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爸爸生日,叶跃和李越泊回了藏冬镇两天。

  他们这一辈的人接手工作后,父母们老早就按计划退休。李爸爸惨一点,只给自己谋到了个半退休的闲职上,但基本也是三天两头在镇子里了,日子惬意得很。

  藏冬镇跟之前没什么变化,还是车一驶入镇子边界,路旁风景就开始不同寻常的美丽。棉花糖一般的云、碧蓝如洗的天、绵延的山、茂盛且层峦的植被……

  商会的项目遍布全国,再加上李越泊有意要补偿蜜月旅行,两个人已经去了很多地方,见过了许许多多他乡的美丽风景。

  但故乡总是不同的。

  藏冬镇总是不同的。

  “在想什么?”李越泊捏了捏握在他掌心里的叶跃的手,问。

  凤泉山项目给藏冬镇带来了大量游客,但这个项目在建造之初就做好了全盘规划——充分考虑了藏冬镇相对排外、不喜被打扰的特性。

  项目主体离藏冬镇街头还有段距离,而且项目体量大,涵盖食、住、玩等一整套的配套设施,通往项目地的主要公路也是单独规划的一条跟邻镇接壤的公路。

  所以游客虽然增加了很多,但基本都集中在项目地那边,对镇子的打扰很少。这一点从他们的车一驶入镇子边界,车流量就明显减少就可以看出。

  因为路上车很少,所以李越泊改成了单手握方向盘,余了一只手去握叶跃的手。在一起的时间越久,李越泊对叶跃的渴求也越大。

  日日早晚的冲撞与律动是最基本的安抚,还有散落在日常中的亲吻、拥抱、十指交缠、摩挲肌肤……亲密之外李越泊还要大量大量的亲昵。

  他像一尾鱼,靠叶跃这汪水活着。好在叶跃不嫌弃他,也不拒绝他,所有的亲密与亲昵照单全收,腿夹腰、手搂脖,如水包容。

  “在想我刚刚用了故乡这个词,”温热从被李越泊亲吻的手背上传来,很舒服,叶跃眼睛微弯,语气带点娇,“手指也要亲。”

  在一起时间越久,他越会流畅表达他希望的李越泊对他的亲密与亲昵。交缠的甜夜里,他甚至学会了抓挠着李越泊的背让他快点给他,然后李越泊会哄着他说一些在清醒后会烧红脸的不要脸的话。

  坦白说,不论是私下里还是明面上,不论是和李越泊还是和这个世界,他都越来越自如。曾经连归属感都没有,如今已经自然地认起了故乡,所以叶跃有点感慨。

  李越泊懂他的感慨,举着手一一吻过指尖。车窗外美景掠过,故乡越来越近。

  李爸爸这些年应酬够了,所以生日宴遵从他的意思没有大办,就是家里人一起吃个饭。但到底是生日,所以跟平日的吃饭还是有点不同——启用了久不用的柴火灶。

  叶跃和李越泊到家的时间早,烧火的事就落到了叶跃头上,他是烧柴火的高手。火柴一划,先把易燃的麦秆点上,塞进灶膛里,再放上干木柴。

  木柴要在灶膛里搭起来,再把底下的麦秆灰掏一掏,火很快就烧起来,欢快的火光在灶膛里跳跃,映在叶跃漂亮的眼睛里。

  麦秆是罗三叔赠送的,去年他种的小麦收成很好,除了麦子,他还挨家分了一些晒干的麦秆。藏冬镇家家屋里都有柴火灶,平日里不怎么用,但家里有事时,大家还是喜欢用柴火灶。

  李爸爸生日在春夏交接时,气温还算宜人,只是烧着火会热一点。李越泊挨着叶跃坐在长凳上,手里拿了叶奶奶的蒲扇一下一下给叶跃扇着风。

  今日是两个爸爸掌厨,妈妈们打下手,要做的菜有点多,但人也很多,所以忙中有序。柴火灶在单独的一个厨房里,灶大锅大,配套的厨房里的案板也大。李爸爸脸上扬着笑把肉倒入锅中,“滋啦”一声,热气伴着热油滋声升起。叶爸爸在切菜,菜刀落在菜板上是一连串的“笃笃”声,边切菜还边在问他们关于那些走过的城市的印象——父母们早年都去过这些地方。

