘫。回来后,依旧交给老娘照顾。

  老姨很自责,耐心照顾到八岁,还是站不稳,大小便失禁,钱柜也没办法,顶着三胎名义交罚款,最后狠心找了邻居,给他几百块钱把孩子背走了,送到外地的一家福利院门口丢了。

  多年以后,老大钱箱有了第三个孩子,是个儿子。钱箱两口子一直打工,三个孩子都上了大学,大女儿二女儿都是学医,还考上了研究生。小儿子学的是程序软件专业,毕业后进了华为集团,也算是替父母的辛苦争了口气。

  钱柜的两个孩子一个也没考上学,初中之后就回来了,也不打工,在家啃老。他的生意倒是越来越大,开沙场预制场、收粮食、当开发商盖房子出售,很是红火。

  可怜老姨,到头来却无处藏身。老大说你一直跟着老二,和他是一家的,两万块钱都给了他,理当由他负责一切。

  老二说你俩常年不在家,三个孩子上大学考研,不都是她照顾出来的?老娘这么多年吃的住的穿的都是我在管着,到老了你也不管一下吗?

  老太婆就去找女儿菜花,菜花说:“当年分钱时可没我的份儿吧!你该树叶落在树底下,有儿子哪能找女儿呢?我也有公公婆婆要照顾呀!”

  大家都有道理,老姨就去找村里,村里没办法,给她盖了扶贫房,孤零零的在村外树林边上,依旧还在替儿女操心。

  现在,菜花变成了刘玉凤,还会有外地磨豆腐的事儿吗?刘全胜的胃病少发一次,那就不会早死了吧?他们一家的奋斗也许会是另一种目标和结局吧?

  扣扣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老王叫王学西,被丁文东安排在自己书房里工作,整理文档,整理照片和那些视频,简直成了多媒体编辑器。

  自己的书房禁止进入,私人秘书张扬也不行。她和许玲有大堆的文案工作要处理,仿佛重新回到学生时代,老师布置的课业繁重,除了要完成给火凤凰的剧本提纲扩充外,还要按照师傅的思路,写出各自的穿越题材小说,丁文东怕她们打扰自己工作,又要求她们凭着记忆,根据照片意境,写出各自的游记散文。

  张扬知道,丁文东文字工作室里可不止自己一个人,火凤凰那边有剧作组,专门整理扩充丁文东给出的题材。比如一部三侠五义,结合许多传说故事,竟然要拍一部三百集的系列剧《包青天》,限于自己的历史知识,张扬没能也没敢参与到这个宏大制作当中,也就不知道具体拍摄进度了。

  作为公司主要创作人员,她知道公司今年有两部电影拍摄计划,两部连续剧拍摄计划,四部戏都是古装题材,自己整理的脚本,是不是被采用?她现在还不知道,只知道,师傅也在酝酿一本文字巨著,从不断增增减减的大纲上看,估计百万字以上。

  许玲作为新收弟子,考核期还没过,她的专业不是文字处理,愿望是成为专业歌手,可师傅说:“打好基础才是关键,文化底蕴是个人素质的基础。单纯依靠别人写歌,你登台演唱,那有什么意思?自己底蕴达到了,水到渠成,张口就有新词,起手就有旋律,那才是真正音乐人。”

  这话似乎有道理,那就按照师傅的指导计划慢慢来吧!

  丁文东去工厂转悠一圈,运转运营方面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魏常言把规划中的鞋厂场地食品厂拿了下来,提前建好小学校学校的工程队就在这里分包项目,开始基建。

  这是预定计划的一部分,十四支建筑队近千人陆续完工后,全部转到这里突击建设,不耽误年前出产品。

  说到乡村小学建设,现在上街围着打招呼的人成倍增加,步行的话,围观的人更多。

  架桥修路,修建学校医院,这可是造福子孙的积德善事,那几百万块钱换得称赞无数,不知道被多少人称为大善人,丁大善人!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一所学校二十万的捐助金,显然不够,市县把这个项目当做重点来抓,拨出每所学校五万块配套资金,要求各村组选拔村民协助,减少建筑队的工时,降低人力成本。

  现在,老侯和王思楠就来林场汇报工作,邀请丁文东九月一号出席开学典礼,也是学校落成暨验收通过交付使用的仪式。

  丁文东笑着拒绝了,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干什么,你们组织活动,人家学校不花钱吗?请了记者和上级领导,会后再招待一下,这些钱用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不好吗?

  王思楠问:“上级来检查,到底是谁来?”

  “暂时保密!”

  去制剂室实验室那边检查一帮徒弟的作业,刘召左岩等四人的手法力度都较好,认穴也大部分合格,剩下的就是实践磨炼了。当然,他们没有内力,只是扎针而已,离真正的灌入内力,驱动气血流转,达到祛邪扶正的效果,还差了千儿八百年的火候。

  丁文东要求他们练功打坐,现在连本门心法还没有传授呢!

  表扬他们一番,就去看药剂组的徒弟,她们学习了本草纲目,图片上认识药材倒是没问题了,也做了许多常见药材的药性检测,每人都写了大量笔记和实验数据。但是,对于药方的认识,限于基础和门派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讲过一堂课呢!

  暂时是顾不上辅导指导他们了。

  陆子华通知说:陈老爷子到了省城,明天下午可能就直接到镇上。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气氛陡然紧张起来,镇上街道上警察增多,无关人等被通知限制出门,环境卫生再次检查清理一番。

  林场这边的预制场停工,大部分工人放假,少量工人留下。做些浇水养护预制件的工作。林场的环境被反复清理,然后把那座小楼打扫擦地,弄得一尘不染。农场的车辆也被禁止出车,擦得明光发亮,摆成一排,停在预制场上。

  丁文东无语,这样的形式主义欺骗谁呢?

  带着双儿、丁子维、丁子盈三个,加上王志峰的儿子王靖,姚二凤带着儿子周林,在池塘边上烧烤玉米棒,爷儿几个弄得手脸一塌糊涂,乐悠悠的又叫爸爸去摘莲蓬剥米吃。

  至于几个孩子的识字课本,统统摊在荷花亭里的案几上,没人理会。

  陈老爷到了镇上,住进万安宾馆,就是房管所位置的丁家旅店,那里被丁文东恶搞取名为金钩客栈,恰好有部粤港影片里也有这个名字,却是家赌坊,只得改名为万安宾馆。

  这里被租用,所有的服务员更换一遍,丁文东要求人家走后留下两个专业人员,对这群村姑进行培训,可以不收租金,对方很满意的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