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瞎眼五年,大秦统一全球了?>第249章 嬴政:朕的话,竟被你们这些人过度解读了
  赵高和章邯一番交谈,对于此章邯也是一脸不解。

  “陛下如此安排,有何深意,我也实在不懂啊。”br>
  “赵大人,还有别的事情吗?”

  章邯和赵高虽然都是嬴政身边近臣,但是章邯从心往外,并不怎么待见赵高。

  倒不是因为章邯觉得赵高是阉人,单纯是他看不惯赵高平日一些所为。

  在章邯看来。

  他二人都是嬴政身边近臣,只需要对嬴政负好责便是。

  至于一些朝政上面的事情,有时候能避嫌,尽量去避嫌,但是赵高很显然就是反着来,他处处都想对于朝政大事,想要参与一下,并且有着对于权利的欲望和野心。

  只凭这一点,一直以来,只想独善其身的章邯,就不可能和赵高走得很近。

  他怕和赵高这种人走得太近,早晚引火烧身。

  赵高岂会看不出章邯心思。

  “章邯大人,又何必拒人千里之外。”

  “现在你我都不受陛下重视,可是同一阵线的人呐。”

  章邯摆手。

  “那是赵大人,一人想法,章邯可没这样想过。”

  赵高讨了个没趣,但是他答应了甘野皇子,所以只能耐着性子,进入正题。

  “好吧,章邯大人,咱们说正事。”

  “请说,说完我还要处理他事。”

  “赵大人想必也知道,现在陛下委派我负责温室之事。”

  “虽然温室已经得到大力推广,但是我身上的担子还不能在此时卸下。”

  章邯说得是实话。

  在章邯看来,温室固然已经得到普及,但是这些天他不断观察,发现许多地方是可以进行优化改良的。

  正所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章邯既然被下令,全面主抓这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此时的章邯,显然在往另一个方向发展。

  许彻的到来,改变了历史进程,章邯似乎不太可能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秦武将。

  他原本也不是一名出色的武将。

  只是真实的历史当中,一些事情的发生,将他推上风口浪尖,让他不得不从一名少府这样的文职官员,而转变成一名武将。

  如今。

  章邯依旧行使着做为文官,该尽的责任。

  随着赵高说完,章邯将唇角一扬。

  “赵大人,那是你答应了车师国的皇子,我可没有答应。”

  “但是念在同僚一场的份上,这个忙我可以帮。”

  章邯所以答应赵高,全因他现在身上还担着西域各国形像代言人这一职务,虽然此时他这个职务,可有可无。

  维持与西域各国的往来,已经根本不需要他这们使者。

  毕竟,此时的各国,与大秦郡县无异。

  但是嬴政没有收回王命,章邯依旧还得当好这个代言。

  更何况,即便是地方郡守来至王城,说要求见他这位少府,章邯也不至于傲慢到不肯相见的地步。

  于情于理,还有出于外交考虑,章邯才同意赵高的请求。

  赵高此时又岂看不出章邯心思。

  但是见他答应下来,终于长舒了口气。

  “唉,这皮球总算是踢了出去。”

  “甘野皇子,我替你请动了章邯,他肯不肯向陛下言说此事,就与我无关了。”

  赵高一边想着心事,假意谢过章邯后离开。

  ……

  李信府。

  蒙恬带着百般不解的心情,过来找李信。

  他十分不解,为何李信要带头叫好。

  “李将军,我实在不明白,今日大殿的事情,将军因何带头极力赞同。”

  “身为将军,不能带兵打仗也就算了,让我如何管好这些工匠,你可害苦了我啊。”

  李信听后微笑。

  “蒙将军看来,还是没有明白陛下心思。”

  “将军真以为陛下,只是让你带好这些工匠这么简单?”

  蒙恬听一奇。

  “那是……”

  李信大笑。

  “哈哈哈,将军为何听话不听重点,陛下在殿上可是强调过将军你能带好千军万马。”

  “为何陛下单点蒙将军你,而非其他武将,个中原因,你还不明白。”

  “所以将军可千万别辜负了陛下厚望。”

  蒙恬听后,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陛下此举,意在效法旧时,闲时为民,战时为兵之国策。”

  李信点头。

  “你终于明白了,无非这一次,陛下稍加调整,让这些人闲时为工罢了,想来这也是陛下的无奈之举。”

  “无奈之举?”蒙恬再次疑惑。

  “是的,现在我大秦并吞百越,又一统北方,这时候自然要拿出大国姿态来。”

  “此时若陛下,还下强军之策,只会令交好的各国,心生忌惮。”

  “将军莫要忘了,章邯大人前番出使,有些国家尚未到达。”

  听了李信的解释,蒙恬完全懂了。

  “是我当局者迷了,不知陛下深意。如此说来,我这身上肩负的责任很重。”

  “蒙恬定会带好这支队伍,不负圣恩。”

  嬴政绝不会想到,他单纯的就是想让蒙恬管好新成立的工部罢了,却谁知李信这一番言论,让他想多了,包括王离在内,他们都对此事,有些过分解读。

  但是李信所说,有一部分又的确是事实。

  就算李信过度解读嬴政的意思,但是也不能说,这时候嬴政没有这个想法,他要更进一步地,和更多的国家建立交往。

  而此时秦朝的强大,已经不必向对方展现武力。

  大秦的威名在那里摆着。

  相反,越是展现强大的武力,反而不利于与未建交往的国家,确定合作关系。

  与西域各国不断加强合作。

  大秦得到的好处,每个人都看得见,根本不用嬴政去说,上至百官下至百官,都纷纷支持眼下的政策。

  包括和夫余、萧慎这些部落,也建立交往,这些都是得到认可的。

  不战以屈人之兵!

  这些国家和大小部落,只要承认大秦是他们宗主国家,又何必动刀动枪。

  嬴政相信,在过一段时间,这些国家的人民,只会对于大秦更有归属感,又何必凡事都诉之武力解决。

  所以。

  嬴政接下来,不只下令蒙恬管理工部,李信和王离也将另有委任。

  下令蒙恬统领工部,只是嬴政完善制度试验性地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