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大周成帝君,我能百倍返还>第二百六十七章 授官
  魏央听到刘彦的话之后,哈哈大笑了一声,开口道:“这段时间能结识刘兄、李兄等人,是我魏央的荣幸,我就先干为敬了!”

  说完,魏央拿起酒杯,一饮而下!

  刘彦和其他士子见状,也纷纷端起酒杯,陪魏央喝了起来。

  就这样,魏央等人纷纷畅饮了起来。

  第二天,也就是培训的最后一天,刘彦等士子一早就在大周第一大学堂的一处大会场内聚集了起来。

  今天是培训的最后一天,也是他们被授官的日子,

  此时,刘彦等士子纷纷换上了自己的新衣服,打扮的非常精神。

  授官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他们自然要打扮的非常精神,好给周清林一个好印象。

  是的,这第一次授官周清林会亲自参加,而这个消息早就被礼部的官员通知了刘彦等士子。

  当他们听到周清林会亲自为他们授官之后,脸上顿时露出了更加激动的神色。

  周清林是大周的王上,而大周目前的实力足以排到前五,仅次于赵、楚、齐、秦四国。

  这等人物亲自为他们授官,自然让一众寒门士子非常的激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来到了大概早上九点左右的样子。

  周清林在诸葛亮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会场的前台。

  站在台上,周清林看了一眼下面满怀期待的一众士子,咳嗽了一声,开口道:“咳咳,你们上次都见过孤,孤这次就不自我介绍了,首先,孤要在这里恭喜你们,恭喜你们通过了招贤考试和培训,顺利的成为了我大周的一员!”

  周清林先是恭喜了一众士子一句。

  一众士子听到周清林的恭喜之后,脸上纷纷露出了一丝笑容。

  确实,他们能一路过关斩将,走到现在,是一件十分值得恭喜的事情。

  而周清林恭喜完一众士子之后,继续沉声道:“不过,孤在这里祝贺你们的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做好心理准备,我大周需要的是为大周百姓的官员,而不是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官员。”

  “你们如果抱着升官发财的心思来当我大周的官,孤劝你们最好离开大周,因为抱有这种心思的官员,大部分都因为贪赃枉法,违背《大周律》,成了刀下亡魂!”

  周清林神色冷冽的警告了一众士子一句。

  周清林穿越之后,对官场进行了整顿,提高了官员的福利,但与此同时,对官员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一旦被发现贪赃枉法,轻则丢官去职,重则脑袋落地!看書喇

  在锦衣卫和都察院的监督之下,每年都会有一批官员因为贪赃枉法而被砍头。

  就拿今年来说吧,一共有一百位官员因为贪赃枉法和作威作福,被刑部砍头!

  当然了,这些贪官也算是大周国力的一部分,他们被砍头之后,系统也将他们算到了国力流失当中,触发了百倍返还奖励,奖励了周清林更多的文士。看書溂

  这也是大周在人才极度短缺的情况下,没有出现大乱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众士子听完周清林的话之后,则心中一凛。

  他们知道,周清林这不是在吓唬他们,在这半个月的培训当中,有一堂课名为廉政课,就是培训他们的廉政理念,而且将贪赃枉法的严重后果告诉了他们。

  其中,还例举了大量的实例。

  这让一众士子意识到了大周的官员和其他诸国的官员有很大程度的不同。

  在其他国家,官员大都出身世家贵族,或由世家贵族推荐,和世家贵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官员上任之后,首先要考虑的是世家贵族的利益,然后才会考虑到国家的利益。

  因此,其他国家的官员施政时,大都有利于世家贵族。

  而大周官员除了系统奖励的人才之外,大都是大周朝廷通过各种途径考核、征召上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大周的利益,然后才是各自的利益。

  加上锦衣卫和都察院的监督机构,最大程度的限制了这些官员贪赃枉法!

  一众寒门士子了解到大周的各种制度之后,并没有因为各种严苛的要求而退缩,相反,他们爆发了更大的热情。

  作为寒门士子,他们是诸国现行官场的受害者之一,早就对诸国官员的各种行为看不惯,大周对官员的要求,正好符合他们心目中官员的标准。

  因此,他们听完周清林的警告之后,并没有丝毫退缩,脸上反而露出了坚定之色。

  周清林看到一众士子的反应之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而后,他继续开口道:“孤在这里最后说一句,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希望你们以后为官之时,能多想一下这句话!”

  周清林最后提醒了一众寒门士子之后,就退下了下去。

  周清林下去之后,吏部尚书就走上了前台,开始带着吏部的官员给一众士子纷纷授官了起来。

  吏部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朝堂上的人事调动,给这批寒门士子授官的事情自然是他们的份内之事。

  而周清林则坐在一旁,看着吏部的官员给一众士子授官。

  他虽然亲自参加了这次授官仪式,但具体的工作还是没有插手。

  他毕竟是大周的王上,如果亲自插手授官这种小事的话,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当然了,这其中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这批士子被授予的官职普遍不高。

  吏部按照周清林的要求,给这批士子授予了基层的官职,被下放到地方的士子最高被授予了八品县主薄的官职,而留在朝廷六部和其他部门的,也顶多被授予了七品干事的官职。

  这种小官周清林正常情况下,自然不会亲自过问,也就是这是第一次大规模的招贤考试,也是大周第一次招募外来人才,否则的话,周清林甚至连授官仪式都不会参加。

  在大周,真正能被周清林关注的官员大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员,也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调动时,周清林才会过问一下!