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丁文东的飞扬人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丫鬟刘玉凤
  梅奶奶回家了,丁文东就不能和阿绣回西四北街那边去住,必须留在梅家胡同陪着奶奶。

  老太太喜欢热闹,一会看不到孩子在身边,就着急的寻找,生怕在哪里碰到磕着了。

  丁子维兄妹两个,只要有三分钟看不见的安静,那就肯定是躲到哪里出状况了。不是搞破坏,就是弄出些危险的情况。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从小撕纸巾撕书,倒奶粉盒子玩儿,大了些就玩得比较科技了,把所有能找到的小镜子摆成一定的角度,结合墙上的壁镜,这样那样的折射反射,把户外阳光引进来,竟然把窗帘燃着火了。

  又去厨房玩调配,把面粉洗衣粉辣椒油调料和水,混了一大脚盆,搞了几十斤混合料,两个人在盆里和面玩儿。

  淘气的事儿毕竟还是少数事例,两人继承了父母的艺术细胞,更多的还是和文艺有关。那就是跟着电视机,学习模仿秀了。

  这也是梅奶奶高兴的时候,叫刘玉凤协助,化妆找道具,开录音机找磁带,给他们鼓掌鼓励。

  做错事,就要挨揍,阿绣不打孩子,刘玉凤肯定不敢打,梅奶奶舍不得打,这个恶人只能东子来做。丁子维大点,凡事都是他起头的,自然要代替妹妹挨揍,象征性的打屁股动静很大,阿绣当然要来脱架。两人都是演员,这个配合就很好,表演很真实,起码糊弄他俩的智商绰绰有余。屁股疼是肯定的,打过之后再讲道理,两个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记住了,当场是心悦诚服的答应不再犯错,转眼又有新的尝试。

  刘玉凤小艾两个就要收拾烂摊子,梅奶奶还要说教她们一番。说她们当丫鬟都不够格,要搁以前,跪瓦片挨鸡毛掸子是少不了的,就凭你们这样,一天挨八顿都不止。

  姚四凤跟着祝道凤来到京城,住到曲铃家,等东子哥和大姐回来,就搬回来住。

  阿绣吵嚷几句,就不管她们了,说好好的学不上,耽误学业是你们自己的事!

  丁文东看见他俩,像空气一样,一个桌子吃饭时,也没有一句评价。他早出晚归很忙碌的样子,两个人理亏,不敢乱问,只好在家好好照看孩子。

  可孩子要上学啊!第四天也就是十一号了,丁文东带回来一个姑娘,英姿飒爽的很耐看,对阿绣说叫小唐,是两兄妹的家庭教师兼司机,和小艾玉凤三个负责每天接送上学放学,以及在家时的业余辅导和生活起居管理。

  身份证-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陆子华来了,徐三也来了,还带来礼物,然后第二天,丁子维和丁子盈开始上学,去了南边的一家很高标准的机关幼儿园。

  小唐开着辆外形很特别的黄颜色保姆车,小艾和刘玉凤各人陪坐一个小孩子座位,送到后就回来,学校中午管饭,下午四点去接回来。

  丁文东回某处履职报到后,看上去很忙的样子,阿绣也回原单位去工作了。然后,阿绣的任命就下来了,属于文艺单位的文职中校,还去单位领了补发的病假工资和各种补贴四万多块,回来后又哭又笑的闹腾半天。

  到了月底的时候,丁文东的事情也逐渐明朗起来,经过总医院的反复检查复查,确定脑袋的问题已经康复,这才有了后面的结论。

  职务方面很模糊,这个所的副所长,那个委员会里的副主任,这个组长,那个副站长之类的任命就有十来个,全部和国防科研有关,不知道会不会领十来份工资?一个单位去签到上班占用二十分钟的话,加上来回跑路,一天就那八小时,还能干什么工作?看書溂

  终于有一天傍晚他回来时的动静不一样了,从街口面馆门前就下车了,在夕阳中步行回家,面馆负责人已经换了,付慧红早就调走了,但还有个老员工,老远就跑出来迎接:“丁座!啊!不!丁司令!丁大帅!你回来啦!”

  食客都是周围的街邻,一看是丁文东,穿着新式夏常服,红色肩章上一颗金星熠熠发光!

  曲伍曲铃都已经下班回家,一听动静就全部出来看。

  街口的小卖部李婶,看见东子挺拔的身影,说了句:“啊!东子的武将军梦想真的实现了!”

  曲铃瞪她一眼,看着东子听见这话,步履变得踉跄起来,就带着麒麟兄弟连忙追了过去。

  讨论群563743675

  丁文东公文包扔在一边,趴在奶奶膝盖上,大哭起来,刘玉凤站在一边,捧着他的帽子,也在流泪。丁子维和盈儿依偎在小艾身边,一动也不敢动。小唐坐在桌边,没有丝毫表情;姚四凤和祝道凤站在一边,不知所措。

  奶奶默默流泪,然后拍拍他的脑袋,说:“好了!事情已经过去了,还在想着薇儿,看看孩子吧!都在看着你呢!”

