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瞎眼五年,大秦统一全球了?>第494章 赵高才是罪魁祸首
  次日。

  内史腾为平息民怨,又得到嬴政的授权,加之章邯那边顺利拿到成护签字的文书,他决定了,对韩德立加大惩罚力度。

  “这次,我就遂了这些人的意思。”

  一声令下,一再挑战大秦底线的韩德立真就大中午的被架在火堆上面烤。

  这让韩德立真切感受到了生不如死的滋味。

  他后悔了。

  “我错了。放我下来。”

  头顶的太阳格外毒辣,只这样被吊在城头,都让人大汗直流,更遑论下面还燃起熊熊篝火。

  这一次韩德立是真的怂了。

  但是他这时候心中生出悔意,已经于事无补。

  一想到明天,还会有同样的待遇,韩德立恨不得现在就被问斩,也落得痛快。

  而内史腾考虑到,韩德立还有一天活头,第二天并没有为难他。

  “既然民怨已经平息,我也不想对一个将死的人,做出太过分的事情。”

  “今天就让他继续吊一天好了。”

  内史腾却哪里想到,这却给了韩德立机会。吊在城头的韩德立远处有官兵押着一个死囚,准备问斩。

  他被吊的地方,离刑场不远。

  韩德立转动眼珠。

  “能不能等一下,我想跟这个就要被问斩的人说句话。”

  官兵愣了一下。

  “什么情况,他是你家善亲戚?”

  “我不认识这人,我明天也要被问斩了,就想问一下这人,被问斩前是什么样的一种心理状态,能不能通融一下,让我跟这人单独说两句话?”

  官兵听后摇头。

  “那可不行。”

  “为什么不行啊,就看在我都要死的份上,通融一下,我身上有钱,有很多的钱。”

  韩德立就要当众行贿这些官兵。

  官兵大怒。

  “韩德立你想干什么?”

  “死到临头,还想玩花样?”

  韩德立再上面一再哀求,表示真的只想跟另一名就要问斩的囚犯交流一下经验。

  官兵无语。

  “还有交流这种经验的?”

  正在这时候,赵高因为有事儿,回到咸阳城。

  他虽被发配到工部,负责线路架设之事,但是蒙恬十分不待见他,看到这个阉货,就心生烦恶。

  “陛下,给我的好差事。”

  而随着线路的架设,蒙恬才发现,想要搞好这些基建,有些烧钱,现在施工的队伍,缺钱了。

  蒙恬正好因为反感赵高,索性打发赵高回咸阳城,向嬴政提出请求调拨钱粮。

  而赵高才回到咸阳城,却发现城头上面吊着一个人,不由奇怪,驻足观看。

  随后他才了解到,原来这个吊起来的韩德立,竟然是万人恨。

  赵高虽然不受待见,甚至干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而且还是顽固的保守派代表,但是不代表,他心中没有大秦。

  毕竟他也是老秦人了。

  又见韩德立公然行贿官兵,他十分气愤。

  “我看对他的惩罚,还是有些轻了。”

  “内史大人也是的,这惩罚也忒轻了吧。”

  “这朝堂之上,没有我在陛下执掌律法,还真是不行啊。”

  官兵一阵无语。

  但是赵高身为嬴政身边的车中府令,是最为贴身的人,官兵对于这些话,又只好附和。

  一边附和,心中却对赵高暗骂。

  “要不是这阉货,又怎会造成民间百姓,怨声载道。”

  “大家都说秦法太严,罪魁祸首就是这阉货。”

  赵高此时自我感觉良好,并且十分得意自己对于大秦律法,几乎倒背如流,甚至嬴政遇到律法之事,不是去问法家代表人物李斯,而是要询问赵高。

  对于赵高对律法条款的掌握以及熟练程度,这一点不用怀疑。

  但是也因为此,赵高往往喜欢用律法二字压人。

  毕竟秦法很细。

  自从大秦执行变化政策,到了现在,不断完善,几乎到了规定到事无具细的程度。

  百姓的衣食起居,诸多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

  而赵高又很喜欢用律法的大帽子,没事就拿出来压人。

  他的所为,怎会不招人记恨。

  这些官兵,虽然心中暗自撇嘴吐槽,但是又一转念,像韩德立这种人,落到赵高的手中就对了。

  想到这些,这些官兵反而跟着起哄。

  “赵高大人说得太对了。”

  “韩德立这种人,就该由赵高大您亲自下令处罚,内史大人,对他也太仁慈了,既然这样,我们这就去请示内史大人,让他把此人交给赵高大人处理。”

  “是啊,赵高大人您回来得太及时了,我们也觉得内史大人,这一次处理此事,没有用到雷霆手段,不足以震慑这些外国人。”

  听了这些话,赵高有些飘了。

  这时候,官兵押着囚犯走远,另外有官兵,马上过去汇报内史腾。

  这些官兵虽然有这想法,但是进行权利移交,总要有一个过程。

  韩德立这时听说,要落到赵高手中,他内心不由一沉。

  “完了,这次我算是真的完蛋了。”

  “我怎么这么倒霉,竟要落到赵高手中。”

  毕竟此时的于阗国,已经和大秦建立交往,和西域各国一样,他们正在慢慢被同化,只是于阗国不像车师国为代表的那些国家,那样彻底归顺大秦,这里还是名义上的单独的一个国家。看書溂

  但是这些都不妨碍,赵高的那点破事儿,早就声名在外。

  甚至一些人,拿赵高去吓唬小孩子,只要说一声赵高来了,比说狮子老虎来了还管用。

  足以见得。

  赵高这些行为,是多么不得人心。

  而赵高却自我感觉良好,觉得他的这些行为,是忠于大秦,忠于嬴政。

  他在错误的路上,越行越远。

  却不知,他才是真正,让嬴政都跟着一起背上骂名的人。

  “毕竟赵高是陛下身边的人呐。”

  “难道他的行为,不是因为陛下的纵容。”

  “也许,这本来就是陛下的意思呢,然后借赵高来执行罢了。”

  因为大家恨赵高。

  不可避免地,在民间有些人,会有另外一种说法,觉得这一切本来就是嬴政的意思。

  尽管嬴政打压贵族,尽管嬴政锐意改革。

  可是有些事情,和嬴政想像当中,并不一样。

  而这一次赵高的回来,又将惹出更大的麻烦。

  这时候内史腾收到官兵汇报。

  他思忖了一会儿后,做出决定。

  “既然这样,不如就将此事,移交给赵高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