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丁文东的飞扬人生>第二百三十七章 你不是在做梦
  王志峰如今是当地成功人士,发家致富能手啊!被推选到村里担任村主任,可惜组织关系还没有通过,以后还可能更进一步,成为村支书。

  他很少有时间去村部工作,不只是在丰乐干活儿拿工资,自己还买了农场更换下来的大型拖拉机,还在西边路边搞了个农机修理部,请自己的大姑家叫柱子的老表帮忙,农闲时还下河给人拉沙,那日子过得十分红火。

  一帮客人这家吃了吃那家,就在他门口继续讨论修路问题。

  丁文东和阿绣王志楠领着孩子到北坡地里转悠,看着薄雪下面麦苗青青,他们采用机器播种,比外村的撒播出苗齐备,长势也更好一些。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
  地上衰草连天,排水沟里聚积了半沟融化雪水,午后的阳光温暖,空气清新,往北就能看到祝家庄的排房,还能看见大仓库的蓝色彩钢瓦。

  丁文东问:“小姨的男朋友找到没有?过完年,你都二十六了吧!”

  小姨说:“没有合适的,有机会就和张扬那样,领养个孩子就好了。”

  领养孩子的话题对于阿绣来说,十分敏感,也带有特殊意义,丁文东解释过,她就笑了起来。

  轮到王志楠诧异了,就问:“有什么不对吗?张扬的孩子是怎么回事?问她也不说!”

  丁文东看看阿绣,说:“没什么!我以为她和你说了呢!其实,我给你选了个男朋友,绝对合适,只是他现在不在这边,我派他去莫斯科去了,大概明年过年能回来。”

  “谁啊?我得看看怎么样?”

  “你见过的,我的徒弟,刘召,比你小了两岁。”

  小姨努力想了一会儿刘召是谁,就说:“随缘吧!机关事务我已经厌倦了,工作太规律,没有新鲜感,整天都是那些报表文件,还要熬三十年,哪有张扬那样自由随意,你看我能不能下来,以什么样的方式体面下来。”

  “不能!既然你看不惯现在的工作方式,要么你辞职,体制改革之后,除了有个城市户籍,你的什么待遇都不可能保留下来,几年以后,你依旧是个普通市民。还有个办法是,以官身进入市属企业,直接变成企业高管,政企分开后,你还是经理或者高管。待遇水平不会降低,生活什么的相对自由些。”

  口口563743675

  “比如呢?”

  “比如到驿都工业区去,那边不是有市属什么企业吗?你学习的专业对口吗?”

  吃饭的时候,王志峰就综合了村民的意见,问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给小王庄以至全大队修路。

  丁文东笑着说:“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给你们小王庄修路,是看在亲戚情分上,可以免费,给你们村几千人修路,我除了落个傻子名称,还有什么?这条路大约有三千米左右,花十几万修了主干道,其它没有受益的村子还有人骂娘吧!”

  “那你看我们小王庄的怎么修?能不能给我们也搞高产田改造,就像祝家庄那样。”

  “可以啊!你们都有资金,能一次性搬出去吗?你是村主任了,这样行不行?你们现在有十户居民,我给你们一笔钱,你们再拿一些积蓄,把村子整体搬到南边路边去,然后给全村土地改造一下,每家原来多少土地,给你们规整到一起去,地形我已经看过了,这个巨大的空心村,旧宅加荒地能多整出八十亩土地,这部分就是属于我了,行不行?你们把这块地让给西边的李寨,李寨从西北角划拨出八十亩地给夏庄,夏庄再从西北角划出同样面积给高君义那庄,他们那里就能协调出北坡一块地,和农场挨着了,我的地盘就能扩大点。”

  “这太麻烦了吧?就是我们同意,牵连的几个村组也不会同意的。”

  “你不问问怎么知道?”

  王志峰忽然明白过来,说:“李寨和夏庄高庄都搬到南边路边来,也这样改造一下,村道就能修建起来了!”

  丁文东点点头说:“对!就是这样,这叫利益捆绑!”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过了元宵节,徐自强协调好手续,邀请丁文东一家跟着去粤港度假,丁文东肯定不想去,原计划就是让张扬母女几个过去侨住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张扬和阿绣又达成了什么协议,阿绣就来找东子,讨要一枚水晶戒指,然后两人关系亲蜜无间,不去了。

  没办法啊!这女人的脸和猫狗一样,变化太快。

  徐自强带着韦珠娘是定住粤港的,大孩子留在京都上学,学龄前小孩子跟着珠娘和青芫一起过去。将军坳那边的住处不能送给他,只能在附近重新购买别墅。但一时之间没有合适的房源,他们一家就被安排住酒店。对于青芫和孩子们来说,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颠覆了他们的世界观,无疑是到了仙界天堂。

  徐家在这边也是有底蕴的,安排十几个人住进一个什么山庄,一遍那排建设自己的住处,然后火凤凰的助理们按部就班地开展业务,徐自强在这里停留十来天,安排孩子们上学,办理户籍关系等等琐事,安排妥当,这才回家。

  丁文东也来了,他带来张扬张玉奴两个,没有带孩子一起过来,这个行动依旧属于私自越境。

  邓姐交流几天,传授上工尺古谱翻译课程。可大姐对这个反应很迟钝,注意力都在张玉奴的才能上,见她对着古谱直接弹奏琵琶,声音悦耳旋律通畅婉转,现成的直观的表现都有了,还学什么古月曲谱啊!

