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瞎眼五年,大秦统一全球了?>第149章 正式出使西域
  一连几天,都未有赵高的消息传回,这急坏了章邯。

  而嬴政这几日也是等得有些心焦。

  他本想再去一趟许彻那边,但是到底嬴政还是没去打扰许彻,只是让扶苏和胡亥两人,每日听许彻讲课时,侧面的询问,此时该当如何。

  嬴政这几天等得实在心急。

  又担心直截了当地告诉许彻,大秦欲要安排人员出使西域,引得仙人不满,毕竟如此大事,关乎天机。

  “唉,正如辽东边患一事,仙人竟如此隐诲地与朕授计,所以此事不可明着问。”

  因为不能明着相问,而侧面地去问许彻,这让扶苏和胡亥两人,接连两天都不知从何处入手,既然向许彻问计,又不能泄露天机大事,地于两人来说,这是一场不小的考验。

  胡亥一付没事人一样,每天还是照旧老样子,这个重担直接落到扶苏身上。

  扶苏想来想去,那边章邯已经做的准备工作都差不多了,这时候如果还不能得到许先生指点,只会耽误大事。

  同时他暗怪赵高这次办事不利。

  “这赵高也是的,父皇如此器重于他,他这次办事怎会如此拖沓。”

  扶苏自是不知,这段时间赵高经历了什么。

  毕竟他是以普通人身份,在沿途打听消息,第一个语言问题,就让赵高足够头疼。

  赵高越想越气。

  除了生气,被委派了这种苦差事,更气这些部落和国家的人不尊教化。

  “这都是些什么鸟语?”

  “还是我大秦官话好听!”

  赵高这段时间,光是寻找精通方言的翻译,就费了好大的番周折。

  羌人、月氏、乌孙三国,语言并不互通,这意味着赵高在河西走廊沿线打听,需要至少找到三名翻译人员,不但要找到这样的人员,还不能让他们给坑了。

  赵高在这方面,留了心眼。

  而他之所以,这些天都没有消息传回,就是因为寻找译官时,遇到些他不愿意看到的麻烦。

  “可恶,这些译官,竟敢坑我?”

  若不是遇到这样的麻烦,赵高岂会这么久,未有消息传回。

  事关重大。

  赵高这时候也知道太久没有消息传回,星夜传书回咸阳,把这段时间的遭遇,飞报嬴政知道。

  而这时候,嬴政正是问扶苏,今日求教许先生可以收获。

  扶苏诺诺而答。

  “回父皇,今日我再次询问细节,许先生明确表示,第一就是要注意语言问题,还说当初西汉那位使者,光是寻找译官,就找了许久,才寻得靠谱之人。”

  “靠谱之人?”

  对于许彻这一说法,嬴政有些似懂非懂,毕竟许彻的话,有些太于现代。

  “是的,按许先生说法,就是所谓可靠之人。”

  “至于靠谱一说,源于某个地方的方言。”

  为了这一个词语,扶苏也是向许彻讨教的半天。

  而许彻来到这个村子,就一直听村民们讲述某地的方言,如今他得知小苏和小胡竟连如此简单的普通话,也有些似懂非懂,许彻这时候,正在研究着,如何给村民推广和普及普通话。

  许彻教会了大家简化字,但是这些村民的发音还是没能形成统一的标准,许彻自知他依旧任重道远。

  借解释这个词语的机会,许彻深入浅出,表示这个谱字,可以理解为一种标准,是源于古时的音律。

  而扶苏与胡亥,身为大秦公子,一直都很重视六艺的培养,许彻这番解释下,两人终于懂了。

  嬴政听后,不住感叹。

  “原来如此,许先生这是暗示朕,标准的重要性啊。”

  “不错,是得找到靠谱的译官。”

  正在这时,赵高的消息传回,上面言说他的遭遇。

  嬴政看后,更是把许彻惊为天人。

  “许先生果然神仙再世。”

  “这都能被他提前猜到。原来许先生早就算出赵高此行遭遇,才特意提醒朕要注意哪些。”

  “扶苏,你却传令下去,对选出的译官,进行严加考核,务求靠谱。”

  而许彻接下来两天,在讲述细节的同时,更是提出其他注意事项,扶苏记得非常仔细。

  包括同行人员,遇事都沉着冷静,缕次化解危机许彻也讲得声情并茂。

  在许彻看来,难道小苏对历史方面,有如此浓厚兴趣,不如加大力气从这方面培养。任何一门学科若是精通,将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而这一次许彻的讲述过程中,为了更加引人入胜,有个人发挥的成份,毕竟一些更为细节的东西,不见于正史记载,正史当中只言说途中遇到麻烦,寥寥数字带过。

  “唉,这样的枯燥的记载,也难怪学生们难以接受。”

  许彻这才凭借多年教学经验,在保证基本史实的前提下,加进了个人发挥。

  ……

  翌日,章邯所部出发。

  一边出发,章邯已经从赵高传回的消息,对前路有所了解。

  羌人部落,他们对于大秦,是保持一种景仰态度,毕竟他们还不能称之为一个国家,只是以部落形态存在,但是乌孙和月氏两部,都有了自己的国家形态。

  他们对于大秦,就没那么友好了。

  但是月氏这时候闻得大秦挫败匈奴部,对于大秦方面,还是有意想要结交的,但是乌孙国对于大秦的态度,可就没那么友好了。

  章邯知道,此行第一个麻烦,就是如何解决来自乌孙国方面的阻挠。

  而河西走廊不开,则很难打开与西域诸邦的联系。

  那些胡商东进,来到秦地,是因为他们想赚大秦的钱,而且都是自己人,自然可以自由地通过。

  但是反过来秦人想要由此向西,就变得没那么容易了。

  章邯越想越气。

  “如此行为,与强盗何异?”

  ……

  此时,嬴政负手而立,站在咸阳城头,俯瞰西域方向。

  “唉,西域各国!西域各国。”

  “遥想我大秦立国,分封在这最西北的边陲之地……”

  缓缓间,嬴政竟想起了,秦祖西出,奋六世余烈之事迹。

  “果然,战线向西,没那么容易。而东进之举,却相对容易许多。”

  蓦然间。

  嬴政又一次悟出许彻授意他开辟丝绸之路意义所在。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