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叶晨听到这个问题意外又不意外。

  他从来没想过刻意隐瞒,只是他的身份,说了,大家还能和眼下这样没有任何芥蒂的相处吗?

  他不知道。

  “我姓……。”

  楚叶晨正打算把姓名告诉她,这样很简单就能知道他的身份。

  杨巧月浅浅一笑,打断了他:“行了,脸跟霜打的茄子的一样,是你让我问,我又没有一定要探听什么。谁都有秘密,正因为是朋友才不去打听你不想说的。”

  楚叶晨被她的笑容感染,一直冷漠的脸色罕见露出一抹笑容,朋友吗?

  “那个,我给你的牌子记得随身携带,如果遇到官府为难,或许能帮上你。”

  说起腰牌,杨巧月从怀里拿出来,还是觉得应该还给他,一看就不是寻常之物。

  楚叶晨见她从怀里拿出来,脸色柔和。

  “别还给我,我这个被认哥哥的都还没送过妹妹见面礼,留着吧。”

  杨承栋赶来,打断了两人的对话。

  杨巧月见大哥来了,只能将这东西又收了起来,

  是她让管增去叫来的,叶晨要走了,大哥怎么也该来道个别。

  “叶公子,你和王老爷子要离开了吗?”

  楚叶晨恢复平日的神情,微微拱手:“是的,叔公要赶在年关前回京师府。”

  “既然如此,那我们也不多留,预祝叶公子来年秋闱高中。”杨承栋郑重拱手道别。

  楚叶晨回了一礼,拿起杨巧月给的的两个包裹,和王老爷子一行人当天下午就离开了燕县。

  他们的离开没有打断杨巧月的节奏,低落难免会有,很快就恢复了。

  一头扎进荒地忙起来,准备拆第三茬菌菇的封袋。

  杨承栋已经十分熟练的帮起忙来,一边做事一边跟杨巧月说起这两天杨家的事。

  一件是楼知县摆酒给杨贾配道歉,父亲忽然让家里的人不能跟知县家有来往,特别警告了柳氏和杨晨杨兰花她们。

  这件事杨巧月并不意外,楼知县都亲自上门给她道歉了,肯定也会给偏心官爹做一套的。

  另一件事是杨齐心送年礼回来了,小姑家今年连回礼都没有,而且杨齐心到陈家时受尽侮辱。看書溂

  不仅没有见到陈参议,就连陈老夫人在看到半箱子年礼之后,直接甩脸子离开。

  直到杨齐心离开都没再露面,陈家连饭都没留一顿,可见小姑在陈家的地位。

  “这也怪不得他人,当初是小姑和家里选的高嫁,如今杨家失势,日子自然不会好过。”杨巧月情绪没什么波澜,这种事情也不好多说。

  杨承栋有些感慨:“这么一对比,还是大姑日子过得好。虽然一开始低嫁不富裕,但是这些年生意做起来,又没有妾室争名,愈发的年轻了。”

  “什么因结什么果,大姑一向不好高骛远,知足者常乐。”

  “妹妹说得对,以后你的婚事大哥得把把关,门第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不然大哥照顾不到!”

  杨巧月暖心一笑:“大哥这是在给你自己不努力找理由吗?你做到一品大官不就可以了,皇室也嫁得了。”

  杨承栋本来说着正经事,被杨巧月的话吓了一跳。

  “妹妹慎言!这种想法可不能有,皇室是什么地方,你可别忘了,父亲只是因为多说了几句就从太子师被贬到燕县来。可想而知,掺合在其中的皇室水有多深了。”

  杨巧月见大哥被吓到,扑哧笑了:“耿直傻大哥,我当然是开玩笑的,我没兴趣和别人天天斗来斗去,只想安心种地。再说,谁会看上一个对仕途毫无帮助的种地姑娘,你就别皱着眉了。”

  杨承栋被小妹戏耍,一脸无奈,知道她没有这种想法眼中的担忧才散去。br>
  他刚刚的话也是真心这么想的,两年前杨家只是被牵连都落得如此下场,更别说万一卷入皇家之争。

  “对了大哥,四哥给二伯母娘家送年礼还没回来,他可是最先出门的。”杨巧月问起。

  “还没,左右不过这几日回来吧,二伯娘家在北方,本来就远。”

  杨巧月差点忘了二伯母是远嫁。

  接下来几日,第三茬菌菇长势没有第二茬那么猛,明显缓和下来。

  杨巧月见状,看来这贫瘠的土地只能种三茬。

  心里盘算着,等收了这一茬,就要栽种新菌种。

  空间只剩下二百五十秒,完全不够用,还需要新的肥料。

  要买新地增加空间使用时间,可她手里只有一百多两。

  必须得增加来钱途径。

  杨巧月有了心思,带着木恩恩和阿秋上街寻找商机。

  路过典当行时,看到典当行掌柜正在收拾东西,之前要不是掌柜的帮忙,也不会找到南庄这样适合的庄子,对他有几分感谢,好奇进去询问。

  典当行掌柜看到是杨巧月,一眼就认出她来,之前买庄子对她印象深刻。

  最近燕县每一件好事都和她有关,主动上前拱手请礼:“杨姑娘怎么有空过来小店?”

  “刚经过,看到吴掌柜在收拾东西,近来问一下,之前帮忙推荐庄子一事还没感谢你。”

  “大姑娘客气了,我当时也是为了赚点银子,谈不上帮。这典当行原来的主家不开了,收拾收拾挪地方。”吴掌柜无奈道。

  如今灾荒年,流民遍地,典当行开不下去也不意外。

  “那掌柜的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吗?”

  “唉,如今这年头什么都不好做,上有老下有小,没了收入只能回乡下再做打算。”

  杨巧月灵光一闪,吴掌柜行事稳重,当初即便看到她是个小孩也没有拒之门外,良好的服务态度,有孝心,这人做事差不了。

  “吴掌柜,你知道南庄生产菌菇吧?”

  他点点头,“自然知道,能在贫瘠的燕县种出东西,老汉真心佩服大姑娘。只是老朽无法去外县售卖,不然肯定拉下脸到南庄找姑娘给口饭吃。”

  他误以为杨巧月想让他和那些民众一样去外县售卖。

  “吴掌柜误会了,丹州十七县都已经有人,唯独燕县还没有开始卖菌菇。”杨巧月笑道。

  掌柜的是个聪明人,立即明白过来,肉眼可见的欣喜。

  要是能留在燕县,还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他自然万分愿意。

  “大姑娘的意思是?”

  “我想在燕县开一间铺子,名字就叫天下农菜,缺个掌柜的,不知掌柜的是否愿意?”

  “愿意,自是万分愿意!”他没问多少月钱就直接应下。

  杨巧月满意地笑了,“月银二钱,外加店铺百分之一的店铺销售提成,如何?”

  吴掌柜一听,面露大喜,仅仅月钱就和原来一样,而且菌菇产量大价格便宜,肯定好销,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砸到他了。

  “谢谢大姑娘,老吴一定全力打理好店铺,不负恩情。”吴掌柜躬身感谢。

  杨巧月避开没受礼,让他先处理好典当行的事,再找间大一点的铺子,一定要临街,人口旺,前后通畅的,之后不单单只卖菌菇,还有其他东西。

  吴掌柜应下。

  他办事效率很快,第二天就找到符合杨巧月要求的庄子,燕县生意难做,铺子自然也便宜,年租只需要五两。看書喇

  杨巧月直接租了十年,让人做了块匾额,写着“天下农菜”,她的第一间铺子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