  张扬几天没见丁子捷了,急着回家,就建议说:“大姐一起过去吧!东子还有录像视频呢?”

  这个诱惑无法拒绝,大姐就脑子一热,跟着三个人跨过一道门,出现在丰乐农场的二楼音乐排练室里。

  雨水过后,春雨绵绵的,气候潮湿,林场的桃花梨花次第绽放,看着就生机勃勃,令人振奋。

  农场深处小楼上整天传出悦耳的琴声,影响到了孩子们的上课。

  本书首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
  家庭学校设置在小楼旁边的空地上,一个彩钢板房围成的小院子里。教师是小田和唐二姝,孩子们根据年龄分为两个综合班,大班学生不用管了。自己会查字典查找资料解疑答惑,生活方面也能自理,小班由卢竹张文静担任课外辅导和生活护理员,比如丁子捷,睡觉需要陪护,早上喊不起来。

  至于小萝小艾等人,水平所限,只能继续留在厨房工作。

  阿绣听见楼上音乐悦耳,推开房门,想看看东子在折腾什么,结果就愣住了,邓姐对着钢琴,抑扬顿挫地偏着头,双手上下翻飞,十分投入。

  张扬不在这里,张玉奴在一边,戴着耳机记录什么,也没发现阿绣进来。

  丁文东看见阿绣,过去拉她进来,正式介绍给大姐,大姐说:“来了两天了,你们好吃好喝端上来,可我还没拜见女主人呢?这算不算是不速之客呀?”

  邓姐的普通话很标准,带着吴侬口音,软糯糯的,很亲切。

  阿绣见有客人,也就客套起来,问了新曲问题,大姐说:“东子在哪里淘到一本古乐谱,找我安排乐队排练,这里面有失传已久的曲目,不宜公开,还有就是我的身份问题,只能在你家练习一下了,打扰之处,还请海涵!”

  “啊!啊!”阿绣还能说什么?大家都是同道中人,那就一起玩呗!

  丁文东的工作就是翻译古谱,演化成五线谱,再结合录音录像,重新编器配乐,把原著复制出来。

  可唐代的乐器和现代乐器的差异巨大,种类不可同日而语不说,配器声调和演奏风格都相对简陋,直接复制出来,肯定不符合现代审美观,这就需要改编,添加更多配器。

  首发&:塔>-读小说

  大型曲目需要数百人合奏,也不是三两个人就能完成的繁杂工作,需要以后找机会安排交响乐队合奏。

  几个人选择了八首小调,用电子琴琵琶风笛等乐器合编出简化版的乐曲,在把这些旋律精简一下,加入吉他提琴等现代元素,丁文东又给结合意境填词,整编出一批古典韵味浓厚的歌曲来。

  大姐说这不够一张专辑啊!

  丁文东就从大型阵乐宫廷乐里精选出几个精美旋律片段,演化扩充一下,编写了四段相对完整的短曲,也是按照同样的方法,先做轻音乐,再浓缩一下,加了乐器,编成朗朗上口填词,成为流行歌曲。

  曲目分为男女声版本,众人排练一下,大姐选了五首,阿绣演唱三首,张玉奴唱了两首,还有两首适合男声,丁文东亲自演绎。

  用电子琴吉他和张玉奴合奏,这样那样编辑合成,把这十二首曲目弄得有模有样,基本满意。

  这还不算完,丁文东给大姐换了服装,戴上帽子围巾口罩,到广场和街上参观,没人的时候,露出真容,保姆车上换了服装,拍了许多视频照片。看書喇

  然后回来请小唐小田和唐二姝帮忙编辑一下,作出许多音配画MV,于是,一个个古风画面的古装男女,就皮在一起,变成一个个带有故事情节的视频,结合歌曲或者纯音乐,那就是催人泪下的短片情景剧啊!

  大姐看看日历,在农场这边竟然玩了二十天,顿时着急起来,耽误了其它工作安排不说,家人们还不知道该怎样着急呢!

  “不急!回去时,把这个小妹妹带过去,给你当个助理吧!她的音乐造诣很出众哦!”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张玉奴拒绝说:“不去!东哥去了我再去。”

  邓大姐顾不上问其它,拉着东子单独说了会话,她问的问题很尖锐:“我能感受到这个张玉奴对你的依赖,你说实话,她到底是哪里来的?”

  丁文东拍拍桌子上的那本线装书,说:“她和这本书来自同一个地方,比如丁子瑜丁子谨和丁子捷姐弟三个,是我和张扬在那边生的孩子,我回来没法交待,就对阿绣说是领养的。这个张玉奴,也是在那边领养的小丫鬟,当时才十二岁,养了七八年,才华出众才带回来的。你想不想去领养个回来?”

  这话对大姐的世界观冲击太大,一时半刻她也消化不了。她在林场住了这么久,没有出过大门,但保姆服务员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也了解得差不多了,尽管对这些人的来历有过猜测,也没想到有这么复杂的成份。愣了许久才反应过来,问:“那么说,那天带回来的一车人都是那边过来的?徐总的家人——?”

  丁文东点点头,说:“丁子谨丁子瑜的名字是王维取的,张玉奴是李龟年的徒弟,你考虑一下,想去旅游了,给我打电话!”

  “还是先送我回家吧!你是说,跨过这道门,是另一个世界!”

  “你不是说梦话,你的理解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