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大周成帝君,我能百倍返还>第五十七章 推广高产作物(二)
  小吏听到李秀才和李家庄村民的话之后,开口道:“诸位村民放心,这三种东西是粮食,绝对能吃的,为了让你们相信它们能吃,我们特意用这三种粮食做了三道食物,不过因为粮种有限,只能让你派几个代表上来品尝了。”

  小吏说完,让人将玉米粥、烤红薯和烤土豆端了上来。

  李家庄的村民听到可以派人亲自品尝三种食物之后,面面相觑。

  良久之后,李秀才主动站了起来,开口道:“李某不才,愿意代表诸位乡亲品尝一下三种食物,诸位乡亲可愿意相信李某?”

  李秀才作为李家庄少有识字的人,在李家庄村民心中的地位颇高。

  他们听到李秀才的话之后,点了点头,答应让李秀才代表他们品尝三种食物。

  李秀才得到村民的认可之后,就上前品尝了起来。

  良久之后,他这才睁开眼睛,开口道:“这三种食物确实能吃,而且味道相当不错,尤其是红薯,有一股甘甜的味道。”

  “没想到这三种东西竟然真的能吃,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是啊,李秀才既然都亲自品尝过了,能吃肯定是没问题,就是不知道产量是不是真的有官府说的那么高。”

  “如果产量真的有那么高的话,倒是可以尝试种一下这三种东西。”

  李家庄的村民看到李秀才吃完三种食物平安无事之后,纷纷低声议论了起来。

  只要三种东西能吃,村民能对种植这三种东西的抵抗就下降了很多。

  现在,他们唯一关心的问题就是产量是不是真的可以达到小吏说的那样。

  小吏听到村民们的议论之后,连忙开口道:“诸位乡亲,关于产量这点你们可以放心,产量是大王和丞相保证的,大王和丞相说了,如果愿意种植这三种作物,收获的时候,种植这三种作物的土地税收减少一成!”

  诸葛亮知道,想要让底层的百姓接受并且愿意种三种作物,必须给底层百姓足够的利益才行。看書喇

  财帛动人心,李家庄的村民听到种这三种作物税收会减免一成之后,脸上露出了心动之色。

  不过,玉米、土豆和红薯毕竟都是新作物,李家庄的村民之前谁也没有见过,他们尽管心动,但还是迟疑了一下,没有答应种这三种作物。

  李秀才见状,沉吟了一下,再次开口问道:“官爷,我们还是担心产量的问题,您说的太离谱了,很难让人相信这三种作物能有这么高的产量。”br>
  尽管有周清林和诸葛亮的信誉作为保障,但小吏说的产量还是太离谱了,李家庄的村民还是有些担心。

  他们担心这三种作物的产量非常低,万一比一亩一石半的产量还要低,那可就惨了。

  毕竟,种植这三种作物虽然可以减免税收,但万一产量太低的话,收获连养活他们自己都不够,众人自然不愿意种植。

  小吏听到李秀才的话之后,想了一下,开口道:“关于产量问题,诸位乡亲尽管放心,在来这里之前,大王给我说了,诸位乡亲如果担心产量问题,朝廷可以和你们签订一个契约,规定收获时,玉米每亩的产量如果低于五百斤,土豆和红薯的产量如果低于两千斤,一分赋税也会朝你们收,还会补充你们缺失的粮食!”

  周清林也知道推广新作物的难度,所以才主动提出了这么一个约定。

  他原本想要约定的玉米亩产是八百斤,土豆和红薯是三千斤。

  但诸葛亮为了谨慎起见,下调了约定亩产。

  “如果真的约定了亩产,倒是可以尝试种一下。”

  “是啊,大王既然敢和我们这么约定,说明肯定对这三种作物的亩产非常有信心,我们完全可以赌一把。”

  “就是,万一赌错了,亩产没有达到标准,到时候不用交赋税的话,也能接受,毕竟这三种作物就算产量最低,亩产达到一石应该是没问题的。”

  李家庄村民听到小吏的话之后,再次交头接耳的议论了起来。

  小吏的话彻底打动了他们。

  小吏看到李家庄的村民们动心之后,连忙继续开口道:“诸位乡亲,还有一件事我要说一下,那就是玉米、土豆和红薯这三种作物对土地的要求不高,用不着用上等的土地去种,即使是贫瘠的土地也可以种植,诸位乡亲如果还有担心,完全可以用贫瘠土地来种植这三种作物。”

  “这个好,下等土地种植的粮食产量本来就不高,完全可以冒险种一下这三种作物。”

  “对,用下等土地种植也不会影响我们种植其他作物,完全可以一试。”

  “刚好我家有几亩贫瘠的土地不知道该种些什么,正好可以用来种这三种作物。”

  李家庄的村民听到小吏的话之后,眼睛就是一亮,纷纷开口再次议论了下起来。

  玉米、土豆和红薯三种作物对土地要求不高让他们决定一试。

  李秀才听到小吏的话之后,眼睛也是一亮。

  不过,他心里还有迟疑,听完小吏的话之后,想了一下,开口道:“官爷,乡亲们还是第一次种植这三种作物,根本不知道种植之法,就算想种也是有心无力啊!”

  李家庄的村民们听到李秀才的话之后,纷纷点了点头,将目光看向了小吏。

  小吏听到李秀才的话之后,哈哈一笑,开口道:“诸位乡亲尽管放心,朝廷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朝廷会在附近的三个村庄内安排一个专门的农业指导人员,专门负责指导诸位乡亲种植三种作物。”

  “而且,朝廷还会给每个村庄发放一些小册子,上面记载了三种作物的详细种植办法,诸位乡亲有识字的可以学会拿着种植手册进行种植。”

  诸葛亮考虑的非常全面,连种植问题都考虑到了,负责指导村民们的专家来自系统奖励的特殊农业人才。

  他们在农业种植方面有着特殊的天赋,诸葛亮从周清林那里得到种植办法之后,就先让这些人学会了,然后将他们派到各个村庄进行种植指导。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