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巧月接过和离书,也代表她同意了老祖母说的话。

  杨老太心里松了口气,生怕她不接受。

  紧绷着的那根弦一松,杨老太的气息变弱,紧握住杨巧月的手已经松开。

  杨巧月反手握住老祖母的手,不让她闭眼。

  “祖母,您不能睡,我娘还没回来,她马上就到了!”

  听到杨巧月的话,杨老太才勉强睁眼,看到杨巧月殷红的眼眶。

  她怎么在最后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孙女的好,活着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

  “五……丫头……呢?”杨老太十分用力,声音还是很轻。

  杨媚在房外已经冷静下来,知道母亲快不行了,她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

  “娘,女儿在!女儿在!”杨媚急忙爬进来。

  杨老太苍老的手掌轻轻打在她脸上,“陈……陈家,若是他们……执意扶正,你就休……夫,回来!人……不能……没有脸面的活!”

  杨媚愣住,她从来没这么想过,为了两个孩子,她心里已经打算接受侧室的安排。

  “娘,我……我没想过……要回来!”

  杨老太一下咳嗽起来,气得胸口起伏:“你……你要……是去做那侧室……就不准……不准再进杨家!”

  杨老太说得很决然,咳嗽得更厉害。

  杨媚愣住,她没想到家里那么坚决,想要争辩,可是母亲的身体已经油尽灯枯,要是传出是她气死母亲的。

  陈家会直接休了她,杨家也不会再容她,恐怕还会受到不孝之刑。

  只能迫不得已答应下来。

  杨老太脸色缓和下来,身体的机能已经反应迟钝,死亡临近。

  她借着强撑的意识,安排了最后一件事:“杨家……内宅……今日……起,巧月……掌家!”

  轰!

  所有人面露震惊,就连杨巧月自己都没想到,老祖母最后留下这样的安排。

  赵氏甚至一度以为老太太会让她掌家,心里落差太大,忍不住出声质疑。

  “娘,我承认月儿南庄有起色,可她再怎么也只是个小孩,哪掌得了……。”

  赵氏的声音有些激动,其他人纷纷看着她。

  柳氏同样一脸不可置信,比起杨巧月母女,她更希望赵氏掌家,点头应和。

  杨老太虚着气哼道:“这事……我已经定了!待月儿……如待我!”

  光是说这句话老祖母就已经用尽余下的力气。

  赵氏被杨齐心狠狠瞪了一眼,老实点头应下,心里却不服。

  周氏对此没有任何意见,杨巧月南庄和铺子大家有目共睹,至少她就一个都弄不成。

  “娘,您不要生气,我相信月儿会比我们任何人做得都好的。”

  “护好……杨家!”

  杨老太笑着,瞳孔涣散,呆呆望着那些熟悉的面孔,一张张变得模糊,直到消失。

  耳边渐渐安静下来,仿佛与整个世界隔绝。

  然后失去了所有感触和知觉。

  “恩恩!”杨巧月脸色大变,急忙喊道。

  木恩恩诊脉,杨老太脉搏已经停了,她鼻子一酸:“七七,老夫人已经……走了。”

  杨巧月心里堵得慌,两世为人本该看淡生离死别,真正遇上还是会忍不住的悲伤。

  她本该讨厌老祖母的,可最后一刻,一切都化解了。

  有什么事比活着更重要呢!

  “娘!”

  “祖母!”看書溂

  杨家人同悲伤,对于父亲伯父小姑而言,独自拉扯他们几兄妹长大的母亲没了。

  对于杨承栋杨穆忠杨晨兰花他们来说,从小疼爱他们的祖母没了。

  杨晨和杨兰花泣不成声,这一天发生了太多事,老实跪在柳氏身旁。

  老祖母最后一刻都没顾上她们,留下一言半语。

  她们心里是有怨的,只是被祖母离世的悲痛占满。

  杨巧月的情绪恢复得很快,没时间让她沉浸在悲伤的情绪里。

  老祖母最后离世前的交代,让她掌家那她就要把这个落魄的杨家支撑起来。

  眼下最重要的是老祖母的身后事。

  杨巧月让下人到屋外挂丧幡,屋内气氛凝重,她不得不开口打破满屋子哭声。

  “各房今天便给娘家发讣告,通知老祖母去世的消息,七日后落葬,远近亲友足以赶到。”

  她的话提醒了大家,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让楼老太安稳落葬才是重中之重。

  杨巧月的镇定已经有了掌房人的模样,葬礼的操办对一个家庭的名声万分重要。

  楚朝百事孝为先,这也是孝道的直接体现。

  门外刚挂上丧幡,福叔和吕氏匆匆赶来,看到这一幕,深知已经晚了。

  吕氏手脚一软,差点晕过去,同来的管秋赶紧扶着。

  “夫人,您可千万不能有事!”

  吕氏缓过神,眼泪已经止不住从眼眶流出,稳住身体,自己走进屋。

  屋内所有人一脸沉痛,楼老太安详躺在床上。

  杨巧月看到吕氏,是她没有第一时间去通知母亲,谁能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娘,对不起,我去通知您晚了。”

  吕氏内心悲痛,知道女儿是担心她,没有责备,缓缓来到楼老太床边。

  “母亲,吕氏来晚了!”吕氏哭着,过往的事一幕一幕在脑海中回忆。

  吕氏嫁给杨贾配的婚事还是老夫人定下的,在柳氏入门之后也多维护她的正室立场。

  如今走了,哪能不伤痛。

  杨巧月安慰吕氏:“娘,您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祖母走得很安心,没有遗憾。眼下重要的是葬礼,您要给外祖母和舅舅家发讣告,今日要送出。”

  吕氏擦了擦泪水,女儿说得没错,还有好多事情要做。

  杨巧月为了缓解母亲的悲痛,将和离书拿给她:“祖母让我拿给你的,扶正的事已经过去了,以后都不会再发生。”

  吕氏愣住,一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接过和离书,看到杨贾配没有签名。

  “晚点再跟您详细说,我先安排事情。”

  杨巧月说完,就给一旁杨穆忠说道:“四哥,你去一趟大隐寺,他们是丹州最有名的寺庙,务必请他们安排大师来给老祖母做法,多少钱都行。”

  杨穆忠收起悲伤,当天立即出发。

  杨巧月随后让管秋去南庄叫管增和阿茂其他三兄弟过来帮忙,家里人手不够。

  南庄的事情暂时放一放,顺便去通知吴掌柜明起暂时闭馆,等祖母落葬之后再开门。

  管秋应声,立即出门去安排。

  “妹妹,我需要做什么!”杨承栋问道。

  他对这些事一窍不通,急切希望忙起来缓解悲伤。

  “大哥,你是四房嫡长子,其他哥哥都不在,这几天陆续会有人来吊唁,需要你跟着父亲伯父们出面接待。”

  “好,有什么大哥能出上力的尽管吩咐。”

  杨巧月点点头,顺着看到杨贾配憔悴的面容,她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失落的父亲。

  两年前从京师府被贬都没这么低落。

  “多照顾一下父亲和母亲,他们比我们更悲伤。”

  杨承栋轻轻恩了声,看到妹妹目光坚定,有条不紊的安排着事情,内心感动。

  他妹妹真的长大了,无形中撑起了杨家。

  他是家中长子,更应该承担起责任,掩去脸上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