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瞎眼五年,大秦统一全球了?>第211章 胡亥:这些粮食除了酝洒,还能做什么?
  李载未想到酒馆老板如此热情,看了一眼天色。又得知这里不但是喝酒的地方,后院还提供住宿,当即决定,今晚就在酒馆留宿。

  此时天色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午后的日头照耀下,太阳灶尚能发挥作用。

  李载看到这一幕,又一次惊住。

  “老板,这是何物?”

  “哈哈,这东西叫太阳灶,是许先生教会大家制造的用来烧水做饭的灶具。”

  “只要有阳光的时候,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出来使用。”

  李载听后心中强烈的愿望,此行无论如何都要见一下这位许先生。

  “老板说得可是许国师?”

  李载脱口而出发出疑问。

  李载这一发问,老板不由得打量了这位客人一眼。

  “这位客人不是秦人?”

  “虽然你抄着我大秦口音,但是竟不知太阳灶为何物,而且口称许先生为国师,不知这位客人来自何处?”

  虽然许彻前面的时候,向嬴政提出,大秦二世而亡,皆因律法太严,但是一些该有的法度,嬴政并没有放宽要求,比如严格的登记制,嬴政在做出放松律法要求程度的决定时,依然完整地保留下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老板开始只当李载是外地人,现在听了李载这番话,不由得让他想到,此人来自异邦,他又看李载的样貌不像是西域胡人,心中难免狐疑。

  “难道此是东边来的?”

  “东边的人,和我大秦并未正式确立关系,我若留他今晚住下,这责任可担不起。”

  李载这时只好表明身份。

  “哈哈,实不相瞒,我乃高句王派来的使者李载。”

  “若是老板不信,可以检查我身的官文。”

  这老板把酒馆就开在咸阳城一带,他当然听说最近会有高句国的使者到来,却没想到,今日这位使者,竟然乔装来到他的酒馆。

  “原来是这样,远来的使者,我这酒馆有招呼不周的地方,还请见谅。”

  “只是按你大秦律,使者需要进行登记,我要向当地官府进行备案,请使者配合并理解。”

  李载听后一阵抑郁。

  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细节,让他提前暴露身份。

  “好,我会配合。”

  原本李载还想着,借住下来的机会,更多的打听一些大秦其他方面的消息,由他亲自走访民间,获取第一手的资料。

  没想到这一计划提前流产。

  随着酒馆老板向官府报告,赵高那边收到了消息。

  “什么?高句使者,乔装来到咸阳?”

  “这个叫李载的使者,他想干什么?”看書溂

  赵高做为嬴政身边服侍的人,这点觉悟他还是有的。

  他第一时间,就想到李载乔装而来,必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难道,他是想刺探我大秦情报,然后送回本国。”

  “着实可恨!”

  想到这里,赵高一边安排人准备迎接,匆匆地去了皇宫。

  嬴政听后,当时就拉下脸色。

  “可恶的高句国。”

  “蒙恬、李信,命你二人,带数名都尉,秘查此事。”

  “无论如何都要查出高句使者此行目的。”

  一边派两人秘查此事,嬴政又下一道命令。

  “赵高,你物色几个酒量好的人,准备招待使者。”

  “高句国的人给朕送来烈酒?那朕如他们所愿!”

  赵高当时就明白了嬴政的心思。

  一番打听,赵高已经知道,原来这李载竟被三杯就给放倒,他的心中有了数。

  “李载,这次你要倒霉了。”

  赵高本来心中就不待见高句的使者,这一次他奉旨办事,这次的斗酒大会,他发誓一定要办得非常成功才行。

  接二连三,赵高在嬴政面前,都表现出办事不利,这一次他一定要让嬴政对他的印象得到改观。

  “哈哈,李载这人来得还真是时候。”

  “某种意义来说,我还得感谢一下他啊。”

  ……

  因为接待李载一事,不需要扶苏和胡亥出面,这天两人照旧来听课。

  两人才到这里,许彻就问他们。

  “听说村子里面酿出了烧酒?”

  许彻十分清楚,以村子的粮食产出,拿来酿酒,真的太浪费了。

  他没想到,那天随口一说,他这两个学生,竟真把这个方法,告诉了村民,这让许彻有些担心,以后一些知识的传授,要经过筛选才是。

  扶苏和胡亥此时看许彻面沉似水,纷纷露出不解的神情。

  随后扶苏上前。

  “先生,这一次小胡未听先生的话,我这个当兄长的也有责任。”

  “我也不知道,他竟然钻进村中的酒坊,研究此事。”

  许彻所以知道此事,是他这几天就听村民在议论,许先生给他们带来了极为醇香的美酒。

  所以今天两人才一到,许彻就当面提出质疑。

  胡亥本以为他做出成绩,可以博取许先生欢心,现在一看许彻的表情,情知这一次怕是闯了大祸。

  “先生,其实我……”

  许彻听后轻叹一声。

  “小胡啊,你以后切莫胡闹了,我知道你是想早些造出酒精,心虽然好,但是村里的粮食本就只能自给自足,如此做太浪费了。”

  许彻的话,显得语重心长。

  听了这里,胡亥马上表示。

  “先生这一点大可放心。”

  “我拿来酿造的粮食,都是仓库中用来以备灾年的粮食,这些粮食放久的话,只会霉掉,还不如在新粮入库前,将旧的粮食利用上。”

  听了胡亥的解释,许彻神情一振。

  “你是说村里面有仓库?”

  “是的先生,先生不是教导我们,凡事都要未雨绸缪吗。”

  “所以这些粮食,除了酿酒以外,学生也想不出,还能做些什么。”

  许彻听后轻轻一声。

  “话虽如此,但是只拿来造酒还是浪费了。”

  两人不解,同时看向许彻。

  扶苏拱手。

  “请先生释惑。”

  一边疑问,两人的态度无比恭敬。

  胡亥虽未发声,但是他的心中比扶苏,还要充满期待。

  两人一边等着回答。

  默不作声的胡亥,却是一阵暗喜。

  “哈哈,本以为我闯下大祸,看来这次我是因祸得福啊。”

  许彻这时终于开口。

  “如果真有多余的粮食,是可以进行深加工的。”

  “比如将小麦磨成粉,做成方便食品。不但食用方便,而且更加耐储存,这才是应对灾年,更需要的物资。”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