  叶跃一边往灶膛里添柴一边回答。妈妈们站在垃圾桶旁边正在剥蒜,手法很快,蒜衣哗啦啦掉落,边剥边商量下午去哪儿打牌。

  阳光从玻璃窗照进来,一派祥和。

  午饭过后父母们打牌的打牌,钓鱼的钓鱼,叶跃和李越泊拉了一车的东西挨家送礼。回来一趟,街坊邻里他们都备了礼。

  先送的是隔壁二叔家,除了给长辈的礼物,还有给阿梨的小玩具。阿梨已经长成大猫了,倒还认得他们俩,冲他们喵喵叫了两声,又绕着两人腿肚转了两圈,软乎乎的猫尾沿着两人脚踝绕了绕,似乎觉得寒暄够了,一个纵身就跃上了树。

  二叔说阿梨现在不得了,上房揭瓦那叫一个溜,好在不贪嘴,加上藏冬镇的人对它也包容,所以倒还没惹出过什么事。

  又去看了元二叔和邓五叔,可惜两个人都不在家。隔壁婶子说元二叔天天海钓,还迷上了卖鱼,让如果他们有时间可以去市场那里寻一寻,邓家婶子也这么说。

  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是元二叔的鹦鹉,也就是英英,英英本来是不会说话的。可近来阿梨学会了上房揭瓦,就老是来逗它。英英是一只自由的鹦鹉,也不知道阿梨是怎么总能寻到它。

  叶跃和李越泊过来时,正好看到阿梨又在逗英英。阿梨从房顶跃起要去够英英,英英也很有战斗力,翅膀一扑腾,拿了自己带回钩的嘴就去啄阿梨。

  一个抓不到,一个啄不到,但就这么来来回回你来我往地能闹腾好一阵子。

  隔壁婶子显然已经很有经验,让他们先别急着走,还端了两把椅子出来让他们坐。左右没事,叶跃和李越泊就这么坐那儿看。

  看了一阵,猛地,英英张嘴蹦出了一声急茬茬的猫叫,特别逼真,特别像被惹得猴急了的阿梨发出的叫声。隔壁婶子被这猫叫逗得大笑,说老元天天教说话教了这些年,不如阿梨三两天。

  英英还在“喵呜喵呜”,是有点好笑。它这猫叫一发出,似乎就跟阿梨有了别样的交流,阿梨也“喵呜”一声,两小只就此歇战,阿梨屁股一扭,踩着瓦片姿态优雅往远处走,英英扇着翅膀飞在它头上方跟着它。

  又去看了罗三叔,他忙着要去田里巡视他的鸭子。是的,罗三叔又养回了鸭子,因为他有新的竞争对手了——老于也也开始养鸭子了。

  “阿树嘛,”罗三叔说,“起码阿树成年之前,老于年年都要养鸭子,所以我也要养。”

  原因很简单,每年端午,藏冬镇是要划龙舟的。龙舟赛时要抢鸭子,镇上会选十五个小孩在水中把鸭子一抛,龙舟赛开始。直至鸭子全部被抓完,哪条龙舟抓到的鸭子多,哪条龙舟就是当年龙舟赛的冠军。

