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极品国舅爷>第337章 处置官员和提拔人才!
  第337章处置官员和提拔人才!

  太和殿中。

  当秉笔太监陈文彬宣读了几道圣旨后。

  整个大殿内,变得愈发死寂了。

  “对朕的旨意,众卿可有异议?”

  龙椅上的明宗皇帝开口,打破了沉寂。

  说实话,对于这几道旨意,百官多少还是有点怨言的。

  可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全都是默认赞成了。

  因为这些官员都知道,他们就算是反对也是无济于事,现在的朝堂可不比以前,现在基本上就是徐乐的一言堂了,他们若是敢反对,恐怕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尤其是前宰相刘元忠死了,给了文武百官极大的震慑,他们压根不敢与徐乐为敌。

  “陛下,您英明神武,臣等没有任何异议。”

  “陛下之决定,堪称是高瞻远瞩,令微臣钦佩之至。”

  “臣等佩服的五体投地。”

  一些官员极尽谄媚的说道。

  恨不得跪伏在地上,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面对阿谀奉承的官员们,新皇帝朱昊明显是不适应,睁着大眼睛,有点茫然无措,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他只能是求助似的看向了徐乐。

  徐乐站在武官行列的最前面,距离龙椅仅仅几步之遥。

  见自家外甥望着自己,徐乐不动声色的朝着陈文彬点点头。

  陈文彬会意,当即是高声喊道:

  “陛下有令,宣新晋锦衣卫指挥使黄景忠觐见!”

  此言一出。

  顿时是宛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大殿内一阵动荡。

  百官们心里都有些发慌,他们不知道皇帝召见新晋的锦衣卫指挥使做什么?

  下一刻。

  穿着崭新的飞鱼服,头戴礼帽的黄景忠,便一步步的走进了大殿内。

  黄景忠跪在地上,满脸郑重的高声道:“卑职锦衣卫指挥使黄景忠,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明宗皇帝抬抬手:“爱卿平身。”

  黄景忠站起身来,躬身道:“谢陛下。”

  陈文彬适时插嘴道:“黄指挥使,将你查到的事情,统统都呈报于陛下吧。”

  黄景忠拱拱手,掏出了一本册子道:“卑职近日来一直在明察暗访,终于不负陛下所托,查到了许多事情,现在卑职便一一呈报,请陛下过目。”

  “刑部尚书左兴贤,大肆收受贿赂,在京城有宅院五座,钱财无数,还暗中私养了七名小妾,以及蓄养了几十名门客,意图不轨。”

  “平章政事倪志平,假借圣意出京,作威作福,接受地方官贿赂约莫三万两白银。”

  “大理寺卿夏建义暗中收取他人钱财,明目张胆的制造冤假错案,罪大恶极。”

  “户部侍郎……”

  黄景忠一口气说出了二十几名官员的名字,以及这些官员所触犯的罪责,其中大部分都是收受贿赂。

  这些官员的罪证,其实黄景忠早就查到了,只不过直到现在才呈报上来而已。

  眼下。

  但凡是被黄景忠点到名字的官员,无一不是脸色难看,恐惧不已。

  这些官员显然都知道,新皇帝打算要做什么了。

  没错,就是杀一儆百!

  所谓新皇新气象,自然是应该要做出一些改变。

  处置这些贪官污吏,就是证明了新皇帝的决心和手段,和先帝迥然不同。

  仁宗皇帝时期,对于这些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明宗皇帝不一样,明宗皇帝显然是要以雷霆手段,消灭贪官污吏,震慑朝堂,促使吏治清明。

  “将罪证都呈上来。”明宗皇帝朱昊按照之前徐乐教的步骤,平静的说道。

  秉笔太监陈文彬急忙从黄景忠手里,将那本写满了贪官罪证的小册子,递到了明宗皇帝的手里。

  明宗皇帝只是勉强看了几眼,便正色道:

  “如此看来,证据确凿,这些罪行真是罄竹难书啊。”

  “依照大康律法,刑部尚书左兴贤等人,斩立决!”

  明宗皇帝话音落下。

  登时是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谁都没有想到,明宗皇帝竟然下手这么狠。

  直接斩立决?

  而那些贪官污吏们,则是浑身发软的跪在地上,一个劲儿的哀嚎求饶:

  “陛下,微臣冤枉啊!”

  “陛下,微臣只不过是犯了点错误,罪不至死啊。”

  “陛下,求您饶恕老臣一命吧。”

  不过再怎么求饶,都是无济于事了。

  皇帝乃是金口玉言,圣意一出,不容有违。

  当即就有数十名御林军士卒,走进了大殿,将那些贪官污吏们押到午门问斩。

  眼看着二十几名官员被押走,甚至其中还有刑部尚书这种官职极高的实权人物,剩下的文武百官们,皆是有些瑟瑟发抖,惶恐不安了。

  众多官员的心里,不禁是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们完全看不清前路究竟是喜还是忧。

  看来在现如今的大康朝堂上做官,是一件有着高危风险的事情啊。

  “前宰相刘元忠等人死了。”

  “这回又处死了二十几名官员。”

  “现在的朝堂上,可是有些空空荡荡了。”

  “我倒要看看,这位新皇帝如何收场。”

  大殿之中,文武百官数量依然有很多。

  只不过和以前相比,足足少了五十多人。

  这也是使得大殿内看起来空空荡荡的,十分的萧瑟凄凉。

  一些幸灾乐祸之辈,则是等着看笑话。

  因为显而易见,很多官职出现了空缺,相当于是百废待兴,倘若不立即想出解决办法,会出大问题的。

  当然了。

  这一点徐乐也想到了。

  所以他早就已经想好了对策。

  只听陈文彬高声宣布:“陛下洪恩浩荡,特事特办,决定不拘一格降人才,即刑部尚书的职位,由刑部侍郎担任,倘若刑部侍郎能力不足,则由刑部郎中担任,以此类推,能者升之,庸者降之。”

  “陛下已经决定,此后官员升迁,只讲能力和德行,不论资历和出身。”

  这个消息一宣布。

  对于朝堂上众多官员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因为之前官员的任免升迁,很大一部分看资历和出身,就算是能力出众,可是若没有资历,那么也只能是慢慢在底层煎熬,等到资历够了才能得到升迁。

  然而现在,这个局面被打破了。

  新皇帝竟然取消了资历和出身的限制?

  这对于那些权贵子弟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一些年老体衰的老臣,同样也是觉得不公平,这岂不是说他们要不得不卸甲归田了?

  但是对于很多年轻官员来说,却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事情。

  这些年轻官员有能力,有冲劲,就是因为资历和出身,导致官职很低,头上一帮老家伙遏制了他们的升迁之路,所以让他们看不到希望。

  不过现在,一切都是改变了,倘若真的可以实现只看能力和德行,那么这些年轻官员就相当于是拨云见日,即将要冲破阴霾了。

  毫无疑问,这些年轻官员皆是振奋起来,一个个干劲十足,摩拳擦掌,早就想挤掉尸位素餐的上司了。

  “变了,真的变了。”

  “新皇帝,新朝堂。”

  “看来新皇帝的目标,是培养出年轻一代的肱股之臣。”

  “我们这些老家伙,不中用了。”

  文武百官,皆是唏嘘不已。

  他们切身处地感受到了朝堂的变化,也明白了新皇帝的登基,实际上是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已然是开始渐渐改变整个大康。

  很多年纪很大的老臣,无疑是心里不忿,并不想从高位上走下去,但是他们也知道,这由不得他们,从明宗皇帝登基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新的格局出现!

  徐乐的目标,

  正是建立新大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