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瞎眼五年,大秦统一全球了?>第226章 陛下,万一蒙恬拥兵自立怎么办?
  次日,赵高寻找机会,向嬴政表达了观点。

  不但如此,他更是说出了心中担心。

  对于赵高这番担心,嬴政想了想,倒是觉得赵高也不是没有道理。

  对于蒙恬的忠心,嬴政从来没有怀疑过。

  更何况,蒙家兄弟都在朝为官。

  蒙恬若有反意,他怎么也要想想朝中的蒙毅会不会受到牵连。

  大秦律,有一条重要的律法,就是诛连。

  所以嬴政更加不会担心蒙恬本人有反意。

  但是蒙恬的部下,就难说了。

  一但蒙恬的部下当中,出现肖小之徒,发动兵变,强行鼓动蒙恬造反,就会让事情变得不可预料。

  “赵高,你的意思,让朕收回成命?”

  赵高听到这里借机提到李斯。

  “陛下,实不相瞒,其实李大人私下找过我,李大人的意思,也是希望陛下,对此事慎重。”

  一听到这里,嬴政一阵泄气。

  心中暗道一声。

  “朕这个皇帝,当得太难了。”

  “怎么一做决定,就有大臣反对。”

  嬴政十分清楚,李斯既然私下找过赵高,想必他应该已经联系过其他大臣,少不得明天早朝时,会有很多大臣们都提反对意见。

  而之所以嬴政宣布时,没人提出反对,是这些大臣当时审时度势,不想在嬴政正心中高兴时,说出败兴的话。

  想到这些,嬴政轻叹一声。

  “看来,你们都反对这件事情,此事容朕想想。”

  赵高走后,嬴政陷入深思。

  一但赵高说得这些成真,那么大秦二世亡的预言,将又一次成真。

  这正是嬴政所担心的。

  想来想去。br>
  嬴政决定了,此事先拖一拖。

  随后,他命人把离开的赵高叫了回来。

  “你传朕旨意,明日暂时不上早朝。”

  “至于哪天上朝,等朕消息,这三五日先让各位大臣们,在家中静候吧。”

  如此。

  嬴政争取到了三五天的时间。

  他是想利用这几天的时间,询问一下许彻的意见,顺便亲自督促温室之事。

  “看来,也只好先不去想这些烦心的事情了。”

  “至于此事最后如何决定,还要看许先生是何意思。希望他能替朕指点良策。”

  ……

  次日,嬴政宣布这三五天都不会上朝,大臣们无不议论。

  “李大人,我们这下怎么办?”

  “是啊,你联系大家进言陛下收回成命,陛下却躲我们。”

  李斯这时候,也是一筹莫展。

  “既然这样,各位大人在家等候便是。”

  “陛下也需要考虑的时间。”

  虽然没能进言嬴政收回王命,但是李斯知道,这时候的嬴政心思一定活络了。

  “只要陛下还在犹豫,此事就有希望。”

  李斯更加积极的联系大臣们,只等嬴政上朝之时,他一再嘱咐这些大臣们,到了上朝的时候,尽量把后果说得严重一些。看書喇

  “各位大人,有些历史教训不能不吸取啊。”

  “如今陛下给了蒙恬这么大的权利,他已经相当于旧时的诸侯了。”

  听了李斯的话,这些私下聚集在一起的大臣们,无不面露惊色。

  “真是有这么严重?”

  “若真如此,这先河绝不能开。”

  李斯因为听了赵高的一番话,他自然而然就联系到历代的教训。

  诸侯的存在,绝对是对王权最大的挑战。

  而李斯身为法家人物,他制定并维护律法,都是围绕王权这一核心。

  一但离了王权,他所代表的法家人物,必然在朝堂失势。

  从这一角度来说。

  李斯极力想要劝阻嬴政,确有私心成分。

  但是他这份私心,又显得如此冠冕堂皇,可以说成一切为了大秦的利益。

  有时候,一些事情并不能简单的非黑即白加以概括。

  正如李斯此时矛盾的心态。

  为了大秦,也是为了自己,他都要阻止嬴政这么做。

  而赵高其实也有私心。

  因为他是嬴政身边的人,一但蒙恬拥兵自立,甚至危及大秦江山,那时候他将何去何从,赵高肯定得考虑。

  所以赵高和李斯,虽然平时有敌意。

  这一次却走到了一处。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话说得一点不假。

  ……

  这天,许彻继续讲课。

  嬴政借休息的机会,又开始发起了牢骚。

  “许先生,饿想不明白,为啥饿派人去守村口,然后村民们会反对饿。”

  “他们不但反对饿滴决定,还说饿派出的人,手中权利过大,将来会来反对饿,成为新的村长。”

  许彻听后一阵奇怪。

  “赵村长,你为何要派人守村口。”

  “饿是担心,外面村子的人,想打村子的主意么。许先生应该不知道,饿们村子周围,有些村子的人,他们就是一直在打歪主意。”

  许彻因为一些原因,一直没机会走出村子,虽然会在村中走动,因为看不见的关系,他并不能走出太远,而且外出走动时,多有村民陪同。

  对于村子到底有多大,许彻并无具体概念。

  更不知道外面的村子是什么情况。

  今日听赵村长一番言论,许彻才知道,村子和外界的关系好像不太好。

  “这么说,上次赵村长寻求外界帮助,也是被别的村子人阻挠?”

  “真是难为赵村长了。”

  一边疑问,许彻转念想想,这对落后的村子来说,未必就是坏事。

  毕竟这时候,真和外面取得联系,就会影响到村子,许彻担心村子被外面的人搞成旅游景点,甚至变成研究的对象。

  所以赵村长这时候说想要守好村口,许彻觉得这一决定十分正确。

  “赵村长,你派人守村口,无疑是正确的。”

  “至于村民为何要反对,还担心派出的人,会取代赵村长,我不知道具体的情况,无法解答这一问题。”

  嬴政听后马上做出解释。

  “是这样的许先生,饿派出这个村民,手下有很多拥护他的人,饿派出的人,他不会反对饿,但是这些手下人动歪心思,饿就算是村长,也不管了他们。”

  许彻听后,马上想到了历史赫赫有名一个事件。

  当年大宋的开国皇帝,就是被部下硬给拥立为王的。

  与此同时,许彻更是想到,赵村长描述的这一情形,在历史角度来说,像极了大唐时期节度使制度。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