  尾湾海素来平静,龙舟赛时就用渔船拉着栅栏在尾湾海上圈出一大片海做场地。

  有了阿树,老于家就有了小孩。有小孩,小孩就会当选去放龙舟赛的彩头。所以老于要养鸭子,肥美的鸭子会成为龙舟赛的彩头。

  对老于来说,他家的小孩在龙舟赛上放他家的鸭子,有别样的意义。所以罗三说在阿树成年之前,老于年年都要养鸭子。

  罗三叔说完竹竿一拿,不再管他们,自去看他田里的鸭子。三婶看着他的背影摇头,让叶跃和李越泊别见怪。

  当然不见怪。因为知道这是不见外。

  接着罗三叔的话,叶跃和李越泊又拐去了于水山庄。除了给老于他们两口子的,后备箱里还有很大一份给阿树的礼物。

  老于清理鱼塘时照样会分鱼,以前是叶跃和李越泊把分了的鱼给父母们寄过去,如今是父母们反过来给他们寄。老于也会单独给他们寄一份,跟老于的鱼一起寄过来的,还有阿树自己准备的小礼物。

  大多是手工做的小贺卡,贺卡上会写简短的话,字迹稚嫩,但字里行间能感受到阿树活泼了许多。

  确实活泼了许多。叶跃和李越泊坐在屋里,看阿树被于婶追着跑时在心里如此感叹。

  老于陪他们坐在屋子里,脸上透着笑,喝了口茶,咂摸了一下嘴,才慢悠悠地解释。说是阿树突发奇想拿于婶的辣椒油当红色颜料去画画,被发现了,所以于婶抄了鸡毛掸子追着要打他。

  “皮得很,”老于脸上笑意不减,继续说阿树,“一开始多乖啊,给添个饭都知道说谢谢。如今皮了,放学回来就知道扯着嗓子找他婶,晚上捂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看小人书,早上起不来。一放假就爬树、摸鱼啥都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边说边摇头似在抱怨,就是脸上笑出来的褶子过于打眼。

  时间是良药,爱意长相滋养,大家都能长回原本耀眼的模样,他是,阿树也是。小孩子恢复能力总是惊人,阿树又聪明,他肯定早早识别了老于他们的真心,所以也报之以真心。

  叶跃把眼睛移到院子里,阿树在跑,于婶在追。其实仔细看就会发现阿树的逃跑线路固定不变,绕过竹椅,跳过盆栽,再沿着小石凳转弯……

  于婶只需要稍微动个心眼,比如在小石凳处先行转身、比如在竹椅那里稍微拐弯,很容易就能抓到。

  但就像心照不宣的约定,于婶的鸡毛掸子轮得高高的,阿树边跑边“婶,婶,我错了”地叫喊……最终当然是于婶抓住了阿树,鸡毛掸子举得老高,老于放下茶杯,嘴里喊着“算了算了,打他做什么”跑了出去。

  李越泊低头,在叶跃耳边说于婶那动作就是虚张声势,别看鸡毛掸子举得老高,真正落下时根本没用力。

  温热的气息拂过耳际,叶跃微微偏头回他说他知道,倒不是看出来于婶没真的打,是他听出来阿树根本就是在假哭。

  就像小时候他挑食太过,小小的李越泊生气要揍他,巴掌也是这样高高举起但根本不痛,当然,他也会跟阿树一样假哭。

  爱意恒绕的人之间,就是有这些心照不宣的小把戏。

  看吧,挨完打,于婶反手就给阿树舀了酸梅汤。白瓷碗里梅子碰壁当啷轻响,酸甜在味蕾上绽放,叶跃从白瓷碗上抬眼,阿树对他眨了下眼睛。

  那双水獭般的小黑眼终于鲜活灵动,盛满童稚的快乐和幸福。真好。

  最后去周家、邓家还有宋家坐了坐,长辈们一切如常。周蔓蔓、邓璐、宋若唯他们跟他们一样也去了外地工作。

  儿时的伙伴随着工作的变迁分散在了各地,好在如今交通便捷、科技便捷,所以相聚还是很容易。大家都有了归宿,只有邓璐还是自己一个人。但她自己很享受这种自由,上次聚会时还很快乐地讲她怎么应对她爸妈催她匹配的。

  第二天临走时,叶跃和李越泊拐去了市场,还真在那儿碰见了元二叔和邓五叔,两个人真就在那儿卖鱼。

  藏冬镇临海,市场上的海货多且齐,不光是现货,咸鱼、海米、海带一类的干货也不少,很是热闹。

  “叔,我要买鱼。”叶跃和李越泊撺到他们的摊前,叶跃的声音甜脆甜脆的。

  元二叔还是爱逗人,一见是他们,接话很顺溜:“哟,来啦,要挑点儿啥?”