  丁文东康复出山,荣升将军,李吉和黎萍都来道贺,李妈妈一家也过来了,石继申夫妇带着两个儿女也回来贺喜。

  星期天的时候,徐三和陈敏来了,陈伽带着双儿回来,几个人准备去饭店吃饭。刘利民夫妇带着小宛和弟弟也来看望。

  小宛已经十岁了,正在上四年级,已经学会了矜持害羞,她那个八岁的弟弟,还是遗传了母亲的强大基因,在这里都毫无顾忌的横冲直撞,在家肯定也是无法无天。他东抓一把,西挠一下,对小宛的侵犯看来已经很平常了,小宛逆来顺受,已经没有反抗举动。

  他来推搡双儿,被愤怒的双儿一个肘击绊腿组合秒杀,撞翻在沙发上,大哭起来。丁文东吭了一声,他偷眼看看主人脸色,就不敢再胡闹了。

  自家也有孩子,去饭店太闹,就叫刘玉凤去面馆那边叫炒几个菜,自己在家也整治一些菜,把曲伍兄妹叫来,就在家里吃饭。

  大家不是一路人,只能说些日常话题。陈敏说:“一千四百多人啊!东子你看到几个小青年?你要是在那十万人当中就有点年龄偏低,在那四十万人里面才合适!”

  她说的人数是这次衔级改革的评定人数。将级人数一千四,校级十万,尉官四十余万。

  “没办法!咱流血多、杀人多、功劳大、学历高,起码比那五十万人多些吧!”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几个人不说话了,说起学历,丁文东去大学坐过一整天了吗?竟然拿到了本科结业证书?不过,那毕业论文确确实实是他一字一句写出来的,被老师删减后,刊登在学报上。

  他还拿到了中医执业执照,从前天起,就是有正式资格,能行医治病救人了。

  拿到几件心慕已久的东西,还领到了自己的津贴工资和补助,这个就比阿绣的多了几倍。这些钱统统交给奶奶保管,这是真正的职务工资,和那些不务正业赚来的钱不同,那些钱全部都来得不太真实。

  曲伍的儿子叫曲奇,这是个很搞笑的名字,曲奇饼在北方还不十分流行,主要在南方深广澳民众喜欢。

  那种写着曲奇饼干的产品,在北方就卖不动,不知道王运殊这样有文化的人,怎么这么有趣,不是给孩子的未来找乐子么!下一个孩子是不是叫朱古力?啊不!曲古力?

  麒麟兄弟跟着父母暑假时去了乡下,就见到了丁子维。人们惊诧之间,爱把事情闹大的刘玉凤,就去把尹红母子叫来了。说老朋友来了,你不来看看吗?

  王小林知道东子不在家,就允许她去陪曲铃姐玩几天。结果就把魏续华给惊到了,麒麟兄弟和王冲王闯两个,还有个丁子维,简直是一个模具生产出来的,只是有点版本大小差异。

  梅奶奶一看,就责骂刘玉凤多事儿,开始插科打诨转移话题,叫孩子比着唱歌跳舞,扭来扭去。

  此时再见到几兄弟在一起玩耍,梅奶奶一看刘玉凤眼睛乱转,又想拿这事儿破题发言,就开始打岔,转移目标。问张扬许玲跟着东子去了哪里,看到什么稀罕景物。

  张扬比较理性些,就专门挑选稀罕事儿说,说去了阿绣的二舅家,姚小三在家放羊,骑着红马,跑了几十里地来看我们,来了还没吃几口菜,他老爹喝醉了,胡乱骂人,就把姚二舅绑在儿子后背上,骑马驮了回去。

  本书首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
  又补充说:“阿绣的舅舅可是厉害人,家里有五百多只羊,外面放羊的时候,羊群赶到人家棉花地里。那些棉花已经拾花快结束了,还有些棉桃不开花就下了雪,人家都不想要了,公家要把棉桃捋掉拿回家,慢慢烘干就开了,也能掰出来卖掉,增加收入。”br>
  “他在棉地放羊,绵羊在雪地里是什么都吃的,摘掉棉花的棉壳,干得扎手,老绵羊嚼吧嚼吧就吃了,更别提那种青棉桃了。”

  “可巧领导到地里检查,就看见他的羊群乱跑,满地吃棉桃呢!他看见领导来了,想把羊群收拢起来也来不及了,这样逮住了,要写检查受批评还要扣奖金的,姚二舅多聪明啊!扑通就倒在路边沟里,哼哼嗨嗨的叫唤起来,领导一看,以为他发病了,哪还顾得赶羊,忙着把他送到医院。”

  梅奶奶就大笑,说:“这人耍小聪明,不实在!”

  阿绣忙着在单位训练,据说还成了老师,回来也很忙,忙着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提包里都带着许多学习资料。

  张扬描述的外地美食,对刘玉凤来说就很向往,鼓动她仿制出来尝尝。张扬从小就会做饭,但只知道吃到的味道好,食材的初加工半成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她就不知道了。比方说大盘鸡里面的拉条子,那种味道就形似而神非,自己也觉得不对口味。

  丁文东回来,听说这种事,就来了兴致,说:“暂时还顾不上,等几天工作有了眉目了,我在家教你们。这东西不是眼看就会的,尝一口别人的菜,就要悟!领悟人家的加工步骤和手法,比如说那种红油面皮,啊!我又想吃了,来!我来教你们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