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都市情感>弃女小医妃>第217章 北疆煤矿
  张玉婉摆摆手。

  “但我现在还不敢肯定,北疆的黑石头是不是煤炭。”

  “咱们还是等消息吧。”

  “一旦确认是煤炭,就可以组织人开采。”

  “开采出来,北疆的百姓们,这个冬天就可以用上煤炭。”

  “煤炭的用处很多的。如果推广起来,百姓们的生活质量将大大提高。”

  “厨房也将面临一场大变革。”

  “好!那咱们就耐心的等着。”郭老将军搓着手,激动不已。

  祭祀活动结束,大家因心里有事,只在皇陵呆了一日,便启程返回京城。

  北疆附近的玄灵殿分舵。

  这日,分舵接到从京城通过特殊渠道,传来的秘密信件。

  看过信的内容和图片后,便全体出动,赶赴信中所说的区域。

  “咱们分成几个小队。”

  “一个小队负责一个方向,找到东西后就用布袋取一点样品。”

  “是。”

  经过几日的查探。

  几个小队在目标地区,方圆几十里范围内,均找到了图片上的黑色岩石。

  领头人回了一封信,整理了十来个小布袋。

  同样用特殊通道,连同信件一起紧急送往送往京城。

  十月底,凤明渊接到送回来的东西。

  看了一眼口袋的东西后,忙命人去接张玉婉和郭老将军等人进宫。

  张玉婉得知是北疆送了东西回来后,立马进了宫。

  一一仔细查看布袋里的黑色岩石。

  看完后,张玉婉喜出望外:“是煤炭没错!而且还都是品质最好的无烟煤。”

  众人听了都控制不住的高兴。

  “太好了!”

  凤明渊高兴完,又把玄灵殿下属的信递给张玉婉。

  张玉婉接过看了:“方圆几十里都是,那这个煤矿的储煤量不小啊。”

  郭老将军等人提出问题:“可这煤炭怎么烧呢?烧着以后又是什么样子呢?”

  张玉婉笑笑:“很简单,我这就示范给你们看。”

  “张公公,去取一个空的火盆来,再准备一点引火的柴火和碎木块。”br>
  “是,奴才这就去。”

  张公公答应着,兴奋地跑走了。

  片刻后,带着人拿来一个火盆,一些引火的柴火,还抱来一捆劈得较小的木块。

  “郡主,这样行吗?”

  “行。”

  张玉婉亲自动手。

  先在盆里放上引火的柴火,又在上面横七竖八铺上一层木块。

  然后点燃柴火,很快木块也被引燃。

  等木块烧得很旺的时候,张玉婉把鸡蛋大小的煤炭,一块块地放进盆里。

  大家都静静地看着。

  很快,大家就看到煤炭慢慢变成红色,还窜起了一些小火苗。。

  “大家看吧,煤炭烧着了就是这个样子的。”

  “感受一下,是不是温度比烧柴火要高一些?”

  众人点头。

  “而且,煤炭烧的时间,还要比普通柴火长久一些。”

  大家纷纷赞叹。

  “真是太好了!以前只当它们是石头,没想到却是宝贝。”

  张玉婉点头:“现在,煤炭也确认了,烧法大家也都知道了。”

  “接下来,就是开采的问题。”

  凤明渊应道:“嗯,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安排。”

  郭老将军发话:“郭家军在北疆还有几万人,这件事可以交给他们去干。”

  张玉婉提醒:“外祖父,挖煤炭也是有危险的。”

  “您最好还是找些有开采经验的人,去指导开采才行。”

  郭老将军乐呵呵地答应:“嗯,好!”

  “这样,我郭家军的将士们,就不是吃闲饭的,就还对国家有用。”

  凤明渊重重点头:“郭老将军,郭家军战时保家卫国。”

  “和平时期,又主动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担,为国家节省了大笔的人力开支。”

  “你们为凤月国作出的贡献,朕和百姓都会铭记于心。”

  “从即日起,郭家军将士们的军饷,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五成。”

  “等煤炭开采出来,推广销售得了银两后,看情况再给酌情增加。”

  “将士们到了年龄,国家也会酌情增加安家养老金额。”

  郭老将军和郭青林两兄弟听后,激动得“扑通”跪地:“谢皇上恩典!”

  “修路要不了几十万人,咱们可以再调一部分将士,去北疆开采煤炭。”

  凤明渊赞同:“朕看可行。”

  张玉婉则提醒凤明渊。

  “煤炭资源是国家的资产。”

  “阿渊,对煤炭的推广和销售,你要拿出个章程出来。”

  “一定要让百姓们用得起煤炭,买得起煤炭。”

  “嗯,明日早朝上,我会安排人,立马着手这个事情。”

  “好,那就没我什么事了。”

  “我这就给小茹她们写封信,你派人送给他们。”

  “大启挨近咱们北疆的地方,应该也有煤炭。”

  “让他们也去找找,也开采出来给大启的百姓们烧。”

  “好。”

  张玉婉迅速的写了信,说了北疆煤炭的事,还附送了几张煤炭的图片。

  把信交给凤明渊:“安排人送出去吧。”

  凤明渊接过点头,吩咐凤雷:“赶紧安排人送出去。”

  “是。”

  第二日早朝,凤明渊把北疆煤炭的事情一说。

  大臣们即刻炸开了锅:“这是大好事啊!”

  “对啊,原本咱们以为的岩石,现在可以当柴火烧,那百姓们冬天就不怕冷了。”

  “是啊,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咱们凤月国,有这样为百姓干实事的皇上和未来国母,何愁不富强啊?”

  “就是!”

  众大臣激动过后,齐齐跪下磕头:“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郡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凤明渊抬抬手:“好了,现在朕要选一个人出来,制定一套煤炭推广和销售的章程。”

  “这个人要头脑灵活,还要能远赴北疆去实地考察,根据民情撰写章程。”

  “任务重大,影响深远。”

  “众位爱卿,大家举荐一下,看谁来合适啊?”

  丞相站了出来:“皇上,臣觉得永安侯府的大公子,能胜任这个事。”

  “他现在在翰林院任编撰,是个人才。”

  几位大臣附和:“陈大公子确实可以胜任。”

  凤明渊在心里,回忆了一下陈大公子的模样:“行,张公公,去把人找来。”

  “是。”

  陈大公子很快随着张公公到了大殿。

  “微臣陈永泰见过皇上。”

  “平身吧。”

  “朕找你来,是有一件重大的事情,交给你去办。”

  “你可有信心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