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丁文东的飞扬人生>第一百七十七章 为了房子找对象
  现在的记者为了抢新闻,已经到了无缝不入的地步,首先是晚报上一则小报道,被调查挖掘后,就升级为整幅整版的大篇幅了。

  报道说,梅家胡同的梅奶奶,丈夫是北洋军阀,贪污克扣截留官兵饷银,藏在自己院子地下和家具里面,这个人就是认养了传奇人物少年丁文东的梅奶奶。而且,丁文东的成就,和这个梅老太太的资助有很大关系,他投资建设的许多项目,都是利用这个资金发展起来的。

  口口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作者凭着臆想猜测胡编乱造,把污水泼向丁文东和尸骨未寒的梅奶奶,还说她是军阀的小妾,姓名都编得跟真的一样。

  丁文东脾气再好,也是要反击的。一纸诉状告到了区法院,要求报社刊登道歉声明,澄清事实,追究主编和那两个记者捏造事实造谣诬蔑的责任,赔偿受害人名誉和精神损失费用,总金额四十二万元。

  诉状里还要追究四家小报转载的连带责任,除了登报道歉外,也要承担受害者的名誉精神损失费相应赔偿,金额在四万到十二万不等。

  这种夺人眼球的花边报道,是眼下很流行的一种形式,报社也乐此不彼,蹭蹭热度反而更能提高报纸销量。

  法院调解时,报社还带理懒理的,自以为只是走个过场,五家报社一个代表也没有到场。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调解时间刚刚过了时效,五家报社被同时查封了,文宣部门适时地公布了新的新闻报道改革规定,重申了一些原则。

  然后就宣判了,五家报社违反规定,捏造假新闻,有违职业道德,四家报社被撤销报刊登记号,永久关闭。一家市级晚报影响较大,被暂时关闭,无限期整改。

  既然没人反驳丁文东的申诉和请求,查封的报社被强制执行,从查封账户里如数补偿丁文东为受害人伸张的精神损失名誉损失,包括本案调查取证审理费用总计七十一万挂零。

  前后全过程仅仅三十一天。

  一时间,舆论哗然。丁文东接受法制报的记者采访,从媒体舆论大环境说起,新闻自由要端正方向,客观真实的报道社会现象,引导舆论方向,这不是副刊,不是文艺题材,你写丁文东可以,但不能像写故事那样随意捏造。

  讨论群563743675

  他对晚报这样的舆论载体,出现这样的状况感到吃惊,对主编人员的素质感到担忧。

  记者问他是否愿意公开事情的原委,丁文东答应了。

  他从梅奶奶的年龄说起,梅奶奶今年七十九岁,应该是出生在辛亥革命前后,他出示梅奶奶解放前的照片和解放后的户籍登记资料,都显示丈夫是个旧时代军官,跟北洋军阀没有关系,年龄上也不可能是谁的小妾。

  从历史角度分析,北洋水师的存在只有七八年时间,马关条约之后,余部被整编为新的部队,这是北洋水师的饷银不假,真实情况无法猜测。

  展示的几张照片上显示,破拆出来的金锭和银元上,倒模标记和封装油纸上都是北洋水师的印记。梅奶奶死前并没有透露任何消息,我自己花掉的每一分钱都有据可查,没有用梅奶奶的钱。

  丁文东当着记者和电视摄像头,大胆说出自己的推测:"我现在不需要也不能私吞这笔巨款,它属于北洋水师,也就属于我们的国家,属于海军。我猜测梅奶奶的父辈或者祖父,是北洋水师的将领,因为未知原因,把这些钱藏在家里,然后北洋水师消失了,兵荒马乱年代,这笔钱就交给女儿来守护着,她又经历一辈子的动荡,现在终于让它重见天日,我替她交给国家,交给海军,也是为国防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梅奶奶是个守护者,是个英雄!"

  记者笑着说:“这是个曲折的故事,你有没有想法把它写出来,让更多人了解真相。”

  “蒸箱不可能还原,只能有更合理的推测。时间许可的话,我很乐意完成这件事。”

  摄像机镜头面前,丁文东把法院判决的赔偿支票,七十万六万四千余元,交给坐在一边的卢主任,请他代自己转交给海军。

  记者追问一句:“你所伸张的赔偿数额有整有零的,是根据什么计算出来的?”

  讨论群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丁文东说:“根据他们的刊物发行量,计算出他们的利润,这只是他们当天的利润而已,我没有多要!”

