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希露出一个受伤的表情,“书记,我是那种有事才找上门来的人吗?”

  覃书记横了她一眼,“少跟我耍宝,有事说事。”

  陆文希当即收起表情,“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我们大队的码头……”

  当初他可是答应要考虑的,如今他都要高升了,总得给句实话了吧?

  原来是为了这事啊,覃书记心里觉得好笑,“怎么,这是担心我说话不算数呢?”

  陆文希连忙摆手,“没有,就是想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能不能建也得给个准话,他们也好另作打算。

  都说想要富,先修路。

  但以公社的条件,修那么长一条路还是有困难的,既然这样还不如修个码头呢。

  这样投入少不是,效果也不差。

  至于他们大队通到码头那一小段路,下面几个大队就能给修出来。

  “放心,已经报给镇上了,回头我会帮忙盯着的。”

  如今松江公社手握两个外贸工厂,镇上自然很重视。

  如今松江公社下面大队的草药都要先送到丰旗药材厂进行加工炮制,然后才运往各地和出口。

  建码头的确有必要。

  他也请康老看过了,建码头是可行的,设计图都出了,就差动工了。

  “我就知道您是个为民众考虑的好书记,劳您费心了。”

  “行了,少给我戴高帽,还有事没有?”没事赶紧走,别耽误他时间。

  一个小姑娘在他办公室里待久了不好。

  后面的话他没明说,但陆文希听出来了。

  “没什么事了,就是我之前在花城给来自各地的接待员们做了场培训,这是当时的讲义,您看看有没有用。”

  覃书记一直想多培养一些有能力的接待员,她这样做也算是投桃报李了。

  “哦?我看看。”

  上次培训的结果不佳,他就有点泄气,这小孩也被弄怕了,培训一结束就跑了。

  没想到……

  他认真看起来,越看越激动。

  看来上次培训效果不好是出在人身上啊!

  这样的话,培训还是可以继续搞的。

  他到新岗位,的确得拿出点成绩来。

  虽然他已经有计划了,但这个也不错。

  “有用,叔谢谢你了。”

  这孩子一心为公社着想,他很欣慰。

  “嘿嘿,有用就行。”陆文希拿出一包茶叶放到桌上,“您马上就要调任了,这个就当是给您的庆贺礼物吧。”

  要是别人这样说,覃书记当然不乐意,但说话的人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孩,送的也是她家里炒的野茶,他就是收了也没什么。

  “好,叔收下了。”

  陆文希识趣的走人,她在这待的时间有点长了。

  回家后她把覃书记的话如实告诉大队长,知道码头这事基本定下来了,陆洪涛高兴得不行。

  只要这码头一建,他们的货就更方便运出去了。

  虽然药材厂有自己的货车,但拢共就几辆,能运的货有限。

  “好,你回去跟七叔说一声,我和阿忠晚上去找他。”

  既然码头的事基本定了,那之前做的粗略计划就得弄详细点了。

  近些年他们大队发展得好,小年轻们的婚假之事都多了起来。

  不过为了不让人犯红眼病,他一直压着不让大伙建新房子。

  现在看来可以适当动一动了。

  “好,那我就先回去了。”

  陆大夫知道后只沉默的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当天晚上陆大夫和陆洪涛他们一直谈到很晚。

  第二天大队干部们又开了一早上的会后来连赵书记和康老爷子也被喊过去。

  队员们对他们的动作很是好奇,但也不多问。

  反正最后都会征求他们意见的。

  果然,几天后就召开了大会,说要见房子。

  药材厂要建员工宿舍,大队要规划兴建一批房屋。

  这消息一出可把大伙高兴坏了。

  对很多人来说,房子就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所,有了自己的房子才算有了安定的家。看書溂

  之前队里一直压着不让大规模的建,小年轻结婚分家的才能申请修建。

  现在算是放开了。

  建房的提议得到了队员们的一致通过。

  但怎么建还有待商榷。

  知青们看着大队的人高高兴兴的规划新房子,都羡慕得不行,有人还动了留在这里的念头。

  好在被劝回去了。

  李牧原和陈雯静都确定恋爱关系了,却一直不结婚,就是不想扎根在这里。

  “唉,其实如果一直回不了城,在这定下来也挺好的。”莫晓莹小声嘀咕。

  “你说什么呢?”罗菲菲柳眉竖起,“我们可是说好了要一起回城的!”

  虽然丰旗大队的确很好,但再好能好过城里?

  这里想买什么都不方便,去趟公社来回就得半天时间。

  “我、我也就这么一说。”

  陈雯静安抚道:“是啊菲菲,晓莹她不过随口一说,你别当真。”

  公社上面建议参加工作的社会青年积极考取学历证书,从侧面说明了社会上还是需要他们这样的知识分子的。

  这让原本坚持要回城的他们更加坚定了信念,如今怎么能被房子给动摇了呢。

  “这还差不多。”

  她们是来到这里最早的一批知青,现在虽然已经融入这里的生活,但回去的想法从未改变。

  其他知青也是这样想的。

  他们来这里也算是积极投身农村建设了,丰丰旗大队对他们这些外来知青算得上是非常好了。

  让他们进工厂,让他们当老师,在生活上也很照顾他们。

  但他们和丰旗大队的人都清楚,他们这些知青总有一天会离开这里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没有人跟知青结婚的原因。

  “你说我们能申请员工宿舍吗?”他们虽然是知青但也是药材厂的员工嘛。

  大队里的房子他们指望不上,那药材厂的呢?

  “阿兵哥你想多了,就算有员工宿舍也是优先给住的远的人的。我们就不用想了。”李牧原回道。

  黄小兵却还是不死心,“阿钦,你跟队里人的关系最好,帮忙问问吧?”

  “阿兵哥你真想知道可以自己去问厂长嘛,我还要去上课,就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