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弃女小医妃>第9章 储备过冬物资
  这两天,张玉婉没事就往后山跑,除了拾些柴火外,还想找找看有没有好东西。

  结果还真找到一株藏在灌木丛中的人参。

  “小宝贝,你也藏得太好了吧?我差点都错过你了呢。”

  张玉婉挖起来一看:“嗯,年份小了些,保守估计能卖个一百两左右吧。”

  欣喜带回家,放在床下,准备等哪天有机会再去集市时,卖掉买一些棉被棉袄等过冬的衣物。

  “娘,我今儿又挖到一株人参,就是年份小了些。”张玉婉悄悄告诉了张氏。

  张家湾地处北方,冬天寒冷且时间长,如果不早作准备,孤儿寡母很难熬过这个冬天。

  “娘,咱们花点银子,请人把四面的墙和屋顶修补了一下,在屋子里砌一个火炕吧。”

  张氏点头:“是该砌个火炕,要不然天冷了会冻死人。”

  说干就干,张玉婉第二天就请了人,花了几两银子修补了破庙,砌了火炕。

  有了火炕还需要大量的柴火。

  这些天,张玉婉带着张玉柱,一天天的都在忙着砍柴火,运柴火。

  张氏喝了解毒药,但眼睛暂时还看不到,只能煮煮饭打打下手。

  经过半个月不间断的努力,两姐弟砍回来的柴火,把破庙周围空地都给堆得满满当当。估摸着够冬天烧了,两姐弟才停了手。

  其实在张玉柱看不到的地方,张玉婉还收了不少到空间,也利用空间搞小动作帮忙运柴火。只是为避人耳目,才留了一部分堆在破庙周围而已。

  万一遇到特殊天气,柴火多准备点才有备无患。

  不得不说,这时候的勤快,在不久后还真救了一家三口的命,这是后话。

  两孩子这段时间太累,张氏心痛了。

  “婉儿,柱儿,晚饭做好了,快洗洗手,来吃了早点去休息。”

  吃晚饭的时候,张玉婉看向张氏:”娘,我明儿准备去集市,把那株人参卖掉,买点面料和棉花,做几床被褥和几身棉衣裤。“

  ”再买点粮食油盐之类的必需品,要不哪天下雪了,再出去就难了。“

  张氏点点头:”嗯,娘知道了。婉儿,有哪家的车去集市吗?“

  ”没有,娘,我自个儿去。买了粮食棉花,我雇个牛车拉回来就是。“

  张氏不赞成:”婉儿,去集市太远了,要走好久的。要不,你去你刘大叔家,雇他们家的牛车吧,这样娘才能放心。“

  张玉婉想了想,有些事想捂也捂不住,便同意了:”娘,那等一下吃完饭,我就去找刘大叔说一下。“

  饭后,张玉婉跑着到了刘大家:”刘大叔,您明儿有空吗?我想雇用你家的牛车去一趟集市,买点棉花和吃的回来。“

  ”婉儿,叔有空,别说雇不雇的,叔送你去就是了。“

  张玉婉笑着拒绝:”那不行,刘大叔平日就没少照顾我们家。现在,我雇别人的牛车也要花两百文,两百文能买几十斤粮食呢。那这银子为何不给刘大叔呢?乡里乡亲的,我娘说要互相帮助。刘大叔,就这么说定了啊。”看書溂

  刘大面露笑意:“好!婉儿,回家帮我谢谢你娘。”

  张玉婉走后,刘大媳妇小声给刘大嘀咕:“婉儿家这些天,又是砌火炕又是修补房子的。别人都在议论,她们孤儿寡母的哪儿来的银子?现在还要雇车去集市买东西,别人还不知道会说成啥样呢?人家照顾咱家,明天你提醒一下婉儿。“

  刘大点点头:”嗯,别人咋说,咱不管也不参与。张氏是个正经人,孩子们也是懂事的。人家孤儿寡母被赶出家的时候,没人说什么。那些人看不得人家过得好,看着人家过好了心里就不舒服。真不是东西!“

  天微亮,张玉婉起床收拾好,把人参装进布包,往村口赶,到的时候刘大已经等着了。

  ”刘大叔,早啊。“

  ”婉儿,你也早。来,上车吧。“

  刘大看张玉婉坐好,”驾“一牛鞭抽在牛屁股上。

  ”婉儿,这些天,你们家请人砌火炕修补房子,人家在议论呢。“刘大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

  ”刘大叔,我知道别人在议论,我懒得管。我们家不偷不抢,银子是我挖药材挣的,来得光明正大,她们爱说说去。刘大叔,你瞧,我手里还有一株呢,前两天才挖到的。我准备去卖了买点棉花过冬。“

  张玉婉说着把人参拿出来给刘大看。

  ”婉儿,你是个能干的孩子。这东西估摸着能卖几两银子,你们一家三口这个冬天饿不死了。“

  刘大只听说过没见过人参,瞪圆了眼睛不住的称赞。

  ”刘大叔,我也是运气好,砍柴的时候遇见的,可能是老天看我们一家孤儿寡母可怜吧。“

  两人说着说着,很快到了集市。

  ”刘大叔,你在这儿等着,我先去卖人参,等卖了人参买好棉花再来叫他。“

  刘大点头,张玉婉转身跑走了。

  ”哟,小姑娘快来我看看,今儿又有什么好东西?“

  到了上次的济安药铺,掌柜一眼就认出人。

  张玉婉从布包中拿出人参:”掌柜伯伯,这次的没有上次的大,年份要少一些。银子你看着给吧。“

  掌柜仔细看了人参:”嗯,这次这人参估计只有六十年左右,给你一百五十两吧。“

  张玉婉接过掌柜递来的银子:”谢谢掌柜伯伯,我要去买粮食和棉花,天要冷了多备一点。“

  ”好孩子,去吧,银子小心着点。“

  先去布庄,分别选了适合三个人做棉衣裤的布匹,再选了做棉被褥的面料,结了账才去买棉花。

  "掌柜的,你帮我算算,做三套被褥,三套棉衣裤需要多少棉花?“

  掌柜一一问了人的身高胖瘦,估算了总的需要棉花数量,算好了银钱。

  张玉婉让掌柜的送到刘大的牛车上。

  ”刘大叔,再等我一下,我再去买点东西,很快回来。“

  张玉婉去肉摊买了一整个后腿,走到没人的地方,收入空间。

  又给张玉柱买了肉包子和一些小零食,还有一些生活用品。等快到牛车附近的时候,才从空间里悄悄调出一百斤粮食。

  ”刘大叔,我买好了。你有啥要买的不?好一起带回去。“

  刘大摇摇头,赶着牛车回村。

  回到破庙,刘大帮着把东西搬下车送进屋,张玉婉递给刘大两百文和两个肉包子:”刘大叔,今天辛苦您了。“

  刘大道谢离开。

  过冬物资全部备齐。

  张玉婉在心里反复排查各种可能性,假如遇到特殊情况,准备的东西会不会欠缺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