  “先看看。”李越泊接过话。

  邓五叔也来了劲儿:“随便看,我们的货绝对好。”说完拍了拍渔具,“看见没,全是我们刚从海里搞上来的,绝对新鲜。”

  李越泊“嗯”了一声,牵着叶跃在摊前蹲下,问他有没有想吃的。一副真要买的架势。

  叶跃被他们逗笑,咳了两声,说我看看。

  邓五叔也跟着蹲在摊位后面,还在认真推销:“这条鲳鱼怎么样?刚钓的,不管清蒸还是炖,绝对一等一好。”

  李越泊微微摇头,说这鱼有点小了。邓五叔急了,说这已经算大鱼了,要不再搭一条黄花鱼?李越泊还是不答应。邓五叔还要再说,元二叔拍了拍他:“你管他干什么,他说了又不算,你问旁边这个。”

  邓五叔一拍脑门说哦对,转头就问叶跃这鲳鱼怎么样。叶跃还没回答,摊位前真来了客人。叶跃和李越泊起身,把摊前空出来,冲叔叔们点点头,说走了。

  两位叔叔对他们摆摆手,低头招呼起客人来。

  车头调转,李越泊载着叶跃向镇外驶去,后视镜里藏冬镇逐渐远小。知道他们总还要回来,所以藏冬镇给予的送别很平常。

  还没有驶出藏冬镇边界,路上车不多。李越泊仍旧是单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牵着叶跃。叶跃正拿着他的手有一下没一下地把玩。

  李越泊说行,又问他明天要不要去民族园那边玩。叶跃给自己剥了个椰子糖,又给李越泊喂了一个,想了想说明天睡醒了再看。

  李越泊点头,轻捏着叶跃的手又说起了别的。

  汽车飞驰,车窗外景色掠过,像是自有归途,确实是自有归途。他们也好,藏冬镇的众人也好,各有生活各有所爱,一切平常而幸福。对好。”说完拍了拍渔具,“看见没,全是我们刚从海里搞上来的,绝对新鲜。”

  李越泊“嗯”了一声,牵着叶跃在摊前蹲下,问他有没有想吃的。一副真要买的架势。

  叶跃被他们逗笑,咳了两声,说我看看。

  邓五叔也跟着蹲在摊位后面,还在认真推销:“这条鲳鱼怎么样?刚钓的,不管清蒸还是炖,绝对一等一好。”

  李越泊微微摇头,说这鱼有点小了。邓五叔急了,说这已经算大鱼了,要不再搭一条黄花鱼?李越泊还是不答应。邓五叔还要再说,元二叔拍了拍他:“你管他干什么,他说了又不算,你问旁边这个。”

  邓五叔一拍脑门说哦对,转头就问叶跃这鲳鱼怎么样。叶跃还没回答,摊位前真来了客人。叶跃和李越泊起身,把摊前空出来,冲叔叔们点点头,说走了。

  两位叔叔对他们摆摆手,低头招呼起客人来。

  车头调转,李越泊载着叶跃向镇外驶去,后视镜里藏冬镇逐渐远小。知道他们总还要回来,所以藏冬镇给予的送别很平常。

  还没有驶出藏冬镇边界,路上车不多。李越泊仍旧是单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牵着叶跃。叶跃正拿着他的手有一下没一下地把玩。

