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从相声开始称霸娱乐圈>第121章 这就是诗词大赏好吧
  表达一切感情?

  这有些夸张了吧。

  池获说着,不少人再次皱起了眉头。

  刚刚提问的纪文文同样如此。

  秦可贤直播间现在已经突破了百万在线观众。

  “吃货这就开始吹牛了?”

  “表达一切感情?”

  “请,帮我表达一下被绿了的感情~”

  “我觉得这话说的有些太大了吧。”

  “我有种预感,吃货今天要栽了~”

  “这可不是相声舞台啊喂,说话可是要负责任的。”

  ……

  开启了师者光环的池获,觉得自己的思路十分的清晰,继续说道:“兴奋、愤怒、压抑等等感情都可以通过诗歌来表达。”

  “诗词就是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形式、一个载体。”

  “这种载体随着历史阶段人们表达感情的喜好、侧重不同,从而演变出不同的形式。”

  “这些形式就是我们今天所接触到的律诗、绝句、词、乐府诗、现代诗等等~”

  随着池获讲述的深入,众人皱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此时站在舞台上的滔滔不绝的池获好像一个渊博的师者一般,所讲述的东西总是能够让人跟随其不断深入。

  “具体来说,在春秋以前,先民们生活比较随性,所以对于情绪的表达也更加的质朴。”

  “以爱情为例,他们的表达往往直抒胸臆。”

  “用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有什么说什么。”

  “现在我们来还原一个简单的场景,一个男子行走在水边,见到一只雄性雎鸠鸟在求偶,不由得想起自己也是一只单身狗,心底对于另一半的向往越发的浓烈,然后感情不由自主的开始流露出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池获一边说一边转身在黑板上开始板书,“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看着河水里面参差不齐的荇菜左右摇曳,这个男子对另一半的向往就更加浓烈,夜不能寐。”

  “睡不着觉了,如果这女子能够像这荇菜一般被我采回家,我一定会兴高采烈的鼓瑟吹笙表达我的爱慕。”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内心的对窈窕淑女的向往好像滔滔江水一般有感而发,形成了那个时候比较鲜明的文体。”

  “在我们现在来看,这是一种是个体裁,但是对于当时的人来说,不过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表达方式而已。”

  池获放下粉笔。

  台下的一群人已经彻底看懵了。

  下意识的吞了吞口水,看着黑板上有力的瘦金体。

  “这是他自己写的?”

  “网上没有这首诗!”

  “碉堡了,本来以为是个菜鸟,没想到是个老雕?”

  “这逼装的我服!”

  直播间里瞬间炸锅。

  现场的一些人也不淡定了。

  尤其是提出问题的纪文文,更是两眼冒光。

  李天一直接拿出了小本本,开始记录着什么。

  孔明和刘昭两人相视一眼,眼底的惊骇毫不掩饰的。

  黑板上的这首诗无疑是一首十分经典的古风诗,而且从韵味上来说把男子对于女子的爱慕和追求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看起来十分露骨,可又是那样的舒服。

  池获稍作停顿,继续说道,“到了汉代,各类表现形式就变得更加丰富起来。”

  “加之乐府的出现,让我们对于那个时候的诗歌研究变得更加的方便。”

  “同样以爱情为例,这次我们以一个性情豪放的的女子来说。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下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池获转身又在黑板上写下一首诗,“十分简短的几句话。”

  “就是一个女子对于男子的爱慕和向往。”

  “到了什么程度呢?”

  “山崩地裂的时候冬天打雷、夏天下雪的的时候,我才敢断绝对你的爱慕。”

  “这放在今天是多么勇敢的爱恋。”

  “那怕在现代这个开放的时代,大多数的女生做不出如此豪放的事情吧。”

  紧接着池获话锋一转,“到了唐代,各种律诗、绝句兴起,诗人也习惯于将情绪隐藏在中规中矩的诗词格律当中。”

  “这和唐代社会风气密不可分。”

  “同样是对爱情的表达。”

  “还是一男一女两个人,因为种种原因爱而不得,有感而发。”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中规中矩的格律诗,但是对于诗人感情的流露同样显而易见。”

  “宋代更是如此,但是和唐代不同,宋代人对于词的创作更加偏爱。”

  “或者说,宋代人更加喜欢用唱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同样是一男一女的离别,爱而不得。”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黑板已经被池获写满了,池获转过身,看向众人,“长短句的表达,便于吟唱,用吟唱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是宋代人比较喜欢的方式。”

  而此时,下头的人已经完全看呆了。

  那些个老教授们都奋笔疾书,将池获黑板上的几首诗全部板板正正的誊抄下来。

  这些玩意儿可都是原创哇!

  从先民到乐府,再到唐诗宋词,这家伙来者不拒?

  通通场景还原?

  这特娘的是什么水平?

  一群老教授觉得脑袋嗡嗡的。

  池获完全打破了他们对诗词创作的理解。

  与此同时,直播间的吃瓜群众也蒙圈了。

  “我觉得我特娘的渐渐的听不懂了~”

  “我感觉池获现在真的就像是一个老师一样~”

  “这哪里是什么讲座,根本就是吃货的诗词大赏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