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我成宠妹狂魔>第438章 教育司
  萧文斌看到他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研究起来,也不去打扰他。

  “老爷子,你自己看要弄哪个吧。”

  李渊听到他的话,开始在一堆资料和设计图里面翻找起来。

  “我先弄这几个吧,等弄完了再弄其他的。”李渊拿着一叠资料说道。

  萧文斌看了一眼后开口道:“行,那你就先弄这些吧,我弄剩下的。”

  当然不只是他们三个人,萧文斌又将几个手艺比较好的工匠们给叫了过来。

  然后将其中的一些零部件的制作交给了他们。

  其实这两个玩意对他来说制作难度也不高,用来给工匠们练手完全没有问题。

  自从这飞艇完工以后,这些工匠们就闲了起来。

  也不能说完全闲了起来,毕竟萧文斌弄的那个汽车制造工厂还需要这些工匠们去生产呢。

  萧文斌看到刘洪已经离开了自己的办公桌,已经在一台模具加工设备跟前忙活了起来。

  时间在一天天的过去,很快就来到了五月份。

  郡王府内,萧文斌和李孝塨对坐在沙发上喝着茶水。

  “你打算将你的教育司办公场地放在哪?”

  听到他的问话,萧文斌沉思了一会后回答道:

  “和商部放在一起吧,反正商部也没有将整个秦王府给用完,连一半都没有用到,放在一起也方便管理,毕竟这不像工部,工部有段纶在。”

  “虽然这教育司还是属于礼部的下属部门,但是这自主性比较高,可以说只是挂名在礼部罢了。”

  李孝塨听到他的回答点了点头,因为确实如萧文斌说的那样,教育司的自主性太强了,可以说整个教育司全由萧文斌一个人说了算,连礼部都没有过多的权利去参与进去。

  “陛下的意思将礼部的教育权利全部移交到你教育司去,意思就是以后只要教育方面的全部由你教育司负责。礼部只负责考核、礼乐、祭祀‘、铸造印符、册封、接待使臣等这些,教育这方面完全由你掌管的教育司负责。”萧文斌听到他的话一愣,礼部其实相当于后世的教育部、宣传部、文化部、民委、食品监督、新闻出版、宗教等这些部门的一个综合部门。

  现在李世民居然要将这教育从这礼部剥夺出来,居然单独由他的教育司来掌管。

  “什么时候的事,他怎么没有跟我说过。如果这样的话,那国子监怎么办,国子监也由教育司来掌管吗?”

  听到他的询问,李孝塨回答道:“就在前两日陛下亲自跟我说的,这不让我转告于你,至于这国子监也同样交由你教育司来进行管理。”

  “额!这那些人会愿意?”萧文斌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

  毕竟对于那些人的尿性他还是非常了解的,特别是那些老师们,那可以说是绝对的保守党,让他们学习这新学完全不可能。

  李孝塨看到他那有些难以置信的模样,微笑道:

  “反正陛下已经跟我交代过了,以后只要是跟教育有关的全部由你的教育司负责,这国子监你打算怎么处理也是你的事。”

  “不过我建议你最好还是保持现状,不要去过多的动他们,反正在那里面学习的是哪些人你也清楚,没必要去过多的管理。”

  萧文斌听到李孝塨的建议,沉思了一下,然后同意的点了点头。

  他当然知道在那里面读书的都是哪些人,无非都是一些权贵子弟罢了,这些人以后能不能做官还是一个未知数呢。

  毕竟李世民现在的见识可是已经被完全打开了,再加上这科举制度开始推行,这些人以后能不能做官还真不好说。

  萧文斌:“那就不管它了,就让它保持现状吧,反正这科举还有一个月就开始了,这些人以后反正要想做官要么走科举,要么老李他直接给官。”

  “没错,就是如此,而且这样你也不用得罪他们,毕竟这些人还是一直守着原来的那一套,一个个都是老顽固,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在自己的那个圈子里玩。”李孝塨附和道。

  毕竟国子监里面的人都是一些老大儒,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者,这些人再想将他们的观念转变过来已经不太可能。

  萧文斌自然也是知道这点,所以才会同意了李孝塨的建议,反正跟他交好的那些国公王爵家的二代们现在都已经在萧家镇小学读书了,根本就不在国子监里面。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让你的这个教育司成立,听陛下说你不打算用礼部这边给你划拨一部分官员给你,你打算全部采用新人。”

  听到李孝塨的询问,萧文斌回答道:

  “什么时候成立啊,明天就可以直接挂牌成立啊,不过就是在现有的商部牌匾旁边再挂一块教育司的牌匾罢了。”

  “至于这具体的框架什么时候搭建起来,我已经在做准备了,这段时间我会写一些东西,然后流传出去,接着在本月下旬开始,会组织一场类似于科举一样的考试,到时候在整个大唐境内选拔合适的人才。”

  李孝塨听到他的回答一愣,接着开口说道:

  “你要单独举行一场类似于科举一样的选拔人才的方式,这题由你自己来出吗,又怎么组织,由地方官员进行负责吧,总不能全部来长安参加考核吧。”

  萧文斌:“没错,就是跟科举一样的选拔制度,甚至还要更加细化一些,这题目自然是由我来出,至于怎么组织还不简单,商部这边在地方的机构就可以帮忙负责,至于这地方官府,我觉得没有必要,我信不过他们。”

  李孝塨听到他的回答,没有再说什么。

  对于地方官府是什么样的,他也是有所了解的。

  对于由他自己掌管的商部来代为负责,李孝塨也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毕竟这两个部门的最高掌管着都是萧文斌。

  可以说两者之间算是同僚部门,这样做也确实是最稳妥的一种办法。

  第二天,前往商部当值的官员发现,他们商部大门旁边又多了一块牌匾,牌匾上面写着“教育司”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