  两个人在聊等下中午吃什么,叶跃说就从后备箱里随便挑一个吧——家里和邻里都往他们后备箱塞了不少东西。

  李越泊说行,又问他明天要不要去民族园那边玩。叶跃给自己剥了个椰子糖,又给李越泊喂了一个,想了想说明天睡醒了再看。

  李越泊点头,轻捏着叶跃的手又说起了别的。

  汽车飞驰,车窗外景色掠过,像是自有归途,确实是自有归途。他们也好,藏冬镇的众人也好,各有生活各有所爱,一切平常而幸福。对好。”说完拍了拍渔具,“看见没,全是我们刚从海里搞上来的,绝对新鲜。”

  李越泊“嗯”了一声,牵着叶跃在摊前蹲下,问他有没有想吃的。一副真要买的架势。

  叶跃被他们逗笑,咳了两声,说我看看。

  邓五叔也跟着蹲在摊位后面,还在认真推销:“这条鲳鱼怎么样?刚钓的,不管清蒸还是炖,绝对一等一好。”

  李越泊微微摇头,说这鱼有点小了。邓五叔急了,说这已经算大鱼了,要不再搭一条黄花鱼?李越泊还是不答应。邓五叔还要再说,元二叔拍了拍他:“你管他干什么,他说了又不算,你问旁边这个。”

  邓五叔一拍脑门说哦对,转头就问叶跃这鲳鱼怎么样。叶跃还没回答,摊位前真来了客人。叶跃和李越泊起身,把摊前空出来,冲叔叔们点点头,说走了。

  两位叔叔对他们摆摆手,低头招呼起客人来。

  车头调转,李越泊载着叶跃向镇外驶去,后视镜里藏冬镇逐渐远小。知道他们总还要回来,所以藏冬镇给予的送别很平常。

  还没有驶出藏冬镇边界,路上车不多。李越泊仍旧是单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牵着叶跃。叶跃正拿着他的手有一下没一下地把玩。

  两个人在聊等下中午吃什么,叶跃说就从后备箱里随便挑一个吧——家里和邻里都往他们后备箱塞了不少东西。

  李越泊说行,又问他明天要不要去民族园那边玩。叶跃给自己剥了个椰子糖,又给李越泊喂了一个,想了想说明天睡醒了再看。

  李越泊点头,轻捏着叶跃的手又说起了别的。

  汽车飞驰,车窗外景色掠过,像是自有归途,确实是自有归途。他们也好,藏冬镇的众人也好,各有生活各有所爱,一切平常而幸福。对好。”说完拍了拍渔具,“看见没,全是我们刚从海里搞上来的,绝对新鲜。”

  李越泊“嗯”了一声,牵着叶跃在摊前蹲下,问他有没有想吃的。一副真要买的架势。

  叶跃被他们逗笑,咳了两声,说我看看。

  邓五叔也跟着蹲在摊位后面,还在认真推销:“这条鲳鱼怎么样?刚钓的,不管清蒸还是炖,绝对一等一好。”

  李越泊微微摇头,说这鱼有点小了。邓五叔急了,说这已经算大鱼了,要不再搭一条黄花鱼?李越泊还是不答应。邓五叔还要再说,元二叔拍了拍他:“你管他干什么,他说了又不算,你问旁边这个。”

  邓五叔一拍脑门说哦对,转头就问叶跃这鲳鱼怎么样。叶跃还没回答,摊位前真来了客人。叶跃和李越泊起身,把摊前空出来,冲叔叔们点点头,说走了。

  两位叔叔对他们摆摆手,低头招呼起客人来。

  车头调转,李越泊载着叶跃向镇外驶去,后视镜里藏冬镇逐渐远小。知道他们总还要回来,所以藏冬镇给予的送别很平常。

  还没有驶出藏冬镇边界,路上车不多。李越泊仍旧是单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牵着叶跃。叶跃正拿着他的手有一下没一下地把玩。

  李越泊说行,又问他明天要不要去民族园那边玩。叶跃给自己剥了个椰子糖,又给李越泊喂了一个,想了想说明天睡醒了再看。

  李越泊点头,轻捏着叶跃的手又说起了别的。

  汽车飞驰,车窗外景色掠过,像是自有归途,确实是自有归途。他们也好,藏冬镇的众人也好,各有生活各有所爱,一切平常而幸福。对好。”说完拍了拍渔具,“看见没,全是我们刚从海里搞上来的,绝对新鲜。”

