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县

  杨巧月并不知远在千里之外陈家和布政使司的事情,她已经全身心投入西城外那片黑土。

  除了留下两人在南庄采摘菌菇,搬运红薯供应天下农菜铺,剩下的人都跟着杨巧月来到城外。

  在入黑土地之前,杨巧月停在林外,认真跟他们说。

  “里面是流言中被诅咒的黑土,你们谁要是忌讳或者不想进去的可以跟我说,回南庄帮忙就行,不用强逼着跟进去。”

  大家跟在杨巧月身边,她说没事那就一定没事,大家摇摇头没人退开。

  杨承栋和杨穆忠也跟着一起过来,心里还是会有点担心,两人走在前面。

  他们都是第一次进入黑土禁地,四周气氛阴森,时而呼啸的冷风让众人毛骨悚然。

  过了山坡,一眼望不到头的黑土出现在眼前,十分震撼。

  杨巧月空间取出来的生物菌肥分发给大家,要先改良一下黑田,避免肥力过旺不可持续。

  地契写着是三十亩,实际加上边边角角有三十几亩,隔出三亩作为药田,五亩用来发秧苗,剩下二十五亩犁田松土。

  为此,杨巧月还专门花了二十两买了两头耕牛牛。

  因为都是平地,并没有很困难,只是面积太大,两头同时进行工作都费了几日功夫松土。

  杨巧月买下这片被诅咒的黑土当日就传遍了燕县,黑土的打击力量比她想的还要严重。

  顺带着大家对南庄和天下农菜铺子都产生了恐惧,火爆的生意冷清下来。

  杨巧月没有在意,县衙也没有出面解释,任由民众众口纷说。

  五亩黑田已经洒下稻种育苗,这是空间拿出来的高产粮种,育苗速度快,是一年两季种。

  杨承栋在过十五之前就要离家返回书院,为今年的秋闱做备试。

  这日,杨家众人送他出城,杨承栋轻车简从,没带多少东西,同行也只跟了一个小厮。

  “栋儿,此次要到秋闱之后才回来是吗?”吕氏心中明知,还是忍不住问道。

  杨承栋微微点头,“是的,母亲不用担心,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吕氏没有因为他的劝慰散去脸上的忧愁,儿行千里母担忧,生怕儿子在外吃不饱穿不暖。

  杨贾配看着和自己一般高的大儿子,并没有像吕氏那样外露的情绪,一脸严肃叮嘱他。

  在外行事要小心谨慎,不是原则问题不要与人起冲突,遇到什么事给家里来信……。

  平日少言的杨贾配,今日话比较多,笨拙的表达着父爱。

  杨贾配膝下三个儿子,两个受他所累在边境受苦,不知生死,大儿子如今要离家,难免情绪惆怅。

  杨承栋看向杨穆忠,“四弟,我本想让你一同回学院的,既然你志不在此,大哥也不强求,老祖母临走时也十分担心你。”

  “大哥,我明白,我会想清楚的。”

  杨穆忠上前给了杨承栋大大的拥抱,祝他这次秋闱能够一举夺魁。

  杨承栋不知杨穆忠内心志向,没再多说,只要他足够又优秀,总能护好弟弟妹妹。

  他总会想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身上。

  杨巧月看着,一脸无奈,大哥就是喜欢操心。

  两世为人,她对这种事看得开,担心也没用。

  为了让大哥“轻松”上路赴考,笑着递过她特意准备的包裹。

  “大哥,我给你路上准备的干粮,里面的吃食分别取了名字。”

  “什么名字?”杨承栋接过厚重的包裹,笑问。

  “薯干叫马到成功,腌白崧叫金榜题名,恩恩准备的药茶叫蟾宫折桂,还有些冲水喝的面粉叫登科及第……。”

  听着这些名字,杨承栋哑然失笑,大家都在让他放平心态,尽力就行。

  只有这个外冷内热的妹妹给他压力,他也需要这种压力。

  “妹妹,四兄妹只有你在爹娘身边,帮哥哥们照顾好他们,以后哥哥们护着你。”

  “放心吧,那也是我爹娘。大哥上路吧,再磨蹭天色都暗了。”

  杨巧月应下,再说下去她眼眶都要红了,催促着他赶路。

  杨承栋不再迟疑,坐上马车远去。

  等他的马车消失在尽头,大家才回过神。

  杨贾配扶着吕氏,见她闷闷不乐,安慰道:“不用担心,栋儿都束发之年了,我在他这个年纪已经到京师求学了。”

  吕氏恢复一丝精神,也不单单是担心杨承栋,主要是想到另外两个在边境年纪更小的孩子。

  杨承栋离家后,杨家气氛沉闷几日恢复如常。

  期间杨穆忠忽然也离了家,不知去了哪。

  周氏还问起杨巧月,杨巧月其实也有几日未见了。

  杨巧月知道他行事一向稳重周全,可能是有什么事出门去办不想家中知道,便说是她让杨穆忠出门一趟办点事搪塞过去,让二伯母不用担心。

  已经出年,大家各自忙碌起来。

  杨晨和杨兰花恢复女学,杨巧月和木恩恩每天忙里偷闲去上课。

  只是不再见楼婷的身影,没人再提起楼家。

  南庄年前新种下的菌菇长势喜人,第一茬已经到了采摘的时候。

  欧乡长他们几年来难得过了个安稳年,一出年干劲满满,准备今年跟着大姑娘大干一番,早早就盼着开工。

  杨巧月十六那天就让管增通知罐子村的人,第一茬菌菇可以收了。

  这一次她全权交给管增和管秋负责,没有插手,阿茂四兄弟和梅兰菊都配合他们。

  南庄的菌菇迟早要交给他们专门负责的,自己只做初期,选对用人。

  新种下的菌菇比第一茬密集,产量一半地就收了五千斤,剩下的足以供应天下农菜铺。

  黑土里洒下稻种已经过去半月,一抹绿色稻苗率先冒了头,一片黑色之上出现了绿色。

  原本因为因为黑土地引来大家不敢买天下农菜铺的东西,诅咒谣言不攻自破。

  贫瘠的土地可长不出这么茂盛的秧苗,杨巧月这时适时再放出消息,因为多年来腐烂的植被才变成黑色的,也正因此黑土也是肥沃的象征,这是燕县的财富。

  天下农菜铺子的生意再次火热起来,供不应求。

  大家不仅仅只是买来吃,许多殷实的家庭,有的买来送人,有的投机赚中间差价。

  杨巧月也没有多管这种市场行为,一心等黑田里的稻苗成熟,然后期待这黑土和高产粮的配合能到什么程度。br>
  一切都在步入正规。

  今日铺子恢复销量,杨巧月和木恩恩今天也过来帮忙,刚从农菜铺子出来回家。

  铺子距离楼家不远,杨巧月转了条街特地过去看看。

  楼家贴着封条,门前破败不堪,不过数日,就落得如此地步。

  仿佛就像两年前的杨家,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倒塌……。

  杨巧月幽幽一叹,正要离开。

  忽然,巷子传来两道惊恐的救命声。

  “七七!”木恩恩神情顿时紧张起来。

  杨巧月立即让木恩恩去农菜铺子叫人过来,她听着这两道声音有些熟悉。

  木恩恩一脸担忧但也没有耽误时间,立即跑向天下农菜铺子。

  杨巧月取下发簪,握紧在手中,走到巷口,看到一个油腻邋遢的男人正欺身逼近毫无退路的两道倩影。

  两人看到巷口的人影,大声哭喊着求救:“救救我们!”

  杨巧月借着暗光看清被欺辱的两人,竟然是楼夫人和楼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