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瞎眼五年,大秦统一全球了?>第507章 赵高超常发挥,大秦专利保护制度的威力
  听了赵高的话,蒙恬暗道一声。

  “难道这阉货,今天出息一回,我不如让着他一些,且听他后面如何说下去,听这阉货的意思,应该想到,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蒙恬虽然不待见赵高,但是他对于赵高这人,还是了解的。

  赵高这人,也有优点。

  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把握的事情,不会轻易言说。

  至少在许彻到来以前,赵高是这样的。

  至于许先生到来后,赵高一些骚操作,蒙恬也感觉十分奇怪,甚至在他看,是许先生到来,用神仙手段,戳穿了赵高本来面目。

  蒙恬想到这些大笑。

  “哈哈,赵高大人误会了。”看書溂

  “想必赵高大人,是有解决的办法?”

  赵高听后马上道。

  “那是自然,蒙大人想听吗?”

  这时候的赵高,反而故意卖起了关子。

  蒙恬无语。

  “好,我继续让着他,就听他有没有好主意。”

  “不然,就凭他?”

  蒙恬不动声色,并未表现怒意。

  “愿听赵高大人高见。”

  赵高大笑。

  “高见谈不上,只是一些想法罢了。”

  “所以陛下派我过来,还是有些用处的。”

  赵高虽未明说,但是蒙恬听得出来,赵高的言下之意,就是想蒙恬,以后对他好点,别总拿有色眼镜看他。

  蒙恬道。

  “那是自然,陛下自是看中赵高大人的能力。”

  “谁说赵高是没有本事的人。”

  这时候的蒙恬,虽然不情愿,却依旧顺着赵高的意思往下说。

  赵高大喜。

  “哈哈,都说朝中大臣,就算蒙大人最上道,今日一见果然。”

  “好,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

  接着赵高提出。

  “想要解决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现在就传令陇西郡那边的工部,让他们在动力机车的关键的部分,印上大秦出品的标记。”

  蒙恬奇怪。

  “就是这样?”

  赵高大笑。

  “当然,不要忘了,现在陛下,已经制字专利保护政策。”

  “只要这上面印了大秦的标记,他们就算得到,凭咱们大秦的技术,他们肯定学不去,并且马上生产,只会拆咱们的零件用,所以这标记就是最好的证据。”

  “这样一来,敌人可就不占理了。”

  “发动各国的力量,一起去打他们,岂不顺理成章?”

  蒙恬没想到,就凭赵高的脑子,竟然能想出如此妙计,当即大喜。

  “赵高大人,果然妙计,此事可行。”

  ……

  陇西郡,工部。

  这边工部的人,收到蒙恬的消息。

  “让我印上标记?”

  “可是现在,已经就要组装完成了?”

  “没事,我们加班加点,可以办到。蒙恬大人不是说,不必全部印上标记,只要核心部分印上大秦出品吗?”

  “说得也是。那咱们就在发动内部印上好了,这可是最关键的地方。”

  就这样,工部的人开始忙活起来。

  虽说在外壳上面,印上标记,更为省时省力,但是蒙恬的命令,十分清楚,要在关键核心的地方打上标记才行。

  外壳当然不是核心,这种东西,谁都可以造得出来,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但是里面的构造,还有发动机才是关键,所以这边工部的人,他们就算重新拆开一部分,也要认真执行命令。

  ……

  这天王翦军团到来。

  而这时候,工部的人,一番忙活,第一批动力机车,组装完毕。

  “王翦将军,这是五百台。后面还有千台,正在组装。”

  王翦大喜。

  “好,五百台,足够了。”

  “传令下去,先以这五百动力机车,做为先头部队,向前方推进。”

  接着,王翦又下一道命令。

  “项羽、樊哙,命你二人,各领一万骑兵,分左右两翼,配合盖聂带领的机车部队,同时向前推进。余下人马,待一千台机车组装完毕,大军出动。”

  王翦此时,已经领会嬴政意图。

  虽然他不敢轻易地,现在就把指挥权交到项羽手上,但是派他和樊哙二人,配合盖聂充当先锋还是十分可行的。

  一边做出决定。

  王翦感叹一声。

  “要是本将军身体还像前面一样,一定要亲自带队。”

  “我这身体真是大不如前了。”

  不只王翦身体大不如前。

  这一天,南海郡。

  郡守任嚣,与世长辞,而南海郡的一切,当仁不让地落到赵佗手中。这时候的萧何,则成了赵佗身边的智囊人物。

  帝国的格局,也因此就要改写。

  随着赵佗接管南海郡事务,正式拉开了,大秦武将,新老换代的序幕。

  虽说赵佗并非年轻武将,但是前面的时候,有王氏一门,蒙家兄弟,还有李信、辛胜等成名武将的光环环绕,还显不出赵佗。

  如今,王离接管农业,蒙恬接手工部、李信负责商业、辛胜成了谏言官,真实历史上,被视为大秦救命稻草的章邯,则是专司外交。

  大秦这一批老的武将,青黄不接。

  这对于赵佗来说,是一次机会。

  同样的,对于项羽、樊哙等人,也是机会。

  如今。

  王翦在阵前,就感到他的身体出现不适,这更加让项羽有了表现的机会。

  而项羽此时得到骑兵队伍,如虎添翼。

  盖聂虽然武力出众,但是他身为一名剑士,走得本身就是轻巧一路,并不适合行伍生活,但是有了机车部队,盖聂竟也如鱼得水。

  不得不说,王翦带了一辈子的兵,他很会用人识人。

  如果不是这样。

  嬴政也不会在情知王翦年迈的情况,这种时候大胆启用王翦为出征主将。

  此时,大秦的军事制度,只有将官制,还没有三军主帅一说。

  真正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那是汉朝时候的事情。

  因为韩信的一句话,才有了统兵和统将的说法。

  但是许彻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韩信这番话,已经没有机会说出口,毕竟他说这番时,是关乎一个典故,并且效力在刘季账下。

  现在刘季都被嬴政收服,哪来得后面韩信大点兵的典故。

  韩信会带兵,刘季会御将。

  这才是这段典故,给人带来的思考,也是这时候,才有了将才和帅才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