  李越泊“嗯”了一声,牵着叶跃在摊前蹲下,问他有没有想吃的。一副真要买的架势。

  叶跃被他们逗笑,咳了两声,说我看看。

  邓五叔也跟着蹲在摊位后面,还在认真推销:“这条鲳鱼怎么样?刚钓的,不管清蒸还是炖,绝对一等一好。”

  李越泊微微摇头,说这鱼有点小了。邓五叔急了,说这已经算大鱼了,要不再搭一条黄花鱼?李越泊还是不答应。邓五叔还要再说,元二叔拍了拍他:“你管他干什么,他说了又不算,你问旁边这个。”

  邓五叔一拍脑门说哦对,转头就问叶跃这鲳鱼怎么样。叶跃还没回答,摊位前真来了客人。叶跃和李越泊起身,把摊前空出来,冲叔叔们点点头,说走了。

  两位叔叔对他们摆摆手,低头招呼起客人来。

  车头调转,李越泊载着叶跃向镇外驶去,后视镜里藏冬镇逐渐远小。知道他们总还要回来,所以藏冬镇给予的送别很平常。

  还没有驶出藏冬镇边界,路上车不多。李越泊仍旧是单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牵着叶跃。叶跃正拿着他的手有一下没一下地把玩。

  两个人在聊等下中午吃什么,叶跃说就从后备箱里随便挑一个吧——家里和邻里都往他们后备箱塞了不少东西。

  李越泊说行,又问他明天要不要去民族园那边玩。叶跃给自己剥了个椰子糖,又给李越泊喂了一个,想了想说明天睡醒了再看。

  李越泊点头,轻捏着叶跃的手又说起了别的。

  汽车飞驰,车窗外景色掠过,像是自有归途,确实是自有归途。他们也好,藏冬镇的众人也好,各有生活各有所爱,一切平常而幸福。对好。”说完拍了拍渔具,“看见没,全是我们刚从海里搞上来的,绝对新鲜。”

  李越泊“嗯”了一声,牵着叶跃在摊前蹲下,问他有没有想吃的。一副真要买的架势。

  叶跃被他们逗笑,咳了两声,说我看看。

  邓五叔也跟着蹲在摊位后面,还在认真推销:“这条鲳鱼怎么样?刚钓的,不管清蒸还是炖,绝对一等一好。”

  李越泊微微摇头,说这鱼有点小了。邓五叔急了,说这已经算大鱼了,要不再搭一条黄花鱼?李越泊还是不答应。邓五叔还要再说,元二叔拍了拍他:“你管他干什么,他说了又不算,你问旁边这个。”

  邓五叔一拍脑门说哦对,转头就问叶跃这鲳鱼怎么样。叶跃还没回答,摊位前真来了客人。叶跃和李越泊起身,把摊前空出来,冲叔叔们点点头,说走了。

  两位叔叔对他们摆摆手,低头招呼起客人来。

  车头调转,李越泊载着叶跃向镇外驶去,后视镜里藏冬镇逐渐远小。知道他们总还要回来,所以藏冬镇给予的送别很平常。

  还没有驶出藏冬镇边界,路上车不多。李越泊仍旧是单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牵着叶跃。叶跃正拿着他的手有一下没一下地把玩。

  两个人在聊等下中午吃什么,叶跃说就从后备箱里随便挑一个吧——家里和邻里都往他们后备箱塞了不少东西。

  李越泊说行,又问他明天要不要去民族园那边玩。叶跃给自己剥了个椰子糖,又给李越泊喂了一个,想了想说明天睡醒了再看。

  李越泊点头,轻捏着叶跃的手又说起了别的。

  汽车飞驰,车窗外景色掠过,像是自有归途,确实是自有归途。他们也好,藏冬镇的众人也好,各有生活各有所爱,一切平常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