  众人大笑。

  一场关于新闻报道和违规刊物的清理整顿开展起来之后,短短几个月时间,全国范围就查封各类违规刊物,无注册登记小报等等出版物三万多家。许多发行量很大的畅销刊物被取缔,罪魁祸首公推是这五家报刊,连锁反应扰乱了无数人的生活节奏,祖宗十八代被无数人咒骂。

  一直到了三月底,那家市级晚报的管理层经过大换血,采编人员经过培训后,才复刊发行,第一天复刊号上刊登了正式道歉信,同时在文艺副刊上刊登丁文东新作《北洋北洋》。

  这说明双方已经达成谅解,原有的合作重新开始,但都是后面的事了。

  丁文东忙忙碌碌到处出差,到了腊月就放了大假,一直到元宵节都不用上班,就有时间陪着孩子了。

  幼儿园小班的管理真的很任性,老师担心孩子冻病了,雨雪天就可以自动请假。

  有时小唐小艾把学生送到学校,可那里一天里就他俩到校,人家十几个小朋友都没去。现在,过了元旦,就全部放假了。

  可两兄妹喜欢上学,在家急得坐不住啊!丁文东就带着他们去了双儿的学校,到那边去看姐姐。

  双儿在什沙海那边,上的是小学二年级,和太爷爷住在一起,中午回家吃饭。

  读者身份证-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陈伽有自己的工作,丁文东不便打扰,只是周末偶尔和她母女见面。

  他在这边也有房子,却没有装修,那些小院子里,有柏树臭槐等等什么树,那树不准私自放掉,砍伐手续很麻烦。阴森森的感觉,影响到正房采光,也就没有装修。

  魏常言和李娟的房子附近,还有一处小院子,只是修缮一下,也没有全面装修。

  由李洪运陪着,看了自己的诸多房产。现在的房价还没有升温,高楼价格最多就是一千七每平方,比上海那边便宜两百块左右,已经被舆论吵闹不休了。看書喇

  有人计算过,说一对男女朋友同时大学毕业开始工作,结婚存钱,上班市民或者体制职工,每月就那百十块钱工资,不说省吃俭用一辈子了,扎住喉咙不吃不喝,到退休也买不到一套六十平方的蜗居。

  市民都热衷于去郊外住高楼,市中心的四合院无人问津,有的人把小院子卖掉,到郊外去买楼房。

  李洪运现在是西城著名民营企业家,开着一家房地产公司,新世纪工业区的大片宿舍区,都是他和市房建公司合作开发的。

  民营公司的员工工资高,一般员工基本工资都在一百五以上,像春语服装厂、春风塑料厂、东风机械厂等等,都是丁文东亲手创建的街道企业,产品已经牢牢占据大份额市场比例,又和部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人家的工资都是两百块以上,据说绩效工资和奖金加起来,有部分员工能拿到四百元。

  他们的住房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签订长期聘用合同的夫妇,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住房,而且面积户型可以自选。这个需要三步走,凭结婚申请初选出来的夫妇,结婚证是第一条件。在单位连续工作三年以上,且保证并续签十五年用工合同的,才可以优先入住新居。

  房子价格是根据面积核定的,公司和银行对接,贷款为住户提供百分之三十的补贴。其余百分之七十,依旧由公司财务部按月代扣房款,直至扣完全额房款,付款过程中产生的利息由公司负担。

  讨论群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当然了,根据政策形势,这批房子的户型大都是按照三口之家设计的小户型,大部分是五十六平方的两居室,少量三居户型也就七十八平方,按照现有价格计算,补贴后也就六万多到九万多之间。

  按照夫妇俩每月扣钱五百块计算,一年六千,十五年期限可以提前扣完。他们的工资名义上是一百五左右,实际上加上各种补贴和奖金,平均每人都在五百块左右,夫妇俩用一个人的工资扣房款,在目前的消费水平下,完全没有压力。

  他们在全市的工资水平属于高标的了,感谢丁文东提供的优厚待遇,有的人已经工作了六年了,还能提前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楼房,这可是令人羡慕的机遇。

  但是,即便你干满十五年,这房子也不能转手卖掉,你想转让,也只能拿回原有房价的代扣款,返销给单位房管处。到时的物价无法预测,折旧和溢价部分全部属于公司,利息就没和你计较,还有个百分之三十的补贴款呢?

  这个条款很人性化,至少员工们是这样认为的。他们还很实在,认为房子就是用来住的,好好的为什么要卖掉?

  新世纪工业区的日化厂,食品厂,卫生用品公司,就有员工两千多人,加上服装厂等街道工厂的员工,都将安置在六里桥以西的生活区,第一批楼房去年交付九栋六层楼,可以安置四百多户,据说引发内部员工恋爱结婚热潮。

  今年这个联合公司和华林、华讯、华盛公司合作,吸收他们参与投资,在北边的铁路边上买下更多地皮,计划修建十六层电梯房楼群。

  内部员工宿舍价格肯定要比商业住房低,只对内部员工发售。许多人都知道,华林华讯等合资公司有丁文东的股份,那就是说服装厂塑料厂等街道工厂的工人,也能住进电梯洋房了?

  消息被落实确定下来,今年结婚的新人就更多了。

  李洪运问为什么要找个新院子住,丁文东说:“家里人多眼杂,过于吵闹,马上要放假了,还会增加人口,闹哄哄的,我要把她们分离出去一部分。”

  读者身份证-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哦!那——你们斜对面北沙沟那边不是有个院子吗?装修得很漂亮,住十个人也没问题啊!”

  “走!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