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瞎眼五年,大秦统一全球了?>第247章 许彻:科举虽好,但是八股文要不得
  许彻讲到的三省六部制,显然比他两人对父皇提出的建议,要完善得多。

  胡亥这时候又一次发表疑问。

  “许先生,这些真是唐朝才建立的制度?”

  胡亥这一次真的对于历史课,产生的兴趣。

  许彻前面提过十分重要的一句话。

  汉承秦制。

  不但如此,许彻还说过,这一制度沿袭以后,绵延千年都在执行。

  如今。

  许彻说这种更完善的制度,是建立在唐代,这让胡亥觉得,如果不是许先生说话前后矛盾,就是真的有意是借言说历史,而对大秦提出指导。

  胡亥眼中,神仙的话,怎会前后矛盾。

  那么剩下的,只有后面这种情况,许彻只是借这件事情,来真正地帮大秦来弥补制度不完善。

  听了小胡同学的疑问,许彻明确表示,这一制度真的后世才完善起来的,而不是大秦时就有的制度。

  听了这里,胡亥哦了一声,坐了回去。

  他不敢再往下问。

  心中暗道一声。

  “看来,许先生这一次应该又是恐怕泄露天机。”

  胡亥各方面的脑洞都很大。

  他也不是一味地,如嬴政眼中的样子,就如这一次,他就表现不错。

  这让嬴政对他再次刮目相看。

  “原来胡亥,也不是一直一无是处。”

  “也罢,虽然他不及扶苏,将来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但是其他方面的表现,还真是可圈可点,朕何不就让他发挥长处。”

  嬴政并不知道,他的一这一想法,无声无息间,已经化解将要发生的危机。

  胡亥原本与扶苏之间,有了相争之心。

  只因为一直嬴政想着,同样都是他的皇子,为何他一直在治理国家方面,表现得不如扶苏。

  但是现在想想,他对胡亥要求有些高了。

  并不是身为皇室成员,就一定要有管理国家的能力。

  对于胡亥这段时间,表现出的科研能力,嬴政看在眼里。

  他决定了。br>
  以后这些方面的事情,可以放手的让胡亥去做,而管理国家方面的事情,这个担子就要落在扶苏身上。

  嬴政已经没那么纠结。

  哪怕许彻前面提过,要打破旧制,那时候嬴政就在想,不一定非要在接班人上,咬住扶苏一人,只要胡亥够优秀,他也有机会。

  现在嬴政,改变了想法。

  不如就让他二人,各自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发展。

  可以说。

  许彻在潜移默化间,又一次改变了历史。

  包括赵高这个人如何用。

  嬴政此时受到启发,在他的心中也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李斯的命运,也在此时就要悄然发生变化。

  这些虽然是后话,但是不妨碍大秦将要发生由内而外的变化。

  这时只听许彻的话,变得格外语重心长。

  “赵村长,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

  “如果村子还沿袭旧有的规矩,谈何发展。只有大家都提高意识,才能实现村子的强大。”

  “对了,上次我提到兴建图书馆的事情,也不知道落实得怎么样了。”

  许彻此时想让赵村长明白一个道理。

  知识改变命运,是眼下这个落后山村,唯一的出路。

  不只是赵村长和他的两个儿子,全体村民都要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整体上改变村子的面貌。

  用知识武装自己!

  听了这里,嬴政看向扶苏。

  “赵苏,这件事情,你是不是没有用心?”

  “赵胡一直按先生说的,带领大家在搞蒸汽机,你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

  破天荒地。

  嬴政第一次这样训斥扶苏。

  扶苏当时就懵住了。

  “父亲,我……”

  “这么说,嫩是把许先生的话,当成了耳边风?”

  “唉,这一点,嫩还真的不如赵胡,饿身为你的父亲,得说嫩两句了。”

  眼见父亲这般数落扶苏,胡亥旁边却一阵自喜。

  “兄长,原来你也有这样的时候。”

  “原来父皇并非一味偏心,是我以前表现不够好,看来以后我得加把劲儿了。”

  无形中,胡亥这份相争之心,反化成了他的动力。

  这时候许彻自然站出来说情。

  “赵村长,你也不必太过他们苛责。”

  嬴政点头称是,随后白了一眼。

  “看在许先生面子上,饿就原谅嫩这一次。”

  说完,嬴政请许彻继续。

  “许先生,这三省六部制度,饿听明白了,请许先生讲一下,什么是科学制度。”

  许彻随后讲解起来。

  “简单来说,这是给普通百姓,寻常人家弟子的机会。”

  “在以前,一直都是实行的举荐制度,是朝廷派人下面发现人才。而举荐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无法真正深入民间,发现人才。”

  “而科学制只要通过考核,任何人都有了这样的机会。”

  “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嬴政听后,又一次深深感受震惊二字。

  许彻说得这些,不正是他昨晚与扶苏和胡亥商议之事吗。

  除了要建立工部以外,需要到民间去寻访各种人才,还有能工巧匠。

  “天啊,这些事情,又被许先生提前料到了。”

  “原来那天许先生提出要兴建图书馆,是为我大秦培养人才在做准备啊。”

  “也难怪今日先生挑理了,扶苏这次有些不上道啊,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没有放在心上。”

  嬴政这下子彻底明白了。

  许彻所说所言,每句话、每件事,都不是孤立。

  绝不能孤立去看、去理解许先生一时之言,一切都是前后呼应的。

  嬴政更加对许彻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边想着心事。

  他十分认真地听许彻接下来的讲解。

  “说起这一制度,也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到后面,被执行得走了样。”

  “我希望赵村长可以引以为戒。”

  嬴政听后疑惑。

  “被执行得走了样?”

  “是的,到了后期,在这一制度基础上,竟变成八股取士,完全流于形式。”

  “只要考虑将规定的八股,烂熟于心,不管有没有真才实学,都可朝堂为官,这点不可取。”

  嬴政听后大为震惊。

  “还有这种事情。”

  “许先生放心,饿滴村子,不会出现这种事情,只要是人才饿就一定要重用。不会拘泥形式。”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