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为什么不能跟她相认,她又为什么要来试探你呢?”

  “不想让是因为我觉得没这个必要,至于她为什么来找我嘛,大概是一个人守着秘密太难受了,想找个人说说吧。”

  能在这里相遇是一种缘分,但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她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

  虽然现在剧情已经崩得估计连作者都不认识了,但,永远不要小瞧女主光环。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少接触为妙。

  休息过后,陆文希又恢复了紧张忙碌的工作。

  很快便到了接待外商的日子。

  不知道是不是春季广交会理查德的事让外商们有所顾忌,这次的外商意外的老实。

  外商们顺利入住后,陆文希就跟着朱姐一同去安排展会的事。

  开展那天,陆文希见到了外交部的领导。

  他作为发言人上台讲话。

  陆文希在下面愣愣的看着他。

  他无论是样貌和性名都跟她知道的那人不一样。

  但在陆文希的眼中,两人的身影渐渐交接相合在一起。

  外表和姓名不一样,但他们都一样的清俊儒雅,在做的事也都一样。

  后面陆文希就投入到挣外汇的大业中去了,完全没想到自己能有跟他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这天陆文希刚要去吃午饭,就被朱姐叫走了。

  “什么事啊朱姐?”陆文希边捂着咕咕叫的肚子边跟她走。

  “领导要见你。”

  陆文希疑惑的歪头,领导要见她?

  为什么?

  “我最近都有好好工作,领导为什么要见我?”

  原本严肃着脸的朱姐不由的勾起嘴角,“大概是你工作很出色,领导想当面表扬你吧。”

  “哈?”陆文希更懵了。

  朱姐却没再多言。

  “同志,陆文希同志带过来了。”

  “好的,麻烦你帮她搜个身,多余的东西不能带进去。”

  陆文希本以为朱姐口中的领导是蓝主任或者更上一级的领导,但一看这架势,她知道里面的人地位很不一般。

  “小陆同志,抱歉了。”

  陆文希摇头,很配合她的搜查。

  她身上也没带什么东西,除了一个装着各种药丸和急救用品的挎包

  把包除下后,那人打开门示意她进去。

  陆文希努力压制心中的激动,因为她已经通过系统知道她要见到的人是谁了。

  她一进去,屋子里的人都把目光看向她。

  这些人里面,陆文希只认识蓝主任,所以她将自己紧张不安的目光投向这个她唯一认识的人。

  蓝主任朝安抚的笑笑,然后介绍道:“部长,这位小同志就是陆文希。文希,这位是外交部的领导,宋部长。”

  陆文希连忙向他打招呼,“宋部长您好!”

  清俊儒雅的人笑着向她点点头,“你就是陆文希同志啊?我可是听说过你很多的事迹呢。”

  陆文希尴尬的眨眨眼,“我好像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啊?”

  那人听后哈哈大笑,“没错,你做的都是对人民有益的事,是个好同志!”

  蓝主任在一旁接道:“您可别这么夸她,她还小呢。”

  那人不赞同的摇摇头,“正是因为年纪小所以才要夸嘛!在她这个年纪能做成这样的事难道不值得夸吗?”

  其他吩咐附和道:“值得,值得!”

  陆文希被他们说得脸都红了,半是激动半是不好意思。

  蓝主任见状就连忙说,“诶,你们就不用当着她的面这样夸她了,没见她都不好意思了嘛!”

  宋部长问了她一些平常的问题,比如说家里的情况,大队下面能不能吃饱饭,日常工作生活能不能得到保障,她的学习情况等等。

  只到听见她肚子咕噜声这才反应过来她还没吃饭。

  “小陆同志还没吃饭呢?”一看时间都一点多了。

  “走吧,咱们今天也尝尝组织办食堂的饭菜。”

  蓝主任站起身来,“欢迎,您能在我们这吃饭那再好不过了。”

  一行人纷纷起身朝门口走去。

  陆文希往旁边让了让,想着等他们离开后再走。

  没想到宋部长去回头对她招手,“来,小陆同志跟我们一块去。要不是我突然把你叫来,也不会耽误你吃午饭。”

  陆文希不敢置信的眨眨眼,目光询问的看向蓝主任。

  待蓝主任轻轻点头后,陆文希才快步跟了上去。

  “到前面来嘛,小同志不要害羞。”其中一人见宋部长对她的态度很好,便也笑着招呼她。

  宋部长点头,“小陆同志,你跟我仔细说说你们大队和公社的事。”

  他都这么说了,陆文希只能硬着头皮走到他身旁。

  门外的人见她就跟在宋部长身侧,眉毛都不带动一下的。

  显然料到宋部长会这样。

  边走,陆文希边跟他们说丰旗大队的发展和改变。

  “很好,你们大队长和公社领导很有想法,现在药材厂怎么样,草药供给得上吧?”

  “能,我出来前刚招收了不少新员工,草药收购和药材炮制都没问题,供给量很足。”

  其他人听后不由的点头,能根据地方特色,创办工厂,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个公社领导和大队干部是干实事的。

  “我听说你们还把下乡支援的知青同志充分利用起来,还培养了不少优秀的赤脚大夫。”

  “是,知识青年有文化又是从大城市来的,比我们有见识。国家派他们下来就是支持农村建设的,总得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嗯!你这个见解很独特啊。”好些知青下去之后都只是在接受中下贫农的再教育。

  自身知识分子的作用却很少得到发挥。

  “那赤脚大夫呢,你们又是怎么想的。”

  “领导们这么想的我不知道,但多一个大夫,就有更多的老乡们可以不用受病痛的折磨。

  而我们大队有培养大夫的这个条件,正好公社也有这方面的培训,随性就让有想法的人都去试试。”

  大队下面缺医少药的情况他们都了解,也都在为改善这方面而努力。

  听到她这么脸色都露出了些笑意。

  “食堂到了,咱们先打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